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引起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针对提出的问题,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加强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发挥辅导员作用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一、前言
  
  健康的心理是人类在21世纪生存和发展的资本。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应该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而且也应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然而从最近几年来国内各项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并且在大学生群体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200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2003年l2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1]。全国各类高校也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体系中去,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因此,探索和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改革开放向纵深领域发展,社会竞争更为激烈,中外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必然要求大学生具备更强的心理应变能力、耐负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但由于大学生在心理上并未达到真正的成熟,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时有发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环境改变引发心理不适应
  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所面临的是一个与高中截然不同的、全新的环境。首先,在生活上,许多事情都是独自处理,原有的呵护――亲人的、老师的关怀骤然远离了。长时间由父母悉心照料的学生自理能力严重缺乏,在脱离父母呵护的情况下,自己无法安排与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从而感到不适应。其次,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仍未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大多数中学的教学仍然围绕高考这个中心来转,学生整天泡在“题海”里,“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为赴高考”。正是由于学校的严格管理和包办代替,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忽略对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致使部分学习成绩优秀而在其他素质方面表现平平的学生感到不适应,他们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震动,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和强烈的失落感。另外,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困扰着他们的问题之一。他们渴望交往但不善于交往,由于缺乏交往技巧不能很好的处理同学关系,许多学生表现出戒备、观望、文饰、内隐的心理,这样做往往导致心理紧张、情绪压抑,产生孤独感,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于是,有的同学就把自己封闭起来,生活在个人世界里,尽管他们生活在大集体中,仍然感到孤独、不安。
  (二) 家庭贫困导致自卑心理
  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其中5-7%是特困生[2]。由于经济原因,部分贫困生整天节衣缩食,不敢与那些家庭富裕的同学相处,而物质生活的贫乏也使他们不愿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物质生活的窘迫和精神生活的缺乏使这些贫困生逐渐产生自卑心理,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他们不敢面对,感到无能为力,没有信心,在心理上采取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有的同学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而不得不退学。有些学生虚荣心太强,总觉得穷是没面子的事,对自己的贫困处境和寒酸外表感到羞愧。他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抗拒周围老师和同学善意的同情,不想因为贫困而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于是他们在行为上表现出与自己的现实条件不相符甚至相反的举动,极力“包装”自己。他们对家庭经济困难视而不见,追求享乐与高消费,常用被资助的钱或者父母亲苦借来的钱大肆摆阔。这种文饰心理实际上是自欺欺人,往往会导致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
  (三) 情感问题引起的心理困惑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生理机能已经成熟,逐渐产生了恋爱的要求,但心理并没有完全成熟,二者发生激烈的碰撞。他们渴望爱情却缺乏成熟的爱情观,渴望与异性相处却不知怎么去做。有的学生因为恋爱耽误了学习,使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学生偷吃禁果,使身心受到很大伤害;有的学生因为谈恋爱使日常开销加大,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有的学生因为爱情不顺导致心理扭曲,对他人和自己产生危害,甚至酿成悲剧。
  (四) 对网络产生依赖心理
  不少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型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泡在网上,沉迷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久而久之,对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都有很大的影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3],大学生群体始终是计算机网络用户的主体,是形成网络成瘾最大的潜在人群。据调查,由于上网过度,37.7% 的学生有睡眠障碍.16.9% 的学生出现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的现象,16.3% 的学生有思维迟缓的现象,3.1% 的学生社会活动减少,甚至有自杀的意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现象对学校正常的学习秩序、对社会规律性的生活节奏、对个人健康的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五) 就业带来的心理压力
  由于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择业的竞争会愈来愈激烈,有些学生面对压力,表现出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怯懦、孤傲、冷漠、问题行为、躯体化症状等,这些心理问题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希望;有的以一种不正当的情绪宣泄出来,酗酒打架,消极厌世,甚至产生报复社会的想法等,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
  
  (一)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高校应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要专人负责,机构健全,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握各自的侧重点,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思想引导,克服一些不健康心理和偏激观点,把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
  (二) 加强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建设,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
  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高校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对他们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长短期培训和培养,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由于心理问题不同于其他的健康问题,其隐蔽性强,不容易发现。高校应设置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采取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或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分门别类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研究,经常开展心理咨询和指导工作,力争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三) 重视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因为凡是处在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宽松友好的集体中,就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能获得力量感,反之,就会使人感到孤独、寂寞、紧张、压抑。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又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在高校中,开展各种学术活动、文艺演出、体育运动等,使学生生活更有乐趣,情操得到陶冶,能力得到锻炼,多种需要得到满足,心理紧张得到缓解,使学生在优美、健康的校园环境中,思想得到提高,认知得到升华,意志得到磨练。同时还可利用讲座、报告、心理沙龙、主题班会、心理知识竞赛、宣传橱窗、广播、校园网络等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从而铸就健康的、经得起考验的心理品质。
  (四) 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辅导员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与学生朝夕相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辅导员都有很多的机会接触学生、学生家长和其他任课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更为密切,更易进行思想情感交流,能全面观察和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更有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辅导员有计划的通过建立优良班风、学风和指导学生各种课余文化活动等形式,从培养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入手,让学生经过无意识的心理反应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如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在一个民主、开放、信任、理解、尊重的班级氛围中,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际心理环境,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效果持久;宿舍的布置则应让学生有“家”的感觉,要显得温馨、幽雅,这样可以消除疲劳,减轻学生的紧张和焦虑,让学生有归属感。另外,辅导员还可以根据学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有重点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做到有的放矢。
  
  四、结束语
  
  大学阶段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时期,高校应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探索大学生思想深层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从而培养出更多真才实学、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张社争, 阎世笙,李乔飞.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6(5)
  [2] 薛浩.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6(33)
  [3] 刘瑞平.大学生“网瘾”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22)
  [4] 关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371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