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大学生成长三个关键期的教育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后续生命力,是高校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同的时间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因此其教育问题应该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本文通过详细阐述大学生在入学适应、大学生涯发展定位、求职就业三个关键时期所呈现的特点,分析出针对大学生教育问题的侧重点,提出确保大学生成才机制建设的工作保障。
  关键词:走学生成长;关键时期;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09)03-0090-03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接班人是我国高校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是确保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大学四年时间,学生经历从迷茫、选择、适应、定位到成长、成才进入社会,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其特点和所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教育工作要亲近对象,具体分析,抓住工作的重点、难点。
  大学生是一个可塑性较强的群体。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十分复杂,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空前凸现,加之青年大学生独特的思想心理状态,如果没有系统深入的思想教育和保障服务工作,他们就很难顺利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大学生活对于学生而言同样有成长关键期以及如何度过的问题,关键问题解决好了,他们的成长就会事半功倍。因此,做好学生成长关键时期的教育、引导、帮扶等工作,是教育成功的必要环节。
  
  一、大学生成长的三个关键时期
  
  纵观大学生活四年,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大致可以归纳为:新生入学适应期、大学生涯发展定位期、求职就业期。
  
  1.新生入学适应期
  大学新生从高中步入大学,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的生活环境及其学习特点、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大学新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思想上不稳定,感情上易波动;学习上对大学的教学方式表现出失落和彷徨;生活上对新的环境表现出不知所措,甚至逃避现实;心灵上感到孤独但又不敢主动交流。如果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状态,成功度过这个大学成长的第一个关键期,大学新生就会很容易陷入心理迷茫状态,最终错误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失败地经营自己的大学时光。
  
  2.大学生涯发展定位期
  大三年级属于大学生涯发展的定位期,是大学生确定人生方向并为之付出努力的关键时期。而经过两年大学生活的磨练之后,在同一起跑线的同学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性:一部分同学成功地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锻炼了良好的个人素质,各方面表现优秀,对自己的发展和定位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一部分同学各方面表现一般,忙忙碌碌但对未来仍然感到迷茫,没有具体的规划;还有少部分同学徘徊在挂科、试读、退学的边缘,信心尽失。如何评价总结自己过去两年生活的得失,正确认识自己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地对自己合理定位,规划自己剩余的大学时光,是这一阶段大学生迫切希望得到帮助和指导的问题。
  
  3.求职就业期
  我国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增幅较大,造成了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的状况,同时全球经济危机来临,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难度。面对混乱的求职市场,真假难辨的求职信息,很多大学生茫然无措;失败的求职经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了对未来的失望;沉重的毕业设计(论文)压力,能否顺利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的担忧使少部分毕业生感到疲惫不堪,产生了过重的心理负担。如何正确认识就业市场,合理地对自己定位,调整自己的心态将深刻影响大学生的前途与未来。
  
  二、大学生不同关键期教育重点
  
  1.“五心”渗透入学适应期
  大学新生由于环境的不适应容易表现出心理不稳定、情绪消沉、怨天尤人,严重影响了自身的身心发展。此阶段,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应在关心、爱心、真心、信心和责任心的推动下,明确工作重心,巧用工作技巧,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融入新的集体生活。
  (1)亲近学生,培养信任感和亲和力。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要了解教育的对象,熟稔学生的基本情况。入学前,通过翻阅学生档案,大致了解学生的生源、成绩、政治面貌、家庭、特长等各个方面资料。入学初,以宿舍为基本单元普遍走访、谈心、关爱学生,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会大学新生独立。为了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首先就是教会他们独立生活,教育应以“严格”为标准帮助学生摆脱处处受照顾的心理期盼,让其学会依靠自己来料理日常生活,依靠自己的智慧去处理崭新的人际关系。
  (3)引导新生转变思想观念、确立新的奋斗目标。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新老学生交流会的方式,让新生尽快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帮助新生尽快实现“三个转变”¨一: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老师教授为主”向“自我学习为主”转变。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指导学生分析自身情况实事求是地确立合理学习期望值。
  (4)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提高思想觉悟。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选择正确的政治立场,事事争先创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热忱,使他们意识到肩负的责任,明确努力的方向。
  
  2.“实事求是”贯穿大学生涯发展定位期
  在大学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第三学年起着至关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经过两个学年的学习,学生中出现了多级分化,教育的指向性要求面对不同侧面不同特点而有所侧重,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同时,进入高年级阶段,某些学生的学习劲头减弱,班风下降,学生思想涣散。这时教育应该突破表面,深入到具体的个案中查找原因,帮助学生在大学生涯的分水岭和临界点能够找准努力方向,科学定位未来发展目标。
  (1)点面结合了解学生状况。首先宏观上掌握学生的整体情况,了解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考研、就业、出国等,召开主题讨论会,旨在引导学生理性的选择人生道路。同时,针对学生中的多级分化现象,教育工作要深入、细致,走到学生中,分析典型。
  (2)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成功转入专业课学习。大三学年,学习全面进入专业课的学习,自习时间增多。此阶段,意志不坚定的同学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沉迷于网络、恋爱而厌学和彷徨,从而出现弃学、退学、留级等现象。因此,应加大听课力度,全方面掌握学生的学习问题和思想状况,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使他们尽快适应专业课的学习方法。同时,各专业负责人通过会议、座谈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分析专业前景、发展前途以及本专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就业情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学生做好专业学习的心理准备。   (3)认真组织《大学生涯设计》的回顾与前瞻工作。大学生涯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长的计划指南,对学生的行为有着指导、监督的作用。负责学生思想教育的老师应该做到了解每一个学生前期《大学生涯设计》的实施情况。首先要进行深入调研掌握鲜活的数据资料;然后召开专题讨论会,研究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根据解决方案,调整原有的不科学设置和期望值,帮助学生认真制定下一阶段的成长、成才方案。
  
  3.求职就业期的指导与咨询
  学生就业工作是学校教育改革成败的最终体现,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就业难度的提高,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越来越关注就业问题。第四学年,以日常思想教育管理为基础,指导大学生成功就业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心。结合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特点,特别是当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加强就业指导,保证学生高质量就业或者升学。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劳动与就业方面的法律知识,熟悉就业程序及特殊地区的就业政策、就业后续工作,如档案、户口的处理问题;同时加强就业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全方位收集毕业生就业信息,有针对性推荐就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组织专人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就业市场,收集就业信息,努力提高毕业生需求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指导学生正确就业,并且为学生就业做好推荐、评价工作。
  (3)重视毕业生文明离校的教育工作。文明离校是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次主题教育。为此,高校要扎实、有效地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先锋作用,党员带头开展一系列活动,引导全体毕业生顺利、安全、文明地离开母校、奔赴工作岗位,确保高校教育工作的完整性。
  
  三、大学生关键期教育工作的组织保障和机制保障
  
  大学生关键期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学校各级领导和部门的指导与支持。只有建立健全高效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队伍,才能使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地开展起来,才能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1.设置准入条件,增强专业培训
  挑选“思想端正、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工作踏实”、会教育、会管理、热爱学生工作的教师担任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者。同时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的精神,配备“两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定并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提高其业务素质,培养更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2.完善工作的保障机制,建立激励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人员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学校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加强对教育工作队伍的关心和重视,增强其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建立责任机制,使大家自觉形成爱岗敬业的精神;建立激励机制,包括目标激励、责任激励、情感激励以及物质激励,调动思想工作队伍的热情,进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
  
  四、结束语
  
  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而相应的教育工作也应该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因时制宜,抓住各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掌握发展方向,引领大学生健康发展,促进他们成长,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菱红.未来化――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3,(10):6-7.
  [2]彭国存,利俊荣,周业安.新形势下高校新生班主任工作思路初探[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70-572.
  [3]张灵钰.浅谈高校班主任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5-76.
  [4]肖丽梅.浅谈商校班主任与就业指导工作[J].大众科技.2006.(1):159-160.
  
  (责任编辑 周 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530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