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透过高校学生“宗教升温”的现象,力求解析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基于宗教泛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和影响,探究宗教信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提出理性应对之策,以期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和深度展开。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学生的“宗教升温”现象
  
  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理解与把握人和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世界观理论。宗教自从诞生以来,就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恩格斯认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这是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本质的经典诠释。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宗教信仰问题已不再是讳莫如深的话题。高校是一个开放的“小社会”,近年来校园内宗教传播和影响呈现扩散的趋势,出现了“宗教信仰升温”的现象。
  2000年,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大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研究”显示,上海市大学生中因各种原因而信教的合计为11.8%。据最新的网络调查显示,有42.5%的大学生有宗教信仰或者有宗教信仰的倾向。笔者认为这个数据有些偏大,有待商榷。2008年5月对暨南大学254名大学生的随即抽样调查显示,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占9%,这个数据与实际状况比较接近。  在调查访谈中,有的大学生认为:“只要宗教信仰盛行,社会就会安定,就会繁荣,所以希望大家都有宗教信仰。”还有学生认为:“信仰,只是一种精神支柱,不要太追根求源,我现在和你差不多,上帝就那样在我心里似是而非的存在着,但我很快乐。”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态度依然停留在常识和知性层面上,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综合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尽管统计数据差异较大,但信仰宗教的比例最低也在10%左右。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升温”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和高校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也成为摆在我们、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和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原因解析
    1、内在精神需要  人类思想史长期以科学主义为主导,认为只有通过理性思维,在主客体之间搭起认识之桥,方能把握科学规律,从而支配客体。科学理性被人类推崇到至尊的地位,“以致造成物欲横流、精神境界低下”的现象。庄子曾质疑:“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当代人文主义哲学家伽达默尔等人也不满足于这种传统的主客体关系的认知方式,提倡万物一体、相通融合,强调在更高的审美境界高度来把握万有相通的宇宙整体。由于科学以外部事实为追问视域,无法满足人内心深处的终极意义追问,“于是人转向科学和事实世界之外,到‘神秘世界’的领域中去寻找意义和价值。显然,这种把意义和价值推到超验的彼岸的观点是抽象的、不现实的”。英国著名学者费雷哲认为,宗教“指的是对被认为能够指导和控制自然与人生进程的超自然力量的迎合和抚慰”。显然宗教认为在大自然的隐蔽处存在着一种有意识、有人格的力量――人格神;崇拜者如果迎合、取悦人格神,便可以使之造福于自己。人类始终追求有意义的存在,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存在的意义或精神的寄托,宗教的存在则让一部分人得到了精神的寄托,获得了人生精神的支点。人类的意义追求和精神需要是宗教信仰产生的内在动因。  2、多元价值观的影响  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的深入,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出现多元化的倾向。价值体系的多元结构,势必会导致一元化价值体系在某种程度上被消解和解构,造成价值观体系的紊乱和冲突,引发人们思想的混乱,进一步加剧人们在信仰上的迷茫和无所适从的状态。在多元的文化价值时代,多元与一元不是简单、外在地对立和排斥的,而是相通、共生、良性互动的关系。如果不能尽快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统领、主导、整合多元的价值局面,势必会导致信仰层面的危机,在这种局面下,宗教也就会自然成为人们多元的信仰选择之一。  3、特殊的人生境遇  宗教信仰是基于人类的基本精神需要而形成的,它具有强大的精神内聚力,并能将精神、情感里的要素标准化、神圣化,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消除人生苦闷。当人遇到挫折和失落,导致心境复杂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的寻找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比如。当大学生面临学习和生活的困难、恋爱受挫、就业失败时,往往会思考人生的普遍性问题,追问人生价值和意义何在。如果此时大学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可能就会动摇他们在长期教育中形成的无神论信仰,转而诉求宗教,寻找生命的价值,在宗教意义上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产生心理皈依,形成宗教情感和宗教认同,最终就有可能形成宗教信仰。此外,特殊的家庭环境也是大学生产生宗教信仰的重要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甚至是终身的,有些家族有信仰宗教的传统,孩子受到熏染,日后契机成熟,自然会引发宗教信仰的“幼年”冲动。
  4、宗教艺术的魅力
  宗教独特的建筑、音乐、绘画、文学作品等艺术形式对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以希腊宗教艺术为例:希腊的艺术家们在相对自由、宽松的宗教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想象力,形成了希腊宗教艺术的独特而卓越的审美观点和创作方法,创造出来的作品充满了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性化的特征,许多雕塑艺术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完美的形象,如光明和文艺之神阿波罗被塑造成一位健美、漂亮的体育家;许多文学作品,如荷马史等取材于神话,表现历史和现实;此外,大量的宗教电影、文学作品也让青年大学生感到艺术的震撼,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在全球所有书籍中发行量最大,也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
  5、青年大学生追求时尚的个性特征
  青年大学生处在人生矛盾最为复杂的阶段,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西方宗教以各种奇异的形式,在不同程度上迎合了大学生敢于尝鲜的“口味”和猎奇的心态,在广度、深度、频度、强度四个维度上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难以预测的影响。此外,青年大学生在个性特征上还有把现实需要与理想追求整合统一的迫切愿望,这种整合的诉求不仅表现在内容和程度上,还表现在性质和方向上。信仰具有“方向性”的特点,这也是青年人的困惑和烦恼所在。青年大学生处在特殊的发展时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需要在“方向性”上得到指导和帮助。宗教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长期的,现实生活中,突出表现为大学生的行为举止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一些宗教的符号,并以此作为流行时尚。比如,佩带十字架装饰物,佩带观音佛像,进寺庙献香许愿,参加教堂活动,宗教节日圣诞节广受大学生欢迎等。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思考
  
  1、警惕宗教泛化现象,树立文化安全意识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阐释。宗教意识必然蕴涵在一定的文化形式中,并通过它表现出来。在文化的内在结构中,思想道德文化是核心层面,它包括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等精神产品,它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安全。宗教信仰反映的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选择,当属“思想道德文化”范畴。宗教思想中的消极成分会消解民族精神的内聚力,导致信仰危机,孕育着深层的社会危机。因此,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应进行文化安全方面的教育,警惕宗教泛化现象,从文化安全的角度,客观公正地对待宗教信仰问题。寻求一种战略意义上的应对之策。
  2、加强哲学引导和宗教教育
  可以说,哲学和宗教本是同源而生的,二者又是可以相互独立存在的,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讲世界的整体性,讲最大最高的普遍性,只不过方法和方式不同罢了。哲学通过理性来阐明无限性和普遍性,宗教通过感性的默祷来体验世界的无限性和普遍性;哲学诉之理性的力量,宗教诉之外在的权威(人格神)和内心的信念。因此,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信仰教育,就要从产生思想和信仰的源头抓起,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提供哲学引导。与其他的学科方法比较,哲学方法是最高层次的。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哲学引导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的引导,世界观是基础,方法论是对世界观的应用,就是自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立场,通过唯物辩证法,克服宗教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和主观主义方法论的错误和片狭,提倡哲学的“诗意境界和民胞物与的精神”,努力建构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和高远的人生境界。大学应当开设宗教学课程,在大学生中开展宗教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的规律,客观解析宗教对主体价值体系构建的作用和影响,正确认识和把握宗教信仰问题,自觉培养中华民族当代所需要的“自由精神”。
  3、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要确立主导性和先进性原则
  大学生的形势和政策教育应该涵盖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的宗教法律法规。党的宗教基本政策包括:宗教信仰是公民的自由,受到国家宪法的保护,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要宣传无神论,但不能把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区别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等诸多内容。笔者认为,首先,要主动宣传党的宗教政策,使大学生熟悉和掌握宗教的基本政策,在理性层面把握党的宗教政策的精神实质并逐渐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认同,使其成为支配和控制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内在本质力量,优化自我的内在素质结构,并升华为自我的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其次,要深刻理解党的宗教政策法规的内涵,处理好“宗教自由”与“依法活动”的关系,明确宗教活动只能在宗教“场所内”进行,不能把学校当成宗教传播和活动的场所。2005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21号令)第四十三条明文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学校对宗教不能采取“自生自灭”的态度,必须把宗教活动纳入法制轨道,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借宗教名义在校园进行非法活动。高校要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主动开展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主导性和先进性原则,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吸收西方思想文化,包括宗教思想文化的合理内核,主导意识形态教育领域的先进性和方向性,为确保高等教育终极价值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4、思想政治教育要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相结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宗教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社会存在有物质层面的,也有认识层面的。任何宗教思想都不是独立自在、随意产生的,其背后一定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如果是由于实际的生活学习等问题引发的思想问题,就要从解决实际问题人手;如果是认识层面偏差所引发的问题,就要着重从思想认识的层面进行教育。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减压减负;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帮助大学生成才就业:完善高校办学条件,改善大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丰富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温馨、人性化的育人环境;减少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抱怨,消解大学生对社会的片面认识和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让他们在自由、和谐的科学殿堂里,享受高等教育,充分感受社会制度的优越、民族思想文化的璀璨,这样才有可能清除大学生产生精神空虚和信仰危机的根源,使大学校园成为培养人才的一方“乐土”和大学生真正的精神家园,实现“学校教育价值,就是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的可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展开,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615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