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大学生如何改变学习态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汽车维修与服务实习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 校外分散实习的方式, 实战性强, 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能让学生了解汽车服务市场现状,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基地的建设应走校企合作之路, 实习成绩的评定应结合实习单位的评价。实践表明, 这种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态度是什么? 对于身边事物, 社会现象, 每个人都会有看法和感受, 会随时随地表达出来, 这就是态度。喜欢或厌恶、赞成或反对、争取或放弃、重视或无所谓等都是态度的表现。学习态度, 是大学生对学习认知的表现。态度虽不是行为的实施, 却是对客观事物采取行动的反应。所以通过观察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 可以较早解释和预测他们的行为, 通过改变其态度来改变其行为。有很多学生认为应该学习, 但自身并不情愿学习, 因为他们对学习的认知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比如毕业后很难有合适的岗位就业。分析大学生学习态度的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态度的倾向性喜欢或厌恶, 赞成或反对, 争取或放弃, 重视或无所谓都是态度的倾向性。即便是中立, 也是一种倾向。态度的倾向性表明对事物有了认识和意向, 态度改变, 方向性就随之改变。很多大学生摆正不了正确的位置, 这跟家庭教育、环境影响和学生自身的认知有很大关系。态度的倾向性受社会、环境、个体及采用方式等因素影响, 有一定的稳定性, 学习态度的方向性越强、越清晰, 行动的可能性和成功性也越大。
  二、态度的不确定性态度的不确定性, 通过表情、语言文字、行为都可以表达出来。态度有隐蔽性, 场合、时机或情绪状态不同, 态度是不一样的。仅凭一个人的外在态度表现作出判断, 并不一定真实可信。许多因素都可以对学习态度的不稳定性施加影响。
  三、态度的从众性从众性是社会普遍现象, 在群体、组织、社会中的人,常常会出于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而彼此认同一种态度, 或因为对多数的趋从而表现出某种共性(引导作用)。态度的从众性对于态度的形成和态度的改变有很大影响。
  四、态度的差异性差异性有很多表现, 比如消极的学习态度:
   1.为了拿到毕业证, 找个好工作;
  2.不想使父母失望;
  3.为了改变生活环境等。积极的学习态度却能够掌握知识、发挥才能、改变命运、实现理想和抱负。进取性的学习态度表现为学习态度端正, 目的明确, 充满兴趣, 期望学有所用回报社会或在某一领域里成名成家, 知国家兴盛匹夫有责。综合以上表现, 如何激发大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呢? 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畏缩不前, 受不良因素影响轻视或放弃学习机会, 即便是严格的纪律, 完善的制度和奖罚措施也不能完全奏效时, 如何促使他们转变? 最重要的是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只有态度改变, 才能真正付诸到行动。如何改变学习态度, 自觉热爱学习, 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从对学习态度的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因素做工作。
  改变对态度的认知: 如参加学习培训制定未来职业规划, 减轻认知不协调的感觉; 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解决问题, 把知识转化为信念; 端正认识, 求同存异, 明晰学习方向, 增强主动意识。改变态度的情感因素: 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有凝聚力的活动, 培养兴趣, 保持充实的教学和生活氛围, 挖掘学生的能力, 增强成功的体验, 形成较稳定的学习态度。改变态度的意向因素: 深入实际地解决大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提供减压机制、心理咨询服务, 重视小群体中的领袖作用和团队建设, 推动积极性, 创造崭新的学习空间。
  二、通过沟通、参与和角色换位引导学生学习态度改变。
  沟通是改变态度的重要因素, 学校的办学定位, 对大学生的正面教育, 校园文化成果, 师生间的关系都会对学习态度的改变起到重要的作用。参与群体活动对影响态度改变作用十分明显, 例如要改变大学生对特困生的关注态度: 一组是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分析, 并亲自到贫困地区和坐在简陋教室里的学生们一起听课; 另一组是组织学生们在报告厅收听如何帮助特困生的专题报告。结果显示, 前一组不仅态度明显改变, 而且采取了实际的行动, 对态度的影响比后者更持久和坚固。师生角色互换对态度影响也比较深刻, 大学生担任一天任课老师或辅导员助理, 在互动中直接体会对方角色心理, 从内心深处发生态度的转变。
  三、辅导员自身素质能力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辅导员是大学生最亲近的导师和朋友, 辅导员期望通过自己的指导和激励改变大学生的态度和观念, 使他们在大学里学习知识、参与活动的同时也改变、升华自己。1.辅导员有强大的领袖魅力。具有说服他人追求目标实现的能力,能够时刻把自己的使命感和远见卓识传递给学生, 并逐步向他们传输社会规范、灌输荣誉感、提醒紧迫感、沿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前进, 成为大学生最信任和尊敬的人。2.辅导员有很强的感召力。有乐群性和疏通经验, 会表明意图,和大学生之间有如一条河流紧密联系, 能够较快引领并保持好大学生的进取状态。3.辅导员有崇高的个人境界。要能用一颗包容的心引导学生, 关注每一位学生, 并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大学生因此有了良师益友,从而始终保持进取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 社会心理学. 中国社会大学函授大学编印.
  [2] 丁冬红编著. 组织行为学. 九州出版社.
  [3] 王树岐, 梁浩材主编. 领导科学与卫生行政科学决策. 卫生管理函授学院.
  注: 乐群性, 意为人本能乐于接近他人。苏格兰社会心理学家麦独孤提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747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