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漫长过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从大学文化建设层面、人的精神生活层面和人生意义层面等更高、更广的层面上,采取立体交叉式的大格局教育引导措施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取向措施
  [作者简介]朱秋(1962- ),男,吉林和龙人,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吉林长春 13002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02-0172-02
  
  大学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收官阶段,也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其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由于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漫长过程,大学阶段单靠哪一门课程或哪几门课程,乃至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都不可能促成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改造。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大学文化建设层面、人的精神生活层面和人生意义层面等更高更广的层面上,采取立体交叉式的大格局教育引导措施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一、培育大学文化
  (一)什么是大学文化
  文化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魂。也有人认为,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浸透在生活的实践中,是品位、道德、智能的总和。现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把文化的特征(文化对人的影响)直接概括为“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生活上抽象的样法是文化”。换言之,文化就是人类生存的真理和法则。这是对文化育人功能的深刻概括。
   大学文化是大学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沉淀累积而形成的,是具有批判社会腐朽落后文化、引领时代发展先进文化的功能的各种思想、观点的总和,是人类社会长期累积的优秀文化的缩影,是大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实现“人化”与“化人”的唯物的、辩证统一的过程与结果。大学文化作为社会认同的一种社会规范和意识形态,有着极强的育人功能。通过培育大学文化,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健康地发展。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指出,文化激励人、教化人、引导人。文化触及的,是制度不能触及的人们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优秀的学校文化形成良好的校园舆论导向和正确的价值判断,时时处处对学生的行为起到引领、规范和约束作用。
  大学文化包含学术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等,大学校园内各种学术活动组织,自愿者组织,戏曲、音乐团体,体育俱乐部等都是大学文化的传承者,应大力提倡并积极支持,以满足大学生对大学文化的需求,增强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大学文化最重要的育人功能就是引导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及其以后的人生中能够秉持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减少拜金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文化包含着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态度和认识,表现在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其核心是对人类美好事物的追求。大学生是通过文化来认知、剖析社会现象,进而形成符合自身发展和社会现实的价值取向。大学文化从价值取向上规范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左右着他们的发展方向。
  培育大学文化,实际上是一种超越专业、院系那种有形知识的灌输,而向学生的思想理念中注入尚德、进取、责任、包容、感恩、良知、谦虚、勇敢、悲悯、体恤等人性美德,以此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并潜移默化地浸润于灵魂和精神的过程。培育大学文化,就是要避免大学各门学科孤立、支离、分化的虚拟组合,真正使大学形成一个通识教育的共同体,让学生在其所处的大学文化氛围内,接受文化的沐浴、情操的陶冶、道德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培育大学文化,归根结底就是将大学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内化于学生心灵深处,融入学生的血液之中。
  二、倡导精神生活
  我国古人很早就把“立德、立功、立信”作为获得永生不朽的精神生活的现实追求。近代伟人没有哪一个不是孜孜不倦地追求个人精神生活的。李大钊说:“人生本务,在随实在之进行,为后人造大功德,共永远的‘我’享受,扩张,传袭,至无穷极,以达‘宇宙即我,我即宇宙’之究竟。”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胡适说:“我这个现在的‘小我’,对于那永远不朽的‘大我’的无穷过去,须负重大的责任,对于那永远不朽的‘大我’的无穷未来,也须负重大的责任。我须要时时想着,我应该如何努力利用现在的‘小我’,方才可以不辜负了那‘大我’的无穷过去,方才可以不贻害那‘大我’的无穷未来?”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从文化背景、社会地位、政治倾向来说,这些人有很大的差别,但他们说的都是超越“自我”的可能性,也就是在谈论充实而高尚的精神生活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当代大学生多是“80”或“90”后,他们大部分人是独生子女,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从小受到父母、隔辈以及亲属的疼爱。日渐丰裕的物质生活,以及缺乏同辈间各种矛盾纠纷的磨难,使部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面临许多困境。本次访谈调查显示:有些大学生精神贫乏、空虚、浮躁,找不到生活的真正意义;有的沉迷网络游戏;有的崇尚名牌追求个人享乐;有的整天无所事事不求上进,还有一些不甘困顿者则皈依宗教以求慰藉。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走出精神的困境,是一个必须破解的难题。在中国这样一个追求现世的“内在超越”和天人合一为主要文化传统的背景下,倡导精神生活,包括舆论氛围的营造,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影响至关重大。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提倡精神生活并非超凡入圣,而在于惩恶扬善。提倡精神生活,就是要引导大学生超越世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对于理想“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在享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生活极大改善的同时,努力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倡精神生活,不仅要重视和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而且要引导大学生追求伟人那种有足够“精神含量”和“精神品质”的精神需求。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生活”,并不局限于喜怒哀乐之类的“心理生活”,甚至也不仅仅是健美唱歌之类的“文化生活”,而更体现为信仰敬畏之类的“心灵生活”,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慎终追远”,或西人所说的“终极关怀”。
  提倡精神生活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建设,我国社会已经处在一个物质极度丰富的“现代”社会,很多的物质诱惑摆在了大学生的面前。面对诱惑的大学生光有正确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应,那就是通过高尚而充实的精神生活所铸成的“定力”,来约束思想上和行为上的非理性冲动。提倡精神生活,就是要积极倡导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勤学好思、居安思危,大胆创新、奋勇前行的宝贵精神品质,帮助大学生打破束缚思想的精神枷锁,尊重他们的幸福追求,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重振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在物质生活逐渐丰裕,文化生活逐步多彩的今天,引导大学生践行高雅精神生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要在校园内努力营造高雅精神生活的氛围,张贴大师名言,放映描写伟人事迹的影视作品,邀请先进人物作报告,鼓励大学生向先贤们及当代各行各业不平凡人物学习,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要把学校教育的双重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传授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健全的个体才是教育的关键。要让大学生在一个既增长知识又克服精神空虚的良好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不断实现精神生活的富有和持久。
  三、实施“三生教育”
  我国社会正处在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阶段,身处变迁速度加快的社会,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经济、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同时大学生在大学时代面临着固有的成长期困惑。这些压力和困惑,由于大学生远离家庭、课下接触不到教师而缺乏相应的心理和精神调节,因而一些大学生出现了心理和精神疾病。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大学生自杀、失踪、杀人等事件无不让人痛心。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有各种心理和行为障碍者占16.0%~25.4%,且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强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各级教育组织和机构来说,培养一名大学生所历经的辛苦和付出的物质、精神资源是无法用计量工具准确计算出来的。如果他们不为人类社会做点什么,就由于非自然因素的不可抗力就过早夭折,岂不是教育的失败?清华大学在迎接新生时,经常挂出一幅标语:要为祖国工作50年。看似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饱含着深刻的哲理。那就是告诉大学生们,珍爱生命、顽强生存、健康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
  生命观是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前提和根本。生命观是价值观的前提,珍爱生命才能孝敬父母、尊重他人、报效国家;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可见,加强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建立和谐关系,提升生命质量、领悟生命价值、实现生命意义的教育。
  生存观是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基础和关键。生存观是实现人生价值取向的基础。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生存为前提,没有生存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加强生存教育既要帮助大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能力,又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树立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判断和选择和谐的生存方式,勇敢面对生存挫折。
  生活观是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目的和方向。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健康生活是人类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实现人类健康美好的生活为目的。加强生活教育不是让学生享受生活、沉迷生活、浪费生活,而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职业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娱乐、工作与休闲问题,减少生活压力,健康、幸福地成长。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完善大学生价值取向,提升大学生行为规范标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体现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实现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教育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要组织力量编写“三生教育”读物和教材,有计划地开设“三生教育”课程;要把“三生教育”纳入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中来;要组织各种学生团体开展“三生教育”活动;要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三生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要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组织协调“三生教育”工作。通过“三生教育”,促使大学生认知、体验、感悟生命价值、生存价值和生活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人类知识能力传承、生命意义领悟、高尚行为规范和社会文明实践的继承者与创新者。
  
  [参考文献]
   [1]邓伟志.从“文化均衡论”看应该削弱的五种“文化”[N].文汇报,2009-
  05-05.
  [2]韩延明. 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J]. 新华文摘,2009(15):125-127.
  [3]孟凡杰,王继华. 文化育人提升生命质量[J]. 新华文摘,2009(9):124-127.
  [4]郝克明,汪明. 独生子女群体与教育改革――我国独生子女状况研究报告[J]. 新华文摘,2009(10):109-113.
  [5]刘力红.弘扬儒家文化精髓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J].理论界,2008(10):168-169.
  [6]徐明稚.文化是大学的精髓[N].文汇报,2009-05-28.
  [7]罗崇敏.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J].新华文摘,2009(14):113-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77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