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析职业院校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与人本化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职业院校领导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更应重视职业院校教师的心理问题,要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减轻教师心理压力,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确保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文章分析了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压力问题的成因,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教师、学生、学校的不良影响,提出了职业院校教师人本化的管理策略,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职业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教师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院校 心理压力 人本化管理
  [作者简介]陶红(1963- ),女,吉林长春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褚红(1981- ),女,山西闻喜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广东广州510665)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6-0026-02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学校和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各个学校相继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辅导工作,以减轻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与此同时,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师为了培养出符合生产一线要求的高技能人才,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也面临巨大压力。职业院校教师由于压力所导致的各种心理问题,要比普通院校教师群体表现得更为突出和严重。教师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学生的指导者,其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学生。拥有健康心理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不断沟通中,可以随时洞察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能有效地进行疏导,使学生渡过难关,树立信心,积极进取。因此,职业院校领导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更应重视职业院校教师的心理问题,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减轻教师心理压力,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保证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本文就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压力、产生的不良影响、人本化的教师管理策略等方面谈点拙见,以利于更好地促进职业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教师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压力问题成因分析
  
  目前,导致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压力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来自社会、学校和学生的,也有来自教师自身的。
  1.来自教师自身的压力。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符合社会生产发展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而我国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改制而来的,这就必然要求改制后的职业院校老师必须是既懂理论知识又能进行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这就给职业院校的老师即原来中专学校的教师带来了问题。原来中专学校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应用能力、迁移能力以及方法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欠缺,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理论课和实践课方面相对较弱,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差、就业竞争力不强,难以达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的要求。教师自身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面临很大的挑战。若想让这些教师在短时间内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质量观,提高自身在知识和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这种角色换位也必然使得教师产生焦虑和不安等心理压力。
  2.来自社会的压力。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对职业院校的地位没有正确的认识,普遍认为职业院校是那些所谓学习“差等生”的天地,这就导致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差等生”家长宁愿花高价送自己的孩子进入普通高中,也不愿让孩子去职业院校;而对于那些家庭条件一般、无法送自己的孩子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家长来说,他们也只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较早地步入社会才会选择职业院校,并将职业院校老师看做是看护自己孩子的“监管者”,认为职业院校的主要职责仅仅是防止孩子打架斗殴,防止孩子做出任何违背法律的事情等,而忽视了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角色。这种社会心态目前在社会上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职业院校教书育人的社会职责,影响了职业院校的社会声誉。显然,这是轻视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偏见,正是这种社会认知偏见,极易导致职业院校教师的自轻、自卑等心理压力的产生。
  3.来自学校的压力。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校招生困难重重,教师精神压力大。近年来,职校生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一大瓶颈。一提到“职校”,人们普遍认为是差等学校,没有人愿意报考职校,然而职校为了生存,就必须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肆宣传做广告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争取多招生。因此,有些学校教师在暑期不能正常休息,而是忙于到各地市去招生。招生工作压力大,教师工作前景渺茫等必然会导致教师心理压力的产生。二是学校非教学任务过多,教师工作时间过长。学校非教学工作过多主要是指职业院校教师在除承担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要承担为学校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评估、申报活动,如学校的办学水平评估、省级示范性专业评估、国家级或省级重点职校评估、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申报等。非教学工作任务的加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强度,缩短了教师正常教学的备课时间,甚至有时会使得教师无暇备课,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教师心理严重不平衡。三是学校管理体制不完善,教师心理压力大。职业院校管理体制是否科学完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如果学校的人事制度、教师教学任务安排制度、教师评价体系制度、教师职称晋升制度等公平合理,则能够有效激励教师积极工作,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反之,将会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和无成就感。
  4.来自学生的压力。职业院校教师由于学生的缘故而产生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二是由于学生的管理工作相对较难。众所周知,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然而,由于职业院校招生难度较大,一些职业院校就采取了降低录取标准的方式,形成“只要有学生来、我就收”的观念,所以大多数愿意就读职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课弱、学习自觉性差、没有礼貌、具有严重叛逆心理等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就要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还要下大工夫来维持课堂纪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普通院校的教师相比,职业院校教师除了要克服因繁重的教学任务所带来的压力外,还要承担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压力。
  5.来自生活的压力。生存的需要是一个人的最低要求,人们只有在基本的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之后,才可能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然而现实情况是,与普通院校的教职工相比,部分职业院校教职工在工资等各方面福利待遇上都相对较低,尤其是一些改制后的职业院校,由于自身处于教育经费严重短缺与迫切需要完善院校的硬软件建设之间的尴尬境地,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和维护学校的生存发展,这些特殊的职业院校经常以拖欠教师职工的工资为由来改善学校的硬件建设,从而导致职业院校教职员工的待遇较差。这部分职业院校的教职工,由于基本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导致自身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家人的抱怨以及周围同事的嘲笑等一系列生活压力,势必影响到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
  
  二、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压力问题引发的不良影响分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其体力、道德和审美等方面素质形成的基础,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直接决定其自身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因此,身为教师,尤其是职业院校的教师,就更应该调节好自身的心理压力,注重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等人格的提升,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树立良好的形象,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否则,教师就会因自己的心理压力问题给其自身、学生及学校带来不良影响。
  1.影响教师自身发展。职业院校教师由于各方面压力所产生的心理障碍,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缓解释放,得不到周围同事、朋友及家人的耐心开导和关心,容易产生心情焦虑、爱发牢骚、精神恍惚、无心教学等情绪,更无心培养学生,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同事、领导之间关系恶劣、家人关系不和谐等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
  2.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教师的某些不健康心理因素通过教学能够直接地影响到自己的学生,使学生不能健康成长,严重的还会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甚至对立。例如,一些老师由于自己心情的不愉快,经常会因学生的一点小过错而大发雷霆,或是一些老师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往往会过多地偏爱于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而对所谓学习较差的学生不闻不问。可见,教师这种不恰当的情绪发泄以及认知偏见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习不感兴趣,对老师产生排斥,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个别学生还会因此而荒废学业,学业的挫败感可能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3.阻碍学校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往往会因为学校教学工作安排不合理、学校教师工资福利待遇较低等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心理压力的产生,从而可能会使教师与周围同事、领导的关系僵化,教师对领导的安排不服,总是我行我素。对于一些年轻气盛的新教师而言,则会因为与领导或同事关系的不合,而产生跳槽或另谋他职的念头,这种心理会造成教师应付教学,应付一切工作,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的质量和学校的发展前景。
  
  三、职业院校教师人本化管理的策略
  
  所谓人本化管理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核心就是管理者要一切从人出发,要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培养人,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潜能,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其着眼点就在于满足人各种合理的需要,从而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工作效率,完成好工作任务,最终达到实现自我和集体的需要。针对目前职业院校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及其产生的不良影响,笔者认为无论是教师自身还是职业院校领导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职业院校领导,在具体的工作管理过程中,不能仅仅以纯粹的命令方式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最为重要的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善于关心教师的各种需要,关注教师心理变化,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以保障教师能够安心教学,潜心研究,从而促进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注教师心理。时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企业、学校等各个部门管理的一个重要管理理念。然而,在某些职业院校的具体管理过程中,这种以突出“教师”为重点的管理理念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目前职业院校无论是在外界的舆论还是在学校内部的招生、培养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各自学校在同类院校中的知名度,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各职业院校的领导将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学生的学习管理、教师的教学管理上,而对教师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关心很少,没有真切地体会到教师承受的压力,没能很好地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和教师的个人生活提高创造有利条件。可以说,职业院校领导在教师管理的过程中还没有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因此,职业院校各级领导应该深入学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将其落实于实际行动中,关注教师心理,从教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力所能及地解决可能造成教师心理压力的各种问题。
  2.深入了解教师疾苦,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作为职业院校的领导,要想成为一个称职的管理者,也必须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一方面要密切加强与教职员工的沟通,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如定期开设院长信箱、设立院长访谈日、举办学院中层干部与教师的座谈会或召开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等,为学院领导和教师之间创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院领导有机会深入了解每一个教职工的生活处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和精神状态;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解决教职工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作为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应该利用自己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多方筹集资金,改善教师生活。学校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投资,采取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办学模式,也可将自己废弃的场地租给部分需要的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和筹集资金,以缓解学校资金难的问题,从而提高困难教职员工的生活水平。只有解决了教师生存的需要,他们才能安心教学,才能确保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稳定性。
  3.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减轻教师心理压力,保障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在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中,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有效的激励制度能够促进教师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计划,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时时刻刻以学校和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因此,学校领导要从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出发,制定切实可行、公平合理的各种激励制度。例如:学院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各种业余文化活动,像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各种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培养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陶冶教师的情操,促进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以便于教师更好地进行工作。同时,学院也可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包括专业培训和心理培训。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使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教学能手,达到“会教、乐教、善教”的地步;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职业院校教师掌握和运用必备的心理学知识,采取合理的宣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摆脱心中的困惑与烦恼,使教师能够以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进行工作和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珍秀.师范性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2).
  [2]刘韵琴.职业院校教师心理问题探因[J].文教资料,2007(13).
  [3]林京兰.教师管理中实施人本化管理思想的途径[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81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