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下校听课时,常听到低年级老师的抱怨,“一年级的课真难上,你听,我的声音都哑了”,或是常看到低年级课堂里闹哄哄的,学生与教师难以互动,有的教师甚至站在讲台前手足无措……课堂中出现的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在《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到: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一、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
  
  1.用“游戏”的形式贯穿课堂始末
  小学低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转过来,一时间还很难适应小学的课堂教学,他们好动,坐不住。为了让孩子能很好地过渡到小学课堂,我认为应该把游戏引入课堂。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能巩固知识,扩展思维,激发兴趣。例如,在“识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找“朋友”、玩“魔方”等游戏,让孩子巩固对生字的认读。
  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持久性短。所以,在一节课中,只设计一个游戏是不够的,而应多设计几个游戏,让孩子在多个游戏中掌握要学的知识与技能。在游戏中让学生眼有所见,耳有所闻,口有所尝,鼻有所嗅,身有所感,进而达到心有所悟。
  
  2.借助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教具进行教学
  低年级学生具有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色彩鲜艳、形象、直观的教具进行教学,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幼儿园里经常使用的头饰、挂图、木偶、桌面教具、贴绒教具等都是小学低年级课堂上很好的教学辅助材料。例如:有幸听了获全国一等奖的厦门老师上的《从现在开始》(人教版二下)中,课堂中,色彩鲜艳的动物图片深深地吸引了孩子的眼球;学生带上动物头饰表演的环节让孩子欢呼雀跃。
  
  3.进行环境创设,丰富课堂教学
  课堂物质环境是教学的物质基础。为调动每一个儿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必须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对学生富有吸引力的教学环境。现在的小学教室大都已经失去了富有儿童特点的构造和生动活泼的装饰,就不能再失去它应发挥的作用。例如,在教室的四周布置一些与教学主题有关的图片、展示台或是与当时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例如,黑板报的利用。丰富的教学环境,易于调动学生内在的兴趣和主动性,具有个性差异的儿童,只有在丰富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得到真正适应个别差异的教育。
  
  二、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
  
  1.语言表述尽量儿童化、口语化,避免成人化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但要生动优美,而且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所指的“平等”我觉得除了指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指挥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以及平等的伙伴关系以外,这里的“平等”更主要的是指教师要超越年龄的障碍,心理上与孩子同龄,这样,教师在与孩子交谈时才能做到平等对话,并且教师说出的话学生能听得懂。试想,课堂上,学生听不明白老师说的话,还谈什么“师生平等对话”?低年级学生对口语化的语言掌握较好,而对书面语言接触并不多,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趋向口语化、儿童化,避免成人化。例如,在低年级课堂上经常听到老师用到“孝心”“收获”“特点”等词语,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词语概括性强,比较抽象,孩子不大理解它们的确切意思,致使有的学生问:“老师,收获是什么意思”,老师必须对“收获”一词进行一番解释后(解释不大清楚),再让他们谈收获。试想,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如果把“孝心”改为“爱心”,把“收获”改为“学到了什么本领”,把“特点”改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样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孩子与教师就能互动起来。当然,我们说的口语化并不是婴儿式的口语,不是诸如“手儿放放好、脚儿并并拢”等说法,因为这样的语法不规范,会误导孩子。课堂语言应该还是要规范化的,不能太随意。
  
  2.教学环节要做到动静搭配
  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易疲劳,在课堂上,过度的动和静都不易孩子的发展,因此,要做到动静搭配。
  
  3.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知识
  经验世界是学生个体视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恰恰是传统语文教学所忽视了的。“学科本位”“教材中心”长久地统治着我们的思想,课堂与生活成了互不相干的两个世界,学生坐井观天式的学习禁锢了语文视野。事实上,经验是学生从已知走向新知的桥梁,是主动探究的中介。再者,语言的发生本就是因着人们表白的需要,渗透着生活的感悟、情感的信息。低年级学生年纪小,生活阅历少、知识面较窄、抽象思维欠佳,需要感性认识的支撑。在教学中,学生的感悟往往不够深,特别是对阅读课文中蕴涵的情境、潜在的意义把握不准,针对这些情况,可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联系生活实际,开发学生的经验世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和体验。例如,在教《看菊花》(苏教版一下)这课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赏菊的经历,谈谈自己看“菊花”的情景,再自然地过渡到让学生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赏菊的,从而慢慢地引导学生感悟菊花“不怕严寒、傲然挺立”的内在含义,激发学生向菊花学习的愿望。通过“回忆―讲述―学习”的方式,不但使孩子轻松地掌握了课本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敢说、爱说、会说的良好习惯。
  
  4.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
  低年级孩子的想象力丰富,我们用开放式的提问来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因为教师科学而启发式的提问,刺激了学生感知与操作思考,创造性地寻求答案,让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例如,教师问:“除了课文中提到的方法外,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开动脑筋想一想。”这一类开放性的问题,容易开发孩子扩散性思维,孩子通过想象,会有许多富有新意的点子从他们的口中崩出。这种提问方法灵活多变,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教育家陶行知说:“课堂是知识的圣地,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要增进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意识,就让我们用饱满的情绪、科学的方法去吸引孩子,使枯燥、陌生的课堂多一些欢声笑语!
  作者单位:将乐县教师进修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12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