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玥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的会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有着很大的相似互补性。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文化 关系
  
  中国文化是在中国的土壤上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一切文化创造活动与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囊括了整个人类的历史和全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相通性,这种相通奠定了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为两种文化的结合提供了文化土壤和快速连接的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文化的相通相近,拉近了中国人民与马克思主义的心理距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是唯物辩证的,唯物辩证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来看问题。整体思维是中国文化思维的一个特征,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整体思维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整个宇宙与人的关系。矛盾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突出特征。《易经》已有“对立统一”观点的萌芽,老子也列举了许多对立面相反相成的例子以说明对立统一的思想,认为对立面的斗争是万物本原的“道”运动的源泉。矛盾观点不仅表现在哲学上,而且渗透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艺术等学科。尚变的思维也是中国传统思维之一。《易经》的“易”,就是“变易”的意思。中国历代的许多思想家们都反复论证了变易思想,比如王安石进一步揭示了事物变化的方向是“新故相余”,比如王夫之认为世界的发展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尊重实践、服务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的共同特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结合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主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归宿。虽然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没有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但贯穿整个中国历史几千年的知行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素有注重实践的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朴素的行知观。荀子所说的“行”,也不限于道德修养活动,还包括一切作为和有目的的活动。墨子主张拿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和社会政治的实际效果作为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强调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朱熹集理学之大成,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提出了知行相互分离、依赖、促进的观点。而到明清之际,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则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更接近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社会理想是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现实及历史的态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理想,从总体上说就是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人人平等自由、幸福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相似。中华传统文化中憧憬的美好社会是“大同社会”。大同理想在孔孟思想中就有某些萌芽。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有本质的区别,但它在形式上又有相似的地方。大同理想所憧憬的社会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各尽其能、互助互爱等都与共产主义理想有着形式上的相似性。一些思想家直接把共产主义理想与大同理想联系起来,甚至等同起来。梁启超就认为大同社会与社会主义有许多相似,他说:社会主义精神“不是外来的,原是我所固有。孔子讲的‘均无贫,和无寡’,孟子讲的‘恒产恒心’,就是这主义精神的论据”。[2]而孙中山更是直接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真正地全面地解决了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问题。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考察社会历史的一个根本点,一切精神财富的最丰富的来源存在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之中,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萌芽于西周时期的“敬天保民”思想,到战国初期的孟子提出了系统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汉代儒家们提出“民无不为本也”的观点。唐太宗更是把“君舟民水”当做自己的口头禅。黄宗羲继承了传统的重民思想,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清代顾炎武强调应将民众的利益置于君臣之上,凸显了他“以民为本”的政治倾向。戊戌变法中,以康、梁为代表的思想家充分利用国人所熟知的民本思想的资料,阐述新的政治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是一种本土的思想资源和历史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和发展的进程。当然,必须注意克服中国文化中某些消极因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中国形态和广泛的世界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58-659.
  [2]黎芬.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江西社会科学,200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29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