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初中物理小实验\小制作的益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志宏

  摘 要: 本文作者认为学生通过小实验、小制作可以丰富物理教学的课外活动,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巩固,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艰苦奋斗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小实验 小制作 益处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同时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强调:提倡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小实验、小制作作为一种新的实验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动脑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素养,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大有益处。可以说重视初中物理小实验、小制作就是中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物理新课程就非常重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新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小实验、小制作。所以在这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把这种小实验、小制作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在指导学生配合教学进度完成这些小实验、小制作的过程中,我深感小实验有以下几点益处。
  一、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生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对他们学习有关自然科学知识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这种兴趣,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这种兴趣,使学生由直接兴趣发展到间接兴趣。小制作与小实验有利于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有些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尤其看到课本上的公式、定理更感枯燥无味,后来经过搞一些小制作和小实验逐步感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特别是经过自己动手制作小天平、小弹簧秤、潜水艇、万花筒、连接电路后,更觉学习物理有意思。一些学习基础较差但很爱“玩”的男同学,对记忆公式、仪器的构造没有兴趣,可对小制作很感兴趣。小制作激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有利于巩固教学内容
  新课程就非常重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小实验、小制作,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例如在八年级的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以后,让其做“会发声的气球”的小实验,加深对声音产生的理解;在观察水的沸腾后做家庭小实验“纸盒烧开水”可温故水沸腾的特点;在气体的压强的教学之后,安排学生做课本中的小实验“纸片托杯”来巩固对大气存在压强的知识,等等。这些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课堂讲评小实验、小制作,可以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使班级中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满足。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把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对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达到某种程度的互补。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学习,又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三、丰富实验资源
  实验室的课程资源不局限于实验室的现有设备,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同样是重要的实验室资源。例如有些学生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可以做几十实验,如探究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制作滑轮,等等。用日常器具做实验,具有简便、直观、原理单一等优点。用日常器具教学实验探究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动手,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实验,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丰富实验室课程资源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实验条件相当优越的情况下,也仍然将学生身边的各种器材列入实验室的课程资源。因此,“坛坛罐罐当仪器”的经验在实施课程标准时,仍然是开发实验室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
  四、提高学生艰苦奋斗的劳动观念
  小实验、小制作使用的一些材料不少是废旧物品,一般不用花钱买,为了找到这些材料要学生自己勤于动手、积极开动脑筋。如做天平时没有砝码,有的学生用泥捏成大小形状一样的泥砝码。做弹簧秤时没有弹簧,自己找铁丝绕制土弹簧;做小滑动变阻器没有金属杆,用缝被子的大针,没有滑片用废烟盒内的锡纸,等等。通过小实验、小制作自己动了手、花了工夫、费了力气,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
  五、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已经成为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服务的一项重大改革的课题。物理小实验、小制作中,一般没有现成的器材,这就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求性能相似的代用品,无疑会让学生动手、动脑,这必将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知识是可以传授的,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能力,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逐渐形成。小实验、小制作是学生一个人在课外完成的,实验过程也要一个人组织、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一个人解决,这必然会增强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了“摩擦力”后,让学生在家里做“筷子提米”的实验;在学完了《杠杆》一章后,让学生做“蜡烛跷跷板”;在学了“光的反射”后,让学生制作潜望镜,等等。这些物理课外小实验以其小型、灵活、生动、多样等特点,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对培养观察的敏锐性,以及意志、毅力和思维的独创性,想象的新颖性,操作的准确性等创造能力的基本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小实验、小制作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比较重视STS,而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在这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只有充分发挥小实验、小制作在物理教学中的调节作用,才能使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使物理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才能更好地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4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