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综合英语课堂论坛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诗琼

  摘 要: 综合英语课是本科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有效性一直是专业教师集中研讨的问题。本文旨在介绍一种新的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即论坛(Seminar)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的学生分组讨论和课堂展示,但较一般的讨论和展示对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性及思考的密度和深度上有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详尽阐述了课堂论坛模式及其可行性,并以实践经验为基础提出了这个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思路。
  关键词: 综合英语 论坛模式 自主学习 素质拓展
  
  在英语专业一年级综合英语的课程教学中,常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综合”二字贯彻到教学中去。在英语教学中,一般认为“综合”就是英语能力的综合,即传统的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全面体现,以及由此出发的英语基础的夯实。但传统教学过程往往忽略了教学对象即学生本身,也就是各种能力、思维和素质的综合体。从历史发展来看,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大学的培养目标都经历了从培养“全人”向培养“半人”的嬗变,又都蕴育着从“半人”走向“全人”的变革。在新的世纪里,大学教育必须也必将走出“半人时代”,迈向新的“全人时代”,培养真正全面发展的具有完整人格和高尚情操的公民。由此看来,大学本科学生的学习并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掌握,更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综合英语的学习上更需要充分体现这个目标。为此,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引入综合英语课堂论坛模式,即Seminar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什么是Seminar
  Seminar在《韦氏词典》上的解释是:1.A group of advanced students studying under a professor with each doing original research and all exchanging results through reports and discussions;2.a meeting for giving and discussing information。中文一般翻作论坛或研讨会,适用于大型公司、国际会议及大学课堂等。论坛的模式一般包括主题(theme)、材料(background information)、议题(topics)、宣讲人(the presenter)、讨论小组(discussion groups)及结论(conclusion)等。而在大学课堂的Seminar开展中,特指由一位教授或指导教师主持的关于某个学术问题的深入探讨。参加者一般是选修这门课程或对此感兴趣的若干学生,而议题则限于严肃的学术问题,而不是类似于口语课上的天马行空式的讨论。探讨的过程更是要求一定的理论基础、充分的事实依据和严谨的论证。
  Seminar绝非空谈,任何议题都必须得出相关的结论(conclusion)。但首先应当明确,结论不是唯一的。由于议题常常是富有争议的,那么只得出一个结论的Seminar注定是失败的。为了保证结论的多样化和创新性,有必要进行分组讨论,并且严格要求一个组至少得出一个结论。其次,结论也不应当是死板的或教条的。大学课堂的学习不能将学生活埋于理论,而应当使他们活跃于现实,所以议题必须富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所以可以将Seminar比作一道答案不唯一的推理题,或者是一道应用题,但万万不能是一道证明题,因为没有结论在那里等着你,你需要绞尽脑汁地去理解主题、搜集资料、论证辨析,最后得出能够自圆其说的结论并把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但同其议题严肃性相对的是,其形式应当是不拘一格的,包括PPT展示、演讲、辩论、角色扮演、宣读等。
  二、Seminar的课堂实践――听,说,读,写,思
  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引入Seminar的想法实际上是来源于大学英文课上经常进行的演示(presentation)。但一般presentation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展示,而往往忽略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就论题的思辨过程。学生在下课后往往觉得只是进行了一次口语练习。而Seminar作为一项创新课程的设计,应突出建构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理念及辩证思维能力;在内容上应与本科生课程注重操作层面的教学内容有所区别,突出宏观性和批判性;在授课方法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取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同时避免片面“以学生为中心”的倾向,贯彻“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思想。
  简而言之,开展Seminar的目的是锻炼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从而从学科角度出发塑造和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1.听
  在听力方面,课程组除了听力课之外,还在综合英语课上设立了每周两课时的听说课,并安排在语音教室上课。以往这两个课时基本用于完成《综合教程》课后的听力和口语练习。由于教材上的听力材料偏旧偏难,不适合学生水平,且与精读课上的讨论经常重复,所以收效甚微。而采用Seminar的形式,在听力训练上可以同听力课的专门训练区分开来,不再是重复的听写和做题,而是立体化的以人为媒介的听:在一个小组讨论完毕并进行展示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在进行听力练习,因为不仅要听懂同学所讲的语言,更要领会语言所传达的意思,以及迅速捕捉到自己对其他同学观点的反应。而为了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教师须事先设置提问时间,要求学生就刚才所展示的内容作答,并且将作答的表现计入平时成绩。当然也有穿插于Seminar内容中间的直接的听力训练,比如在开展第一册第三单元“When Lightning Struck”的论坛时,可以让学生听两小段关于空难的英文报道,从而引出本次论坛的主题。
  2.说
  都说听说不分家,还举上面的例子:学生在听同学发言展示的时候,心中已经捕捉到自己对他人观点的反应,进而进行内在消化,再用得体的英文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便是典型的课堂口语训练。而宣讲人(the presenter)的展示更是演讲艺术的体现。教师和学生在开展第一次课堂论坛时可以就宣讲人的台风、礼仪、演讲技巧及如何做好观众等进行交流,并把这些项目列入评分项,进行长期评估,相信对学生未来的职场竞争也小有帮助;而如果采用角色扮演(role-play)的形式来展示讨论结果,就可以锻炼学生的情景对话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意。因此为了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技能,一定要鼓励,甚至强制(适用于低年级学生)形式上的不拘一格。
  3.读
  在阅读方面,由于Seminar的议题是提前一星期告知学生的,所以他们会有充分的时间查找,阅读,筛选和精粹各种文献资料,这就是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至于阅读的范围,却在于教师事先布置的“被动阅读”。一年级学生知识存储量和自主学习能力通常不足,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给他们指一条“明路”,即提供背景材料等相关信息来指引学生搜集资料的方向和范围。以第一册第一单元“Never Say Goodbye”为例,由于课文内容涉及到生离死别的主题,故可以把议题定为如何调整角度看待死亡。为此我补充了三个背景材料,第一个是帕瓦罗蒂的“快乐”葬礼,第二个是庄子鼓盆而歌的典故,还有一个是关于死亡哲学的日本电影《入殓师》。在课后教师也会列出本单元的推荐阅读或影片(Suggested Reading and Watching)。比如第六单元“Towards a Gender-free Society”的推荐阅读是李银河的《女性主义》、波伏娃的《第二性》(The Second Sex)及伍尔夫的《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One’s Own),推荐影片是《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和《鲸骑士》(Whale rider)。这样原本的课堂活动就延伸到了课下,其效果和可行性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持续的体现和评估。

  4.写
  写作能力的训练是一个瓶颈问题。一开始,学生习惯于事先写好发言稿,然后在课堂展示的时候上去念,这种做法限制了临场发挥和思维的训练,是Seminar的大忌。但是在课外布置写作任务势必会增加学生负担。因此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如下方案:每组必须提交讨论过程中每个组员的观点(summary),以及最后本组通过讨论和思辨得出的结论(conclusion)。虽然论证部分已经在台上展示了,但这些观点的概括有助于教师了解整个讨论的进行过程,同时可以监督每个组员参与讨论。另外,它还可以作为以后教师评分的依据。这项写作任务的要求是务必符合英文economy的原则,力求简洁、清晰、明了,以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5.思
  如果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英语技能的话,那么思维能力无疑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学会思考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Seminar最着重的培养目标。这首先体现在议题的选择上。如上文第二部分所述,主题是同精读每一单元的主题密切相关的,但议题(topic)必须来源于主题而高于主题,涉及到物质、精神、艺术、历史、环境、文化、哲学、宗教、道德等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重大议题,但又绝非空谈,总是由一个微小的角度切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例如在第一册曾做了两次关于死亡的论坛。第一次是上文提到的“Never Say Goodbye”单元,另一次是第三单元“When Lightning Struck”。但两次切入的角度完全不同,第一单元是如何辩证地看待死亡,第三单元则是如何直面死亡。原先担心这个主题太沉重,离学生生活太远。但学生的表现出乎意料的好,不仅能联系自己或周围的事例,也能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比如非知生焉知死、死是生的延续等,并能够由此进入生命意义的拷问。另一次Seminar的议题是关于女性主义的,学生的反响和讨论也相当热烈。有一位男生提到在他家,反而是男性被“压迫”,同时还乐于接受这种“压迫”。大家在笑过之后也发现了一个崭新的思路:是什么样的人在倡导女权呢?是为了温饱而奋斗的普通民众还是生活富庶闲适的上层社会?这样,死知识就变成发散的活思维了。从诸多类似的事例可以看出,永远不要低估学生,他们常常使我们出乎意料又受益匪浅。
  三、问题与解决思路
  在一年级本科生中间开展Seminar已有一年,也碰到了一些问题。首先,学生普遍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养成了根深蒂固的被动学习的习惯。所以开始时惰性很大,不愿意去查资料、写观点、动脑筋,而且在讨论中常常把任务推给其他人。对于这些现象,当然要批评教育,但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长效的运行机制,包括规定宣讲人的轮流制,组员观点的提交(见上文),以及评分时以宣讲人的表现决定每个组员的分数等,以提高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其次,一些学生由于各方面能力的限制,提出的论点不免浅薄,论证不够充分,也没有什么建设性的结论;另有学生虽然准备充分,但往往没有自己的观点,全是参考文献中连篇累牍的抽象语言,更有甚者,用了整整一个星期准备好详细的发言稿,等到演示的时候就拿着稿子从头念到尾。这就需要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宁要自己的浅薄,不要别人的深奥。参考文献上的东西可以引用和参考,但绝不能掩盖或代替自己的观点。这样的锻炼不仅有益于独创思维的培养,也为以后撰写毕业论文和学术论文作了铺垫。Seminar是论坛和研讨,绝不仅仅是个人风格的展现,也不是一方的单调输出,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互动交流。所以一次成功的论坛一定不是台上的慷慨激昂,台下的各顾各,而是整个教室充斥着“头脑风暴”和思想的火花。尽管这听起来很是理想化,但使专业的学生在全面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又能提升综合素质,打造真正聪慧的头脑和负责稳重的个性,又明明是最务实的目标。因此尽管Seminar的尝试不到一年,各方面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依然认为这是一个颇有意义的项目,值得投入时间精力去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刘宝存.走出“半人时代”――关于大学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J].学术界,2006,(1):54-55.
  [2]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online reference.
  [3]何兆熊,顾大僖.综合教程(第一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17-123.
  [4]王君超.宏观编辑学的创新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67-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5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