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低段科普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姚凤荣

  低年级的教材中有几篇科普童话,如《蚕姑娘》《小松鼠找花生果》《小动物过冬》等,这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孩子们刚拿到课本时往往先选择科普童话阅读,他们觉得有趣、好玩。可是在听课中我发现:孩子们并不喜欢老师教科普童话,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甚至不愿朗读、不愿回答问题。由此可见,问题出在“教”上。
  一、低段科普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科学知识的灌输
  童话,是孩子们的最爱。儿童文学作家们煞费苦心地将科学知识巧妙地藏在童话里,让孩子们在读童话的过程中了解科学知识。可是,目前语文阅读教学还没有摆脱以“内容分析”为主的模式,很多老师注重的仍然是课文内容的讲授。因此,科普童话里的科学知识就成为阅读课的教学重点,往往被提炼出来,总结成为一条条精准的科学术语,被老师写在黑板上,还要求学生记在书上,一堂课下来,学生记住的只是几条干巴巴的科学术语,毫无童趣可言,这样的语文课很像科学课。比如:教学《蚕姑娘》,老师的板书是:蚕,卵生。成长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成虫―蛾……
  2.过于注重思想道德的教化
  “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学的精神,科普童话也概莫能外。大多数中国童话都有一种强烈的“载道”在里面,有一种作家想要表达的教喻在里面。不少老师就把这些道理挖掘出来,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比如教《猴子种果树》,反复强调做事要有耐心,不能三心二意;教《小松鼠找花生果》,想方设法让孩子们领悟丰收的果实要靠诚实的劳动来换,不能拿走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课很像思想品德课。
  3.过于注重工具性的技能操练
  崔峦先生指出:“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但是一些老师忽视童话文本的特点,将之等同于一般文体。“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两三句话说一说。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可分成几大段?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去掉和加上有什么不同?……”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孩子们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全然忘记了童话的美好,忘记了自己在阅读一个有趣的故事。老师只是把科普童话当做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载体,不断地解词造句,破坏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也破坏了学生学语文的好“胃口”。
  二、低段科普童话教学对策
  1.香甜的童话味
  孩子们爱读科普童话主要是因为那香喷喷、甜蜜蜜的童话味,童话能带领孩子们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草能言,树能笑,星星会眨眼,猫儿狗儿会说话。奇妙的幻想和想象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心。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说:“当童话住进教科书,当童话推开教室门,我们一定要努力保护其本来的模样,一定仍然把它叫做‘童话’。”如何让科普童话教学充满香甜的童话味?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课堂语言儿童化。在科普童话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和文中人物合二为一,在学生朗读和发言中尽量不要用“谁来读读喜鹊说的话?”“蚕姑娘是怎样变成蛾姑娘的?其间要蜕几次皮?”“想一想蚕是怎样结茧的?”这一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因为在这些问题面前,学生是作为旁观者出现的,他是用自己的心去揣度别人的心理,虽然发言很精彩,但很难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提问,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进童话,成为童话中的一员,比如以上的问题可以改为:“可爱的小喜鹊,你对小猴子说了些什么呀?”“蚕姑娘,你是怎么变成蛾姑娘的?你要睡几次觉呀?”“蚕姑娘,你是怎样结成漂亮的茧子的?”这样,在师生的言语交流中学生能达到阅读中的“有我之境”,香甜的童话味也就飘散出来。
  (2)童话形象拟人化。童话有别于其他文体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凸显“幻想和想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来说,语言文字所描述出来的景色、人物等需要用一些具体直观的图画、幻灯片等呈现出来。在再现童话形象时,不能把生活中的、自然界中的人和动物的本来面目原原本本地照搬到课堂上来,而要将其拟人化。例如教学《蚕姑娘》,我就有过失败的教训:上课伊始,考虑到大部分城里孩子没见过蚕的生长过程,我就通过视频播放蚕的幼虫――黑乎乎的小虫子,成虫――又白又胖的虫子,最后化蛹成蛾,结果真实的蚕与毛毛虫非常像,孩子们看着不但没有新奇感,反而吓得直往后缩。显然,蚕真实的面目破坏了文中的蚕姑娘给孩子们带来的美感和亲切感。童话的魅力也因为这样写实的画面而减掉很多,甚至完全失去。所以,图画中的小动物一定要像故事一样人格化,像人一样站立起来,还要像人一样穿上漂亮的衣服。
  2.芬芳的语文味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味”应体现在识字写字与正确朗读上。科普童话的语言浅显、生动、简练,接近学生语言的“最近发展区”,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好例子。
  (1)角色表演体会语言的情味。一篇童话,就是一个童话剧,低年级儿童乐于表演,善于想象,教师在课前准备几个头饰,课堂上请学生上台表演,孩子们会很快融入角色,在表演时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情,读出适当的语气。通过表演,学生会领悟语言的情味,内化文本的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2)扣词想象体会语言的情味。想象是童话的翅膀。一个词,一句话,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要抓住科普童话中的“空白点”,启发学生想象,体会语言的情味。如品味《小松鼠找花生果》中的重点词“每天”。
  师:小松鼠,今天要下暴雨,你就呆在家里别去了!
  生(扮演小松鼠):不,我要去,我要到花生地里,看看花生结果了没有。
  师:小松鼠,今天你不舒服就别去了。
  生:不,我要去,我要去看看花生结果了没有。
  师:小松鼠,昨天才看过,今天不需要去看了吧?
  生:不,我要去,说不定今天花生结果了呢。
  师:就这样,第一天――小松鼠到花生地里,看看花生结果了没有。第二天――小松鼠到花生地里,看看花生结果了没有。大晴天……下雨天……一天都不落下。这就是“每天”。
  就这样,扣住关键词“每天”,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与童话人物对话,真正走进了童话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3.清新的科学味
  低年级儿童刚刚开始学习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同时他们活泼好动,对世界充满好奇,遇事总想弄个明白。我们在进行科普童话教学时,要针对这一学情设计教学,把有趣味、有意思放在首位,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教学中童话味和语文味浓郁一些,科学味要淡一些,如早晨的空气一样清新。
  (1)让科学味悄悄散发。科学知识藏在童话里,同学们觉得它可爱又可亲。孩子们喜欢读童话,读着读着也就对科学产生了兴趣。我们在教学中要避免将童话里的科学知识拎出来,总结成干巴巴的科学术语,让严肃冷静的科学与学生面对面。可以请童话里的人物开口说话,用童话的语言告诉孩子们一些科学知识。如《蚕姑娘》一课学习临近尾声,请同学们扮演美丽的蚕姑娘,老师扮演记者采访“蚕姑娘”。
  师:蚕姑娘,你刚从蚕卵里钻出来时也像现在这么漂亮吗?
  生:不,那时我又黑又小,不好看。
  师:那你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呢?
  生:我不停地吃桑叶,吃饱了就睡一觉,醒了就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师:哦,你换了几次衣裳呢?
  生:总共换了四次衣裳。
  师:你也就变得一次比一次漂亮了。你又是怎样变成蛾姑娘的呢?
  生:我爬到蚕山上,吐出丝儿来,结成雪白的茧子,我在茧子里面慢慢变成了蛾姑娘,然后飞出来。
  让蚕姑娘讲述自己的变化,孩子们喜欢听,因为孩子们已经把蚕姑娘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就这样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读懂了童话,了解了科学知识。
  (2)让科学味向课外散发。教材中选编科普童话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产生探究世界的欲望。因此,课文中的科学味应向课外散发,让孩子们课后观察自然,自己验证文中的描述(如:自己养几只蚕,观察蚕姑娘的变化过程);向孩子们推荐优秀科普读物,如《高士其爷爷讲故事》《小学生科学故事》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9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