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析动画片《花木兰》所折射出的中美文化差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可以在它的动画电影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中美动画文化的差异正反映了中美文化之差异。本文通过对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中所体现出来中美文化的不同的阐述,意在激发人们欣赏动画片时的文化敏感度,增强人们对异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从而保障跨文化交际能够有效的进行。
  关键词:动画片 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J1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08-0105-01
  
  引言:动画片是文化的载体,体现了文化内涵。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动画片中蕴涵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鲜明的文化特色,观赏动画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我们对这个国家电影文化的了解。进而了解深层次的文化差异。
  
  1. 《木兰辞》与美国动画片《花木兰》的差异
  脍炙人口的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一直为人们所传颂。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其搬上银幕,打造成动画巨片《花木兰》,虽然夺得了全美动画片票房冠军,但在中国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其内含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成分却被大大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国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人们在这部作品中找不到他们熟悉的花木兰,没有激起文化的认同感。
  
  2.美国动画片《花木兰》所体现的中美文化差异
  美国迪斯尼是把“美国木兰”放到中国背景中,有意误读了原来话语, 给原作中的精神实质“忠”“孝”赋予现代的意义阐释。同一主题在两个国家的不同解读,揭示了中美的文化差异,本文通过对比,从四个角度来加以分析。
  2.1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动画文化精神之首为“寓教于乐”。主要是以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他们。美国的动画作品更侧重于娱乐性,这种文化精神为“娱乐至上”。在美国动画中,“教”隐含故事之中,并不呈现明显的“说教化”倾向。
  2.2 中国的传统与美国的自由
  中国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体系的文明古国,她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及佛家的传统思想。儒家的孔孟思想发扬了“仁者爱人”,道家的“天人合一”,佛家的“因果报应”,整个社会孕育了自己所特有的一套文化传统和体系。而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没有本土文化,其文化基本是综合欧洲和其他世界各国的文化而产生的,没有什么封建思想束缚人们的观念。因此,美国动画片中的花木兰不明礼教,她无视这个社会对女子的要求和女子应该具备的美德,内心非常叛逆,完全是一个现代人的形象。
  2.3 中国传统的家族至上与美国的个人至上
  中西伦理思想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中国的伦理建立在家庭的基础上,而西方的伦理思想建立在个人的基础上。一般而言,中国和其他亚洲文化反映了社会科学家称为“集体主义”的取向。美国人通常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取向,他们更重视独立性。实现自我价值即使不是一种期望,但至少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美国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家族观念淡薄,他们的思想里根本没有“孝”这个概念。这种文化以人为本,注重个人人格和尊严,强调了个体的力量,注重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影片《花木兰》突出的是木兰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实现其个人价值的渴望,花木兰是整个战争的主角,她个人的作用被无限夸大了,而这样的安排恰恰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淋漓尽致的表现。
  2.4 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等级思想与美国的女权主义思想
  自古以来,等级观念在中国就根深蒂固。在美国,基督教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等观念,使平等的思想在美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因此,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交往中,等级观念淡薄,但是男女之间的地位差异是依然存在的。然而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女权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这个平等的权利有了更深刻地体现。美国当代的平等思想和女权主义,与中国的等级思想相差甚远。美国动画电影在中西文化融合方面跨出了一步。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改编加工,对一个东方典型的女性形象塑造达到了成功,这是文化融合和认可的表现;另一方面,中西文化的冲突也因此凸现了出来,美国文化对东方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
  3.结论
  动画是一门艺术,是文化的载体,它本质上属于精神文化,是一种文化的产物。然而较之其他任何艺术形式或精神文化,它更为全方位的吸取了物质文化的结果,已经上升为现代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之一。一些学者已经统称之为“电影文化”。此外,动画对文化也有巨大的反作用,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因此,通过中美两国文化差异的对比,在交流与学习中取长补短,发展自身文化,增强对异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从而保障跨文化交际能顺利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晓云,陈育新.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王东.浅析制约中国动画片发展的不利因素[J].现代电影技术,2006.
  [4] 夏林.世纪之交的电影嬗变[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22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