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对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人类正进入对话时代,对话正逐渐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对话精神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对话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对话教学则是对话时代的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是师生双方精神敞开的互动交流。语文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人与他人或自己之间的对话,是通过学习对话学会对话的过程,在对话中形成语文素养和能力。所以没有对话就没有语文教学创造力的解放。
  
  一、对话教学理论
  
  对话是指言说者与倾听者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进行的话语、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双向交流行为。对话不仅是两者间的狭隘的语言谈话,更重要的是双方视野的交融、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共鸣和经验上的共识,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或意识,当然更是一种人生的状态和人生的境界。
  对话教学是对话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是一种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教学。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人的精神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中才能产生和发展。”对话教学凸显了教学过程的沟通与合作的本质,消解了传统教师的话语霸权,使教师、学生、文本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自己既有的知识与他人的信息相互碰撞、相互唤醒,从而产生新的见解和思想。
  
  二、语文教学中的“对话”
  
  语文教学对话是指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合作的方式;也是学生阅读文本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使个体感受与文本意义交融的一种理解方式;是学生对过去所沉积的经验、历史、思想等的反思性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对话的主体,是一种平行交流的关系。教师、学生、语文知识都不再是一个独立、封闭的个体,他们在开放又宽松的情境中进行着对话、沟通和交往,彼此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一)人本对话
  人与文本的对话包括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前提。语文教学就是主要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在对话中进行心灵的碰撞,使师生达到个性化的成长。
  1.生本对话
  生本对话是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是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情感去体验和建构文本意义世界的过程。加强生本对话就是要消解知识的权威、教材的权威,将文本看作一个感性的生命体。左拉说,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着黑字的白纸,而是一个人,一个读者可以听到他的头脑和心灵在字里行间跳跃的人。故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我――你”关系,双方进行的不仅是信息传递、知识的交换和观念的互易,更是精神的融通和意义的分享。在这种无声的对话交流过程中,不止一次地发生着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回答、质疑、反驳、肯定、否定、赞许、批判等“物我的回响交流”(朱光潜语)。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是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感知和建构过程,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新的视界。
  2.师本对话
  教师与文本(语文知识)的对话是个视界融合的过程。对话的前提是教师持有成见,此成见包括教师身处的时代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受教育经验、理解课程以前所受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所形成的教育观念以及教师对课程的大致印象、意见、假设等等。教师在自己视域的基础上与文本进行积极对话,在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解,生成新的意义。
  对话彻底改变了搬运和移植语文知识的形态。语文课本的权威被消解了,它由“圣经”变为一种“材料”,成为教师与学生对话、与编者对话的资本;教师则成为具有主动精神的课程实施者、生成者和开发者。
  (二)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是师生在对话中的精神相遇过程。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所以,师生对话不仅是指二者之间的狭隘的语言谈话,而且是指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领。
  在对话语文教学中,通过对话消解了传统师生关系的二元对立,师生关系不再是我――他关系,而是一种互为主体的我――你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商谈关系。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教和学相互影响的辩证发展的过程。在对话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自由状态,不受任何框框束缚,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在理解和对话中实现精神的真正的相互回应和相互碰撞,从而获得道德和理性的升华。
  师生间的对话的前提是民主、平等与真诚。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马丁・布伯说:“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之话语。”因此,教师要走出权威,归还学生的话语权。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另外,真诚、信任也是对话中不可缺少的。教师要相信学生表达自我见解的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学生要相信教师及其他同学在引导和帮助自己。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彼此敞开心扉,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因此,民主、平等、真诚的对话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对话、共同丰富和提高的前提条件。
  (邵平和 武警济南指挥学院;亓秀梅 山东交通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835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