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实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参与。而要达到学生主动参与必先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学上更需要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使其在整个小学年段巩固知识,发散思维,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力;高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多渠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多给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实践机会,引导、帮助学生在探索中、交流中真正的了解到数学知识的想法和思路,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进而取得较为广泛的活动经验。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也是体现教学实效是否达标的过程,为此,数学教师有必要多渠道运用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达到教学高效的目的。
   一、提高课堂效率及学生学习力的前提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在教学实践中缺少先进的理念教学来进行指导,就很难设计出一堂优质课程,如果像以往传统模式下陈旧的、死板的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所以,老师需要精心生成教学设计及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力。
   第一,教师要明确的了解小学数学的教学核心目标:围绕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教师应该注意到数学教学是一个活动式的教学,不仅要考虑到数学的本质,更应该遵循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规律。新课程理念下,强调: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是让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知识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个过程。数学教学离不开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性的教学更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个完整的结合。教师不应该在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应该转换角度,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引领学生进行学习。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实践、探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观察、验证、计算等教学相关活动,这才是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前提。
   二、运用多种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力
   (一)教师课前需要精心生成教学设计
   教师的备课应远离――教师的如何教,应贴近――学生的如何学;对于学生的活动,不是在于组织,而是要考虑如何去、怎样去指导学生进行活动;教师不仅需要调节与控制课堂的能力,还需要对教学不断的反思教学过程。只有每一节课的精心设计,学生学习力才会得以提升,课堂效率才会保持高效。
   例如:我在教学生认识分数,学习分数的时候,在备课时,我就在想要如何将学生引向分数。在上课的开始,我就提问:“老师手中有4个苹果,分给两位学生,一个人有几个呢?”学生们都会抢着回答:“每位学生可以得到两个。”然后我在减少两个,到最后提出:“那一个苹果分给两位学生呢?”就只有少数的学生举手,其中一个学生说出了一人一半,我立刻抓住这一点,将学生引入分数的知识中:“每一位学生半个苹果,我们这里就可以用1/2来表示。”然后,再又学生举例,还可以在哪一些方面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抓住学生的现实生活,抓住学生有兴趣、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产生求知的欲望。
   通过分数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本就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虽然我没有按照课程进行数学教学,但是通过针对性的课堂设计,能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利用数学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力
   动态式的数学教学游戏是学生学好数学、激发兴趣、提升学习力的奠基石,将数学趣味性游戏参合于实际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游戏、在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游戏教学,才能够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学习,变苦为乐,让学会数学变成会学数学。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懂的动态游戏,通过实际实验、抽象模拟等形式,在动态的数学游戏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让学生把自己身上的小东西都拿出来,比如文具盒、铅笔刀、一些小玩具等开办一个小小商店,组织学生扮演商人和买家的游戏,在游戏中,所有的商品卖家在10元以内不等,例如买家买走一个3元的东西,给10元钱,卖家就找出7元给买家,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又让他们体会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游戏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放学后陪同家长去买东西,给父母当小管家,这样他们不但兴趣倍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实的感悟了数学知识。
   (三)利用教学生成法提高学生学习力
   1.情境生成法。创设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生成新知的有力手段。教师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景,既能把学生置于一种“愤悱”状态,又能把学生引入一种要求参与的渴求状态。如“高矮”的教学:围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体验高矮的相对性”这一目标,教师可预设“同桌同学比高矮”、“两支铅笔比长短”、“两本书比厚薄”以及“任意东西比一比”等让学生操作实践、探究方法的活动。然后联系生活实际将两件或三件东西进行比较,巩固所学知识。这样预设,以便课堂教学的及时调控,适当删减或调整,保证学生学习力的持续提升。
   2.教程生成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笔算减法》时,一个同学突然提问:“老师,多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老师可以顺势改变了原有的教学设计,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了引导,以举例验证,经过反复演练之后,学生们就会发现问题的本质。
   3.问题生成法。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生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的设置的。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独创性的充分的发挥,思维的碰撞、灵感的火花的产生,往往需要具有挑战性、生成性的问题的指引,学生在“问题” 指引的下,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就能自主建构知识。设置挑战性、生成性的问题的指引,为学生主动构建和生成新知奠定良好的基础。
   4.探索生成法。自主探索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不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自主探索,自我建构。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和物质材料(硬纸圆、纸上画的圆、纸片圆、绳、尺子等),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实践、去操作,有的学生用“绳测法”、有的用“滚动法”、还有的用“折叠法”,测出圆的周长。当他们发现纸上画的圆不便于用他们发现的方法测量时,教师再适当点拨,讲解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新知的自主构建和生成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学习力不仅要事先进行教学设计,而且还要在贯彻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以多种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去生成,进而才能遵循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思维方式,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转化成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吉庆武.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提高的方法[J]
   [2]陈剑芳.提高讨论学习有效性的几种策略[J]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25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