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读《大树底下小树不好生长》后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星期天在家闲着没事,我信手翻开《陶行知教育诗文选》,突然,《大树底下小树不好生长》一文的标题映入眼帘。好新鲜呢――以前听说过“大树底下好乘凉”,从没听说过“大树底下小树不好生长”啊?
  出于好奇,我马上浏览了全文。七十五年前暑假的一天,陶行知爷爷动员戴自俺去河南百泉师范教书,可戴先生一心想和张先生去广西教书,跟张先生学习两三年,担心自己单枪匹马去河南干不好。陶爷爷就劝戴先生去河南“开疆拓土”,还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棵小树躲在大树底下生长,阳光、水分、雨露,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大树底下,小树是不好生长的。小树应该有一块能让自己自由生长的土地。”
  读着、读着,我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小树在大树底下不能很好地生长,孩子一味地依赖大人,难道能健康地成长吗?忽然,我的眼前跳出了暑假前的一幕:周三中午,在教学楼的过道中,妈妈正一口口地给我喂饭,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耳边传来:“孩子这么大了,怎么还要喂饭呢?这样疼孩子可不是办法啊……”定睛一看,原来是班主任,我的脸顿时“刷”地一下红到了耳跟,随手推开快到嘴里的饭菜,心中犯起了嘀咕:妈妈就是想喂,关你什么事,“狗捉耗子――多管闲事!”心中越想越气,索性不吃了。妈妈左右相劝,我仍然一个劲地摇头,急得妈妈直流眼泪。从此,我三天没理班主任。每次看他上课,总是一句也听不进去。其实,班主任哪里知道,每天中午,妈妈总是把精心烧好的饭菜送到学校,再一口口地喂我。虽然我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但是她对我仍然放心不下,好像一顿饭不喂我就要挨饿似的。
  如果说妈妈是棵“大树”,我不就是一棵“小树”吗?孩子需要妈妈的呵护,但我毕竟十一岁了,学会吃饭早已是一周岁那年的事情了,现在居然还要妈妈喂,难道还能要妈妈喂一辈子吗?这样的“小树”,何时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呢?难怪老师说:“孩子这么大了……”
  回想十一年来,妈妈无论多忙,总是坚持每顿饭喂我。大概是因为我左腿患先天性麻痹症的缘故吧。为此,爸爸、妈妈带我到南京、上海等医院就医,医药费花去三万多元,但仍没有治好我的腿病。看到别的孩子活蹦乱跳的情形,他们常常以泪洗面。尤其是心地善良的妈妈不忍心让我受一点委屈,巴不得天天把我衔在口中。她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我进行补偿,可是换来的是什么呢?只是我对她一味的依赖!
  我们家姐弟两个,姐姐只比我大两岁,可每次爸爸、妈妈买来好吃的,总是让我吃够了,再让姐姐吃,衣服总是买最好的给我穿,家务活从来不让我沾边。我天天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水来洗手,虽然已经上五年级了,但总感到自己还是小娃娃,一点挫折也经受不起。
  记得一次下午放学,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在教室门前等了好久,也不见妈妈的踪影,眼看同学一个个走光了,我号啕大哭起来。不一会,妈妈来了,连忙给我抹眼泪:“乖孩子,别哭了,都怪妈妈不好,妈妈在田里劳动,看到下雨,才往家跑,所以来晚了,妈妈对不起你……”任凭妈妈怎样解释,我仍然大哭大闹:“你光顾劳动了,你不疼我了……”幸好班主任老师经过这里,在她的劝说下,我才勉强同意跟妈妈回家。陶爷爷说得多好:“小树应该有一块能让自己自由生长的土地。”否则,老是依偎在大树底下,就得不到足够的“阳光、水分、雨露”,就不能茁壮成长。我――何尝不是这样?从小到大,总是在爸妈的百般呵护、疼爱中生活,没有一点自理生活的空间,稍不如意,就搞恶作剧,这样下去,何时才能长大呢?将来怎么立足社会呢?班主任的那句话:“孩子这么大了……”现在想起来是那么的亲切!我越想越惭愧,越想越责怪自己以前太孩子气了,耳畔不由得响起了陶爷爷的《自立立人歌》: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指导老师 彭 娜 图 阿 方
  
  [简评]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全国各地有许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校,我们《作文世界》以前也经常刊载他的事迹和格言,应该说小朋友们对他是不陌生的。
  现在,陆力元小朋友又向我们介绍了陶行知的一个育人观念,叫“大树底下不好生长”。意思是说,我们小朋友应该敢于走出父母的庇护,尽早自立,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
  其实,这个思想大家都懂,可是做起来却很难。小作者用自己的亲身体会阐释了这种先进的教育观,很有说服力。本文内涵丰富,思想意义深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513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