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清新自然的语文教学新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新如

  每每听一些专家的课,总感觉如沐春风、意犹未尽。这是为什么呢?反复琢磨一下,一个词便可概括,那就是“自然”。新课标下的语文课更应该追求那种“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自然天成。但是,如何才能达到那种浑然天成的境界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教学的需要来讲,“自然”就是要突破课时、以人为本。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肯定了教师对教材的主动权。那么教师如何使用好这个主动权,为学生服务?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评估教材内容的学习价值,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发展潜能,从而更好地使用教材。由于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为了达成某种教学效果,常会遇到课时不足的问题(当然有时也有课时盈余的时候),所以,教师必须突破课时的束缚,自主地安排时间,以充分挖掘教材的价值,实现教学最优化。
  例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我发现很多学生对《水浒传》一知半解。因其是学生必读的课外名著,如果总想着让学生课后自己了解而简单地将有关《水浒传》常识口述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讲,只能是让他们热热耳朵,不可能达到新课标要求。于是我就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把大体内容给学生作了一番简介,使学生掌握了其中的来龙去脉。虽说多用了两节课,但学生学得全面,感得深刻,当然是值得的。教参提供的仅是建议教时数,因此,教师应突破它的限制,根据实际需要,以人为本,让课堂变得更具人文性、创造性。这才是自然的体现。
  二、从教学的内容来讲,“自然”就是要开放课堂、走进生活。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强调了它在人们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方面的媒介作用,人文性则强调了它蕴含了人类的情感态度、智慧文明之后的文化价值。从这两个特点来看,一方面,语文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也在不断丰富、创造着语文。所以我们要开放课堂,让学生回归自然,走进有声有色的生活,在设身处地的生活中感悟教材的内涵,从而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审美,学会表达,提高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魏巍的《我的老师》前,我就要求学生采访学校的老师,并注意观察他们一天的活动,从而了解老师的想法和工作情况,然后回忆一下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最后把自己的采访记录和对老师的感想整理出来。这样一来,课本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对师生之情的感受特别真切,所以学起来很容易产生共鸣。
  生活处处皆学问,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到视有所见,听有所闻。我们的课堂并非要一味地教教材,其实生活本身就是教材,照样可以搬进课堂。因此,关注学生所关注的,让学生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这才是民主开放的、自然的教学。
  三、从教学的手段来讲,“自然”就是要摆脱做秀注重实用。
  教学的具体实施要依据教材内容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情况而选择教学手段。选择合理的教学设备,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使教学得心应手,而且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弄巧成拙。
  目前,有些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存在盲目脱离教学实际需要赶时髦的现象。比如,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能充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有些教师就课课用、节节用,可以说是滥用。明明非常简单的问题,也要让学生讨论一番。久而久之,非但没有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反而使学生形成了依赖意识,削弱了独立思考能力。又如有的教师为了让课堂活起来,营造所谓的生动课堂,就煞费苦心设法让学生表演。表演固然可调动课堂气氛,但能否提高课堂效率才是上课好坏的标准。在使用教学设备的问题上,有些教师把使用课件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新课的标准。
  四、从教学的过程来讲,“自然”就是要因势利导、润物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被视为教学最高境界,当然也应成为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成功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思维因势利导,使他们获得真知。教学的实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直接告诉方向,而是引导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注重层次性、启发性,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而不是领路人。
  五、从教学的目的和评价来讲,“自然”就是要尊重差异、各有所得。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求、气质、智能和特长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而这种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这不仅是教育的基础,而且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所以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学生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差异,不断耐心教育引导,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完全自由发展。
  语文学科不像数理化等理科一样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像对同样一幅画不同的教师会给出不同的分数。对于同一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一定也会有多种看法,在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上也会有差异,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简单地对其作出是非判断,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他们,而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学会自圆其说。正如现在的语文试卷,主观题的比重越来越大,正是基于这方面考虑。
  新课程的评价标准是建立在关注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上的,学生的差异是客观的,只有我们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把学生看成有个性的学习者,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才能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要求,这样的课堂也才是真实的,自然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语文教学也应追求自然天成的新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6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