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员+研员=教研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研员首先是教学人员,即“教员”,其次才是研究人员,简称“研员”。“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研因教而生,教因研而活”。只有构建在教学人员基础上的研究人员才是真正的教研员。教研员具有双重身份,也就是俗话说的:教研员“既是运动员,又是教练员”。
  
  一、教研员首先是教学人员
  
  教研员有专职、兼职之分。专职教研员是指在教学研究机构中专职从事某个学科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员。
  教研员无论从编制、性质还是待遇来说,都明确是教师,不是公务员。所以,教研员无论何时都应该承担教师的职责。当然,承担的是教师的部分职责。教研员大多是从优秀教师成长过来的。但如果离开课堂教学,教研员的研究还有基础和生命力吗?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院长张人利谈到教研员推进教改时说:“教研员永远不能离开‘教’。”他认为,教研员要在课堂里推进教改。如果远离了课堂教学,教研员的教研活动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注定空洞苍白。教研员参与教学实践可以采取“边上课,边教研”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上一段时间课,再做一段时间教研”的方式。他还认为,在基础教育中,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由大学的研究机构担负,具体教学工作由中小学教师承担,教研员其实就处在理论与实践的“中间地带”。基础教学理论需要创新,而基础理论应用于实践也需要创新;教研活动需要教研员来主持,教育理论向教学实践的转化需要教研员的引领。他强调,教研员的出路是拿起粉笔,在教学第一线获取实践经验,然后传导辐射,担当起教改“导师”的重任。目前,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将新的理念、教材、课程设置等,转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教改落到实处。实践证明,教研员只有始终深入教学第一线,才能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实施。
  
  二、教研员其次是研究人员
  
  教研员应该明白自己是专业的研究人员,专业从事某个学科领域的研究。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实施和课改的深入,教研员有必要对自己的研究角色和专业素质进行研究。
  1.教研员的研究角色。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研员应该实现“三变”:一由“检查者、督促者、指导者”转变为“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二由精通某一学科教学的“专家”转变为通晓跨学科知识的“杂家”;三由传统教研手段转变为现代复合型教研手段。所以,新课改背景下,教研员的角色定位应当是:研究者、服务者、指导者。
  所谓研究者,是指教研员根据国家、地方特别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需要,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应用性研究,力求能够站得高、看得远,以推动学科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目前要特别关注以下五个层面的研究:学科的常规教学;学科的特点;学科的优势与不足;学科教法与学法,尤其是关注众多教师还不曾意识到的学生的学习状态,即“研究学生”;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所谓服务者,是指教研员要把先进的教育理论解读为每个教师都能听得懂的“普通话”,要及时发现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倾听教师的呼声,了解教师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及时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与技术帮助等。教研员可结合日常的听课、调研,与教师展开对话,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以一种积极互动的方式,与教师平等交流,共同切磋。应该努力做到锦心绣口,重在激励,学会爱护我们的教师。
  所谓指导者,是指教研员要主动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指导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经常性的业务指导,特别是要直面专业发展滞后的教师,当好他们的“师傅”;对骨干教师和有潜质的青年教师加强指导;对参赛教师进行指导;指导教师做好课题研究。
  “研究”是教研员完成“服务”与“指导”这两大任务的前提;“服务”是教研员顺利进行“研究”与“指导”的基石;“指导”是“研究”与“服务”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科教研员的立身之本。
  2.教研员的基本素质。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说得好:“教师走多远,就能带学生走多远。”同样,教研员走多远,就能带教师走多远。为此,教研员应该苦练“理论研究功”“案例分析功”和“策划组织功”,使自己具有专家的理论水平、教师的一线经验、领导的管理才能及崇高的人格魅力。
  教研员要具有专家的理论水平,路只有一条,就是学习。学习政策、学习理论,还要向一线教师学习,向同行学习,把成功的教学事例升华并提炼为先进的理论,用于指导教学实践。
  传统的教研方式,使教研员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致使他们“坐而论道”“重说轻做”“重看轻练”“重评轻点”,给广大一线教师的帮助也只能是“隔岸观火”“隔靴搔痒”。新课改要求教研员既是研究者,又是实践者,不仅要指导、示范,更重要的是参与和体验,与教师一同成长。教研员每学期都要上研讨课,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答疑解难。面对新课程,无论是资深能手还是新人新秀,“下水”前都有诸多顾虑,害怕呛水、失衡,但“下水”后都会多出一份理解与思考,少了那份想当然,也因此会与一线教师共同分享新课程的精髓。
  在一个教研部门里,尽管每个学科仅有一位或者几个学科才有一位教研员,但是,他却要统领全区域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因此,如何管理组织这支队伍,并且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与每一位教研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密切相关。
  作为一名教研员要时刻牢记有两块牌子不能砸:一块是专家的牌子不能砸;另一块是做人的牌子不能砸。
  
  三、教研员实质是教研人员
  
  教研员应该是教学人员与研究人员的综合,但不是简单的相加。随着《纲要》的颁布实施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基础教育从核心理念到培养目标,从课程结构到教材体系,从教学方式到评价手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研员必须顺应改革形势,认清发展方向,努力转变角色,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大力培养后继人才,成为多方面的能手。
  1.转变角色。教研员是三棱镜,应该具备三棱镜的魔力,他可以让任何一个心中有光的人都愿意接近,并能将那些光束折射出多彩的光芒。教研员是“千手观音”,开展工作时,要修炼一种“借力功”,在借力的同时,也是培养教师、提高自身的过程。教研员在工作中要关注人才的发现与发展,要能扬长“容”短。教研员是“加速器”,是教育理论、教学决策和教学现实相互转化的加速器。教研员是“学校教学的研究者,教学现实的知情者,课程教材的建设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教学质量的评价者,基础教师的引领者”。
  2.提升素质。教研员在工作中,要处理好“十大”关系,即集体与个人、纪律与自律、民主与集中、责任与协作、服务与引领、正气与和气、进取与淡泊、品位与内涵、贡献与回报、公平与平衡的关系。要努力成为“四四”员工:“四四”是指“四力”,即内有凝聚力,外有影响力,当下有实力,发展有潜力;“四爱”,即对工作喜爱,对单位热爱,对同事友爱,对本人自爱;“四气”,即人人都争气,同事很和气,团队有生气,单位好名气;“四好”,即业务素质好,工作干得好,社会口碑好,人际关系好。
  3.培养人才。教研员不仅要培养教师,还要培养兼职教研员。如果组织上安排兼职教研员跟着你,一是协助你工作的,二就是让你培养带领的,你责无旁贷。如果组织上没有为你选聘兼职教研员,你就该主动选拔和培养兼职教研员,不至于后继无人。
  4.成为能手。一要成为“专业引领,站稳‘讲台’的能手”。实施新课程,教研员要摆脱“讲理论比不过大学教授,论实践又不如一线教师”的窘境。教研员应当加强学习,不仅要学习政策,学习理论,还要向一线教师学习,向同行学习。教研员只有站得稳讲台,才能真正发挥引领教师、指导教学的作用。二要成为“统观全局,登上‘高台’的能手”。教研员的特殊地位,要求他应当统观全局,登高望远,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总体构架和实施策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尤其对本学科教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有较为清晰、全面的了解。教研员必须清楚为何教(学)、教(学)什么、该怎样教(学)、教(学)得怎样。只有这样,才能胸有成竹、高屋建瓴,遵循教育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与一线教师一起推动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三要成为“交流共享,搭起‘平台’的能手”。教研员要针对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选择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研讨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要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唱主角”“展才艺”,鼓励教师发表不同意见并展开讨论,形成“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四要成为“规范公正,把牢‘擂台’的能手”。教研员组织的一些教学类评比,是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热情、提高教研工作水平的有效手段。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都很看重(甚至过于看重)此类活动的结果,除了活动的主题要恰当、设计要精巧、组织要周密之外,严谨的标准、规范的程序、公正的评价显得更为重要。对教研员来讲,不同的学校和教师“手心手背都是肉”,“强势的”需要依托,“弱势的”应当扶持。因此,必须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精神境界,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更要有公平公正的处事作风。五要成为“助师成功,甘居‘幕后’的能手”。一位好的教研员可以带出一支好的学科教师队伍,进而这个学科就会有较高的教学质量。然而,教研员不属于一线教师,在评选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以及评选先进、晋升职务时一般得不到“倾斜”,有时还要被“从严掌握”。因此,教研员一定要有助师成功的奉献意识、甘为人梯的宽广胸襟和淡泊名利的平和心态,要把教师的成长看做自己最大的成功,把改进和提升教学质量当做是对自己最好的回报。
  (责 编 子 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71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