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民浪

  《诗・大雅・仰》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这话极其形象地说明了人们的情谊中普遍存在着受恩与感恩的现象,即情谊者双方在感情、精神、物质和能量上的互酬。这种互酬关系,就是我们常说的“报恩”或“报答”。它对维系和促进亲人或朋友之间的情感起重要支撑作用。如果这种“受恩”与“感恩”的关系长期失去平衡,那么人们的情谊就会出现隔膜、中断甚至分裂。何为感恩心理?就是受了他人恩施之后的一种报答欲望,它体现了一个人健康而良好的精神向度和人格。正是因为这种力量,人类社会才得以和谐发展,文明道德才得以传承与弘扬,漫长的人生风景线才得以丰富和美丽。当前,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需要健全和凸显这种品格。
  可是,当前社会人们道德却出现了一些畸形或缺失,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受宠而又孤独。他们衣食无忧,缺乏忧患意识;交往的狭窄,使他们显现出一种不健康自我与自闭;父母望子成龙的严厉管束,使他们脆弱而逆反;不良的文化侵袭,使他们好奇而迷失;少数学生面对良好的学习环境、优越的学习条件,面对父母的辛苦养育和教师的辛勤培育,不仅不能做出感恩之举,反而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因父母不能满足其某些要求、教师对其略微严格就产生仇视父母或教师的心理。作为授业解惑的教师,育人树人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感到责任之重大,心情之焦急。因此,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尤为必要。
  语文是百科之母,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材蕴涵了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因此,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其独到的优势。
  
  一、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捕捉感恩教育
  
  语文教材所选的内容不仅是为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所设计,而且从阅读识字、口语交际到写作,从现代文到文言文,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习技能的同时,要启迪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各种文体中所包含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是大自然的恩赐。因此,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懂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遵循自然规律。如《大自然的语言》、《看云识天气》告诉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现实中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都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祖国是每一个人的家,没有祖国的繁荣强大,便没有每个人的一切。法国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因国家沦亡,即将失去自由,失去读书的机会,他对祖国、对自由产生了难以割舍的留恋与向往,“祖国”二字在他心中的位置何等重要。教师可通过赞美描写中国文化、建筑艺术和大好河山的篇章,向学生渗透爱国思想,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努力学习,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这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从小学到初中的语文教材中都有歌颂赞美母爱、尊敬师长的课文。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朱自清的《我的老师》,充满了对恩师的怀念和高尚人格的赞美之情;朱德的《我的母亲》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母亲的敬仰;朱自清的《背影》充满了对父亲的深沉的爱。教师要抓住这些内容教育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知恩图报。
  
  二、在探究学习实践中深化感恩教育
  
  课文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思想教育的载体,只有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有所感悟、体验,学生才能引起思想上的共识。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学习内容选择和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和启迪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气候变化,搜集农业谚语,然后写观察记录、编辑小报等,从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后,可布置这样的问题:“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你在哪些方面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有意识、有目的的思维训练,能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培养。
  
  三、在作文教学中升华感恩教育
  
  作文是学生思维的创造,是知识的整合与运用,是情感的升华,是认识的提高过程。因此,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把感恩教育渗透到作文教学中去,再结合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和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命题,将会使感恩意识在作文中得到升华。如结合“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感恩节”、“国庆节”等,启迪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和学习体验,表达对祖国、对师长、对亲人的热爱之情,使感恩教育得到升华。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前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程理念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教会学生求知,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回报父母、回报社会、报效祖国应是每一个青少年的责任。教会学生懂得感恩,更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7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