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隐喻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蓓蓓

  摘要: 隐喻研究近年来成为语言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国内对隐喻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才刚刚开始。本文对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值得以后研究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隐喻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隐喻理论第二语言习得教学研究
  
  1.引言
  
  莱可夫和约翰逊Lakoff & Johnson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标志着认知隐喻学的框架基本形成。他们对隐喻从认知的角度进行了诠释:隐喻的本质是以另一件事和经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或经验。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人们认识世界最初是从认知基本范畴事物开始的。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人类不满足于对基本范畴事物的认知和表达,将未知的概念和已知的事物相联系。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认知、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这种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很快吸引了社会人文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如医学和物理学)等各学科专家学者们的兴趣,从而在全球学术界掀起了一股“隐喻热”。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其隐喻的广泛出现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文字和文字负载等方面的差异,隐喻是中国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把握且较难把握的。如何把隐喻理论的研究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驾驭隐喻的能力,养成接受技能,开拓生成技能,无疑是我国外语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隐喻认知的二语习得的应用语言学研究进行概要的回顾与总结,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2.国内发展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对认知隐喻学的研究比国外晚10多年,因此,应用语言学研究也起步较晚,尚处于萌芽阶段。1999年,英国学者卡梅伦和洛(Cameron&Low)合编出版论文集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隐喻的研究和应用》),标志着隐喻研究已经步入应用性研究阶段。
  2002年首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召开,发表了几篇相关的文章:“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庞继贤、丁展平,2002)主要阐释卡梅伦的观点;“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林光武,2002)和“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束定芳、汤本庆,2002)分别勾勒了隐喻研究的重点和未来的发展;林光武(2002)认为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已成为隐喻研究的七大主题之一,英语教师可以用来解释隐喻过程与抽象思维。此外,隐喻与识字的关系、隐喻与词汇教学、隐喻与青少年的语言学习、隐喻学习与外语教学等都是研究的主题。
  
  3.隐喻作为语言形式在二语习得中功能和价值
  
  隐喻作为语言形式在二语习得中功能和价值已经引起了专家和学者的足够重视。隐喻理论对语言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束定芳、汤本庆,2002)。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都充分证实了学习是一种认知活动(桂诗春,1991)。人的认知能力影响到对隐喻的创造使用。反之,隐喻的创造使用对人的认知能力也有积极作用。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要通过已知的语言知识来认识和掌握未知的语言知识,这和隐喻认知机制基本上是一致的。英语隐喻使用频繁,在语言交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驾驭隐喻的能力对于任何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语言微技能(microskill)。
  Littlemore(2001)发现,隐喻往往是外国学生听课的一大障碍,因为他们缺乏及时准确地理解老师所使用的隐喻的能力。隐喻是保持语言衔接性的重要手段,因为为了达到交际目的,不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必须包含一些同类型的概念隐喻,以保持词汇的衔接。
  文秋芳(2001)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所作的调查显示,“仅仅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而不顾多样性,学生的二语能力在低水平上徘徊,没有明显的进步”。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隐喻知识和能力的缺乏也是其中之一。
  蔡龙权(2005)从隐喻的普遍性、功能性两方面说明了学习隐喻性表达的迫切性,英语中的隐喻,其中包括提喻、转喻、拟人、夸张、委婉语、反语,以及习语中的隐喻屡见不鲜,隐喻具有以下功能:可以证明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至少在我们可以理解的范围内是相连的、有系统的;可以扩展思维;通过戏剧化的喻体使人非注意喻体不可;回避和否认对喻体的责任;允许说话者讨论充满感情话题。即此认为应该把学习隐喻性表达设立为我们外语教学的目标。学者严正清(2001)也从隐喻机制所具有的互动属性和文化属性表明隐喻能力的培养对于外语教学来说应该是至关重要的。
  
  4.隐喻研究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和方法
  
  国内的相关学者教师把隐喻研究理论引入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隐喻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创造隐喻的能力。
  
  4.1隐喻与文化教学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常规隐喻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是语言中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而且最能反映各个民族思维的相似性与差异。从英语和汉语的情况看,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在隐喻的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所有的隐喻在二话习得研究中的应用研究都已经注意到文化教学对于理解创造隐喻的重要性。王守元、刘振前(2003)提出,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传授文化知识,是外语教育中文化教学的一个可行途径。他们提出的关于文化教学的设想值得借鉴。
  第一,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概念隐喻进行大规模的系统对比研究(已有人对英汉方位隐喻进行对比研究),并进行筛选、分类,编写出隐喻手册之类的参考书,供广大教师和英语学习者参考使用。
  第二,根据(Iado,1957)关于显著差异处是外语学习盲点的观点,将英汉语有显著差异的隐喻选择出来作为教学重点,揭示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第三,教学应区分学习对象,做到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相同到差异,循序渐进。
  第四,教师帮助学生掌握隐喻的分析方法,自觉地通过表面的语言现象发现和整理深层的文化内容,培养其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学生批评思维的培养,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对比研究,学会正确对待异族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第五,把隐喻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除了作必要的语言分析以外,还要将隐喻置于语境中进行教学。途径有两种:一是选择一些某种隐喻比较集中的语篇作为教学材料;二是与外国专家合作,请其撰写包含所要教授的隐喻的文本。两者各有利弊:前者比较真实自然,但是找到隐喻如此集中的文本非常困难;后者可以解决前者的问题,但是文本很可能有斧凿痕迹,不自然。将隐喻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学习文化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语言的实际用法。
  
  4.2隐喻与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已经确立,甚至有人提出广义的词汇教学就是整个英语教学。由于隐喻在语言的普遍存在,是交际中习以为常的工具,因此,被视为二语习得的基础性目标,同时也被视为语言流畅或得体的目标。董宏乐等(2003)提出,帮助学生明确认识话语中隐喻现象是实现外语教学中概念流利的一种重要方法,而词汇教学正是实现外语教学中概念流利的一个重要途径。皮特敏(2007)将隐喻视为二语习得的高级性目标,具体提出了词汇教学中需要教师关注的问题:让学习者熟悉英语的隐喻思维和习惯搭配;让学习者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让学习者知道如何结合认知话境来理解隐喻。

  在词汇教学中,概念隐喻理论是较多被应用的理论。概念隐喻是指用隐喻形式来表达的概念。概念隐喻是反映客观事物,尤其是反映一些抽象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思维机制。概念隐喻是从日常表达式中归纳出来的,具有典型性,概念隐喻或明或暗地指导人们的概念形式、问题解决和语言表达。概念隐喻有三种分支形式――结构性概念隐喻、方位性概念隐喻和实体性概念隐喻。沈育刚(2002)将概念隐喻为部分理据,以实证方式探讨提高学生的隐喻意识对英语短语动词习得的作用。
  
  4.3隐喻和阅读与写作教学
  根据对全国非英语专业四六级及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的成绩反馈分析,中等水平的阅读理解已经成为影响大部分学生英语成绩的关键(董宏乐、杨晓英,2003)。语篇中的隐喻和隐喻特征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得到重视。
  在教学中,在认知语境下对隐喻的正确理解能够帮助学习者有效地达到阅读的目的。曾庆敏(2005)指出,隐喻可以激起我们对某一事物,特别是在与抽象事物或新事物的一系列相关知识点和结构的联想,而支撑这种知识点和结构的平台就是意象图式。
  Johnson(1987)认为,意象图式是一种动态的范式,它既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有着特定内容的。这种高度灵活性使得我们在很多不同的语境下运用同样的意象图式来进行思维和推理。正是由于意象图式的存在,人们才能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进行隐喻映射,隐喻意义就是通过意象图式的映射而产生的。
  董宏乐、杨晓英(2003)也强调阅读教学时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语篇中所谓的语言点中,应通过表象来认识西方民族的世界观。语言学习中元语言能力对于语篇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元语言能力是指对于语言理性认识的能力,它和人类的认知能力发展紧密相关的。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科技语篇历来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科技语篇语旨的特殊性、语场的正式性和语气的单一性,使得隐喻成为其主要问题特征。科学家常常不得不借助隐喻表述抽象且深奥难懂的概念。语法隐喻也是科技语篇的主要特征,其中名词化是其典型的特点(曾庆敏,2005)。在语篇中概念语法隐喻是我国学生阅读理解的绊脚石。针对此,董宏乐、杨晓英(2003)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并提倡接受与产出并举,阅读指导写作,鼓励学生使用概念语法隐喻,逐渐养成用目的语思维的习惯(董宏乐,2002)。
  
  5.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考虑到我国隐喻理论研究的现状,笔者认为在今后的五到十年里,应加强对隐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1)受“隐喻热”的影响,我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受到研究界语言隐喻性扩大化的影响在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中增加或者体现隐喻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外语教学的一大进步,但是不论这种能力有多么重要,都不可以置于交际能力之上。交际能力涵盖着一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和语义表达等方面,而语言的这些方面显然并非都是隐喻性的(如语音)(姜亚军、张辉,2003)。任何理论都不是解决二语教学问题的唯一良药,教学中适时地引入隐喻理论应该是我们谨记的。
  (2)研究中大多提出理论设想而非附诸于实证研究中,也存在着质化研究多于量化研究,目前的研究都是静态共时研究上。
  (3)不考虑国内二语学习的特点和现状,机械地照搬已有的国外研究成果。
  
  6.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
  
  语言研究领域中的隐喻研究虽然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仍有许多方面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还有许多问题尚未找到满意的答案。例如:
  (1)我国目前的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大班制的状况,如何将隐喻与教学法相结合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2)如何将隐喻能力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特别是Littlemore(2001)所说的隐喻能力的四个方面按比例纳入语言测试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3)在二语习得框架中研究隐喻对于隐喻理论研究的贡献尚无人涉足。例如,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人们在交际中使用隐喻并不是从深层特征到表层特征,即从概念隐喻到隐喻性表达,从而证明理论上的假设是不正确的。笔者认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使用隐喻的心理过程也是值得研究并会对认知理论的发展有所贡献的。
  
  7.结语
  
  中国的隐喻理论与二语习得研究才刚刚开始,但是已经引起学术界和有志于此的教师的关注,它由于时间较短,取得的成绩尚不显著,还有一些差距和不足。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这片刚刚开垦的沃土上,只要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调整和确定今后发展的方向,携手共同努力,迎接我们的一定是硕果累累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Joh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and Reason[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Littlemore,J.The use of metaphor in university lectures and the problems that it causes for overseas students.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6:335-351
  [3]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80.
  [4]Goalty,A.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M].London:Routledege,1987.
  [5]Black,M.More about Metaphors.In Ortony,A.(ed) Metaphor and Though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6]Aristotle.Rhetoric and Poetics.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1954.
  [7]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8]Lakoff,G.The com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In 0rtony,A.(ed) Metaphor and Thought(2nd edi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9]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J].外国语,2002,(1):38-45.
  [10]庞继贤,丁展平.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9-12.
  [1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2]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13]束定芳,汤本庆.隐喻研究中若干问题和研究课题[J].外语研究,2002,(2):1-6.
  [14]文秋芳.从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看口语教学[J].外语界,2001,(4):24-28.
  [15]蒋群英.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3,(4):78-80.
  [16]严世清.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1,(2):60-64.
  [17]蔡龙权.隐喻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J].外国语,2003,(6):38-45.
  [18]沈育刚.隐喻意识对英语短语动词习得的作用[J].国外外语教学,2002,(2):15-18.
  [19]曾庆敏.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及其隐喻教学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报,2005,(1):123-126.
  [20]董宏乐,杨晓英.概念语法隐喻理论对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J].国外外语教学,2003,(4):37-41.
  [21]董宏乐.概念语法隐喻与英文写作能力的提高[J].国外外语教学,2002,(3):30-34.
  [22]皮特敏.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84-186.
  [23]姜亚军,张辉.国外隐喻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3,(2):1-7.
  [24]蔡龙权.关于把隐喻性表达作为外语交际能力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6):
  [25]蔡龙权.隐喻理解中的概念、意念和信念[A].张后尘.来自首届中国外语教授沙龙的报告[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6]蔡龙权.学习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7]王守元,刘振前.隐喻与文化教学[J].外语教学,2003,(1):48-53.
  [28]戴炜栋,蔡龙权.中介语的认知发生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8):1-7.
  [29]曾庆敏.隐喻理论对英语阅读理解的促进作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2):102-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