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漫谈阅读教学中的“对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艳青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关于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和解读,不是把自己或权威的解读灌输给学生,而是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交流进行对话。
  以上理念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大突破,可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如教师对传统单向式的教学矫枉过正,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学生对文本随意解读,甚至曲解;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鼓励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形成独立的见解等问题。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可能会觉得他们已经是在和文本对话了,实际上却不是真正的对话,他们只是在倾听作者的“独白”,却很少会有对作者观点的质疑.没有学生与教师自己的思考与表达,这样的“对话”是“伪对话”。
  阅读教学理应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对话与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对话”式阅读教学涉及学生观的改变,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把学生看成是一个自我生命的实现者,一个既有历史性的又具有开放性的自我创造者。真正的对话,是师生与作者以平等的地位针对某一主题进行讨论,师生要正确地解读作者的观点,更要对这一主题进行独立的思考,提出独特的意见与观点,然后才可以与作者一起切磋与探讨。
  在这个过程中,正确解读文本是进行深度对话的基础。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呢?
  
  一、正确区分学生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
  
  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往往会凭借自己对客观事实的理解来取代作者的观点,如在《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意见:田忌这个人很狡猾,他不守承诺,不守规矩,本来大家已经约定,要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他却没有这样做,他是在耍小聪明。面对这个出乎意料的观点,老师如果直接否定学生的意见,而把大家公认的田忌善于应变、足智多谋的观点灌输给学生,或者批评学生歪曲英雄形象,这样肯定把课堂搞砸了,以后学生再也不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文本所呈现的客观事实,哪些是作者本身对这个事实的看法与态度,(虽然有时候作者没有直接表态,但也可以从文章的行文与措辞推测出来的)还有哪些是学生自己对这个事实的看法。正确解读文本是指对文本所呈现的事实和作者态度的解读,而不是读者对这个事实的解读。让学生把这些内容都搞清楚,既不曲解文本,又能让学生充分表达。
  但是,我们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己的经验为依据,以自己的视角看问题,“误读”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一位老师在上柳宗元的《江雪》,讲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时,一位同学发问了:“这么冷的天气,江面都结冰了,他为什么还去钓鱼呢?”有的同学发表了如下看法,也许这位老人很久没吃东西太饿了,尽管下雪还要出来碰碰运气。显然,这位学生不是不理解文本呈现的事实,而是不能理解作者的内心。教师正确的做法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情境。当学生与作者有同样的或相似的经验时再回味这首诗就会有感同身受的体会,就会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切身体会到作者的这种心情。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让学生“知人论世”,经历作者同样的经验,至少让学生对作者创作时的情境有所了解。
  
  二、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洞察和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作者对任何一种事实的陈述,总会或多或少地流露出本身对事实的主观态度与情感,这是可以从文章的措辞中看出来的,或明显,或隐晦。语言就是这样,同样的客观事实,个人的主观态度不同,就会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所以才会有词语的色彩意义。如果没有人的主观态度,“狡猾”与“聪明”就是一组同义词。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背后的意味。窦桂梅老师在上《秋天的怀念》时,立足于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但不是死抠文字,而是通过情境的创设与情感的渲染,让学生在与作者的角色置换中体会文本的意味。窦老师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扑”下去的是什么,“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忍”住的究竟是什么,怎么体会“好好儿活”,如果是“倒”下去,是“握”住,那样的表达效果又如何,……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正确解读了文本,而且自觉地学会了在自己的语言与文章中通过准确地使用词语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会思考有独立思想的人,语文课堂作为一个培养思想者的重要场所,有责任朝着这个目标发展。在正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对文本所呈现的客观事实进行分析与思考,不要受到作者态度的影响,更不能唯作者是瞻。只有在思想与思想的撞击中才能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魅力,彰显学生的个性潜能。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策略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找出事实矛盾点,引发思考。
  在小学课文《桥》中,那个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可老汉为什么还要让他最后走呢?难道老汉不爱自己的儿子吗?像这样矛盾的问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跟他们一般的思维经验产生矛盾,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每解决一个矛盾,学生都会有成功的喜悦,同时他们的思维水平也会慢慢地发展。
  
  (二)引导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
  《田忌赛马》一课,作者的观点是从“机智”这个角度出发,而学生的意见则是从“诚信”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还可以从“比赛规则”等角度来谈,让学生对此开展讨论或辩论:田忌的行为可不可取,比赛规则应该如何制定,如何合理安排做事情的步骤……让学生独立思考,确立自己的论点、搜集资料、寻找论据,还可以尝试把自己的观点写下来,或者改编故事,这不仅仅是思维的训练,更是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语言是锻炼思维的工具,也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脱离了思维,语言只是一种符号而已。一个完整的对话理论,应该包括正确解读文本、师生独立思考与自由表达这几个方面,哪一样都不可或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40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