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务实的“80后”教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岚

  摘要: 本文通过浅析80后教师“务实”的特性并将之与其他年龄段教师相比较,旨在引发对“80后”教师这一群体的更多关注和对“80后的教师现象”的再思考。
  关键词: “80后”教师 务实 主要特征
  
  智联招聘副总裁赵鹏曾经说过:“‘80后’是‘不装’的一代。”我们有时候为捞取一些什么,颇要装上一番。而80后的人往往会直截了当地拆穿你。”确实,现如今,法制精神、公平诉求、竞争意识已得到了“80后”的广泛认同,上几代人(起码是在他们这个年龄时)不曾想过的诸如考研、求职、买房、购车等问题,“80后”都要真实地面对。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生存环境,“80后”少了些“革命的浪漫精神”和指点江山的豪迈激情,多了些理性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和早来的世故。所以笔者用“讲求实际”(务实)来概括“80后”教师区别于其他年龄段教师的主要特征。
  
  一、敬业观:要默默奉献还是要“展现”
  
  从传统价值观看,默默奉献的教师是值得嘉奖和更多人学习的,他们勤恳且踏实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急于在短时间内作出成就,也认为每一位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是要受到足够的磨练和积累足够的经验才会有一定的成就。于是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比喻:新教师一定要有‘吃萝卜干饭’的经历,坚持默默奉献,才能有所作为。
  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大家普遍认为对“80后”教师的敬业观是区别于老教师“默默奉献”式的,而是趋向于注重“个性展现”。在教师团队中,“80后”教师推崇的是展现,适时地及时地全面地展现自己,认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意足以把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另一方面,他们讨厌繁琐又乏味的简单重复,那些通过不断地循环往复,一次又一次地在实践与巩固中检验自己、磨练自己的方式是不受“80后”教师喜爱的,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拖沓或工作效率不高。“80后”教师不甘于默默奉献,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并因此而觉得自己不必经历太多的准备期就足以“发光发热”了。因为不拙,所以更不需以勤补拙。由此可见,“80后”教师是很难接受默默奉献式的成长过程的。传统社会推崇的是谦虚、中庸、集体至上,而“80后”教师身上更多体现的是自我肯定和个人主义。所以相对而言,“80后”教师的敬业观表现得更激进或者说更高效。
  
  二、工作作风:墨守成规还是“个性张扬”
  
  身处于团队中的“80后”教师不喜欢也不习惯低调地生活、小心翼翼地做人、行事,不想像老教师那样成长,不会因为自己是青年教师而处处显得谦虚谨慎,把自己的锋芒深深埋藏,不敢违背既定原则,也不轻易透露自己的内心想法。“80后”教师属于想说就说,想做就做的行动派,只要他们下定决心,几乎没有什么是可以阻拦他们的;只要他们认为是值得的,违背一些社会约束也是可以的。他们不会过多计较“个性张扬”给自己带来的“危险”,只追求活得真实、活出自我。所以“80后”教师的工作作风是属于“个性张扬”的。
  某幼儿园的一次会议上,谈到了关于病假与结构工资挂钩的问题。园长提醒教师们、尤其是怀孕期间因为要去例行孕检而请病假的教师,尽量注意保护身体,少请病假,因为一旦请的病假日期跨年的话,将直接影响两年的结构工资。
  与会的很多教师中有一位刚刚怀孕的80后教师小S。一贯个性张扬的她听了这话便觉得很不舒服,她马上反驳:“怀孕的妇女本就受国家保护,她们的孕期检查或是孕期反应也不是自己能决定和改变得了的。所以提出保护身体少请病假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再说这么不通情理地规定她们的结构工资的扣罚是不是不太合理,难道就不能再人性化点?”
  园长一听这句句在理的话后,立马补充道:“这其实不是共性问题,我们可以以后私下里谈。”
  小S更不服气了,立马接口:“谁说这不是共性问题,我校的年轻教师越来越多,这样因为怀孕而引发的影响到收入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每位即将怀孕的青年女教师切身利益的事,所以绝不是个性问题,可以私底下敷衍了事过去的。”
  园长被噎在那儿翻了半天的白眼。与会的其他教师尤其是年龄稍长的教师都在暗地里赞叹小S的个性张扬和大胆的对校内一些“潜规则”的质疑。
  绝大部分“80后”教师不会把话憋在心里,往往为了表述清楚自己的想法,冲破一些观念和阻碍,于是他们的行为表现就会被界定为个性张扬。上述提到的案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很难评判个性张扬的褒贬,但有一点是值得提一下的,如果“80后”教师的张扬是有理可循的,那么他们的张扬就值得赞赏,因为这表明他们个性真实和坦荡。
  
  三、升迁、奖惩、专业发展:循序渐进还是“立竿见影”
  
  比较来看,上几代的教师们更信仰“是金子总会发亮”的成功法则,他们接受领导对自己一层又一层抽丝剥茧似地考量与评估,会为自己设计一段足够长的专业发展期限。常常有老教师这样规劝80后:“别急,我以前也是这样过来的,没关系,慢慢努力吧,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总要经过这么多阶段的,别老想着一步登天!”老教师认为只要不断付出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投入实践中,在不断地被赏识再实践中做到小步走不停步。简单地说,他们认为人不经过千锤百炼是无法换取成功的。
  倘若你怠慢了对“80后”教师及时的升迁或奖惩,“80后”教师就会认为你不了解他,或是根本不具备洞察他们的好眼光。所以,无论是在工作中胜任了,还是有失误了,“80后”教师都希望得到最及时的处理意见。在他们看来,有必要“及时又紧凑”地安排好每一件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因为,在这多元化的社会里,有太多的事等着他们去经历、去体会。于是工作中的“不高效”除了不能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工作激情外,更是延误他们享受精彩生活的不小阻碍。这样看来,循序渐进、反复斟酌的升迁和奖惩方式必然变得不对“80后”教师的“胃口”。
  因为“80后”教师务实,所以当他们走向社会时,做什么事情都会想“立竿见影”。初入“职场”他们就想获得一个职位,然后通过职位换取钱财,然后用钱财进行及时的消费。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即80后的消费观来解读他们的“立竿见影”。我们发现,80后的消费观是偏向奢侈的。“80后”一代经历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与其父辈迥然不同的特征。他们喜欢及时行乐,既要投入地工作,更要投入地享乐。老教师会认为与自己相比,“80后”教师活得更实际,更会花钱。
  受消费观的影响,“80后”教师对升迁、奖惩和专业发展的要求是“立竿见影”的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受挫反应:是坚强还是软弱
  
  关于“80后”的受挫能力,是社会舆论相当关注的。这其中包含两方面对立的意见。
  一部分人认为“80后”受挫能力差的人占大多数。他们认为,由于“80后”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的生长环境大多数是一帆风顺,没经过什么大风大浪,对生活的美好期望总是要比现实高出许多,所以相对而言他们的受挫能力就大多较弱。调查显示,各年龄层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百分比为:20世纪80年代31.7%,1970―1974年25.4%,1975―1979年29.9%,20世纪60年代22.7%。因此,“80后”心理更容易波动,情绪变化大,抗压能力差,当目标的实现存在困难时,容易产生动摇,不利于职业生涯管理目标的实现。再聚焦学校里的教师群们,现在教师的压力普遍比较大,社会的关注、家长的期望,都压在了教师的身上。相对而言,工作当中遇到的困难也比较多,于是一些“80后”教师在面对压力和困难的时候就显得比较脆弱,有时候需要别人给予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才能走出困境。大多数“80后”教师在遇到困难时往往比较苦恼和无奈。同样,上几代教师也面临着这些困难,但他们都会千方百计地找办法解决,一个方法不行再换另一个方法,他们所具有的抗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普遍比“80后”教师强。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80后是很坚强的,他们有很强的受挫能力。人力资源专家孙虹钢说:“‘80后’从小要上那么多课程,英语、钢琴、声乐、跆拳道、专业课――我们小时候哪儿见过这么多课程?‘80后’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承受以往代际人群童年时代无法想象的巨大压力。”
  (说明:这段文字摘自于一名80后教师的日记,源于该教师在工作3年后,关于自己身处一个女性占多数、人际关系相对复杂的团队中遭遇挫折时的感受)
  8小时占一天的比例为三分之一,比重不算大,但对于我等泛泛之辈来说,分量着实不轻。首先,俺们的生计全靠其维持,这年头,吃喝拉撒睡,哪个不要钱?!更何况,谁叫自己靠山没找好,不像人家有24小时的ATM机围绕,所以,哎,一切只能靠这8小时了;其次,作为80年代出生的新新之辈,俺们还是很有抱负的,8小时成功与否是确立自己社会地位的一杆标尺,我等又怎能马虎?!所以,对这8小时我一向都认真对待。
  偏偏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个道道,你越是看重一样东西,越是认真地对待它,得到的结果却越是伤人心,实在是伤人心啊……怪只怪自己没本事,也别怨天尤人,谁叫你不懂得在脸上抹浆糊,只知道一天到晚把喜怒哀乐露在脸上,还以为人家爱看哪?还有,谁叫你妈从小只教你认字,没教你认脸谱,傻傻地还指着被人认同,其实暗地里,早就被人揣了几脚咯。所以,哪个是人,哪个是鬼,你这辈子也别指望分清了!
  8小时的生存空间实在有些拥挤和压抑,让人常常喘不过气来,实在忍不住时,就动笔发泄一把,形成文后,不求与人共勉,只求给自己树面镜子,好好照照,以备日后成长、蜕变之需。姐妹们,一起好好加油吧。让人看扁的日子会渐行渐远的……
  从这则案例我们不难看出,“80后”教师也并不是那么软弱的,当他们碰到困难后,他们会自我调节,自我调侃,比较乐观地克服自己的心理坎坷。
  可以这么说,经历金融危机、股市大跌、大幅裁员等多方面的考验,“80后”教师肩负的担子也并不轻,这更需要他们学会坚强,慢慢从一个特立独行的青年个体蜕变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社会人。
  综合来看,“80后”教师的“讲求实际”(务实)一方面表现在工作效率方面。相对而言,作为科层组织关系中的一员,上一代人会比较依附于组织,缺乏主体性,在工作中更关注如何去执行,所以对科层关系中的文件、制度、安排等都很重视,可以说是一层一层的被动执行者。而“80后”教师则要求受到尊重,反感科层,讨厌级别关系,更强调能在实际工作中展现自己的工作业绩或者能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用真实的作用去解决真实的问题。另一方面,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上一代人习惯于遵守一些习以为常、世俗的规则,尽管这些是与其情感相悖的,而“80后”教师则相对没有世俗负担、没有太多成见,因为没有经历过老一代的阶级斗争,加上受到时代影响而形成多元价值观,喜欢强调当事人的感受,所以是不谦虚、务实的,或者说是灵活的。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他们不会像过去时代希望人们做到的――价值喜好和规则分别归属于两个阵营、两种社会形态。简言之,“80后”教师的“务实”就是他们不愿意人为地把不相关的东西牵扯进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5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