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改革与学生个性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余 彬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在新世纪对基础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所采取的一次重大调整,实践表明此次改革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对于发展学生个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理念为基本出发点,着重阐述了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从新课程所具有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学生个性发展 促进作用
  
  一、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新中国建国60年来,我国先后进行了7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但是,面对21世纪的挑战,基础教育课程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2004年在全国逐渐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就旨在克服旧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基础教育课程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好品德,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独立性、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同时改革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状,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与适应性,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1],[2]。
  近5年来的实践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都起步于教育的重大变革。谁拥有先进的教育,谁就拥有21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在于理念的不同。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行动。理念是人们在对某一事物现实的深刻分析和未来的展望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任何理念都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是两者的统一。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的信念,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新课程与旧课程的理念差异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3]-[5]。
  1.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知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还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
  2.旧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种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形成所谓的“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
  3.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只有教材意识,只知道教材、教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环境。
  
  三、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学习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6]。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课程的多样化是新课程结构的最大亮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都有着差异,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课程设置就应该尊重这种差异,尊重了这种差异才能让学生发展个性,培育创新能力。缺乏选择性和多样化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突出弊端。传统课程结构是使所有的学生学习所有的课程,而且按同样的要求来学习。表面上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但实际上是千万个学生按一个模子发展,造成了“千人一面”,缺少个性;表面上制造出少数高水平的毕业生,实际上却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大千世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课程单一性的直接后果就是将学生的个性粗野地扼杀了。这种课程设置像过滤器,使学生标准化、同一化,小部分高分学生成功的背后是一大批学生的失败。实施这种课程的学校成了一个使富有个性的、活泼的孩子走进来,然后毫无特色地走出去的地方,这样的课程结构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显然,要使资质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都实现其发展的可能性,就必须提供多样的、可选择的课程。首先,通过提高选修课的比例,开设更多的可选择的选修课来实现课程的多样化,提高选修课程在整个高中课程结构中的比例,为高中生进行多样化的课程选择提供保障。而且,新课程实施学分制,选修课通过学分而不是学时来保障。新课程方案没有将选修课的学时硬性配置到具体学科之中,而只规定了选修学分的数量。这样,学生既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需求将这些学分配置到同一领域或科目,又可以配置到多个领域或学科,这大大提高了学生选修课程的灵活性。此外,新课程结构还通过学科科目内模块化设计来提高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在实行模块设计之前,学科内的内容基本上是不能选择的,但模块化的设计则改变了这种状况。
  2.选择性的课程设置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新课程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基础就在于所有学生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如此就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多样化的人才需要人们对自己的专业做出选择。同样,不同学生会有各自不同的发展需要,学生的发展并非是模式化、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发展的差异性说明学生有各自不同的发展需要。不同的发展需要,就必须有可供选择的课程内容与之适应。
  选择性意味着新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的经验,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选择机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选择性原则的本质是尊重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课程归根结底是学生的课程,学生有权利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和发展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只有具备选择的机会和条件,并做出选择的行为,学生才能够学会选择、学会自主,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新课程改革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地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设置选修课是提高选择性的常用方式,学分制大大提高了学生选学课程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完全避免了对学生毕业流向的硬性规定。这种设计显然比以往任何时候的课程都具有灵活性,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课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关文信,耿淑贤,王凤英.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肖万祥.高中新课程实施解说[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董洪亮.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69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