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家庭教育产生教育偏差的原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阿定

  摘 要: 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的父母,因此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基本上取决于家长的自身因素如何。家长的自身素质、亲子关系、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都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到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偏差 原因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果能够相互支持和配合,就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由于受到社会上片面追求高学历和普高热的思想影响,很多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产生教育偏差。产生教育偏差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
  
  现在,不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已经不多了。然而,不懂得教育方法,不会教育子女的家长却大有人在。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权威型
  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要求过高,严格控制和支配孩子,不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意见和行动,动不动就训斥、体罚和打骂。这种教育的结果使学生往往从开始的表面上屈从,内心默默抵抗,发展到难以服从,寻找发泄机会,最后发展到对家长的粗暴态度十分反感,并且采取抵抗态度,甚至有可能走向极端。
  2.娇惯型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怎么使你的孩子备受折磨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由于独生子女的“独”,家长对孩子都是关爱有加。家长过多地呵护、过多地包揽,不仅有碍于孩子思想品德的发展,而且会助长孩子的随意性,使其从小无拘无束,无法无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粗暴地对待人和事。人们常说独生子女具有不良的人格特征,如自私自利没礼貌,缺乏独立性,怯懦等,其根源可能都在父母身上。
  3.放任型
  这种类型在职校学生的家庭教育中比较常见。家长认为孩子读职校没有前途可言,甚至觉得自己的孩子注定没有出息,干脆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放任自流。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的教育指导,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向不同方向发展的概率往往难以估计。
  4.矛盾型
  矛盾型的教育方式主要是指家庭成员对于子女要求不一致:一个过分限制孩子的独立性,另一个却是有求必应,事事以孩子为“中心”,这种管教,往往造成孩子两面性,甚至寻找机会,想方设法钻空子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不一致还表现在:有的父母对孩子采取无所谓的态度,高兴时对孩子有求必应,甚至看到孩子的某些缺点也等闲视之;不高兴时,对孩子吹毛求疵,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使孩子左右为难,无所适从。这种教育方式也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家长的自身素质不高
  
  大多数父母仅有中等学历水平,工作岗位集中于工人、小个体户和办事员,家长教育能力薄弱或丧失、教育水平的低劣,容易使子女产生不良行为。家庭成员的不良思想、不轨言行、一些恶习甚至违法犯罪行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如赌博、烟酒无度、结伙斗殴等不良行为,甚至让孩子参与其中等现象,不但丧失了家庭教育的功能,而且抵消了学校教育的效果,以致出现“5+2=0或5+2<0”的现象――即学校正常的教育被家庭不正当教育抵消的现象。
  还有一些家长的教育水平低下,虽然对子女的不良行为又气又恼,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教育方式和能力,只能干瞪
  眼、白生气,结果只能是听任子女的不良行为不断恶化。
  
  三、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
  
  一方面在和孩子沟通时家长缺乏主动性。有的家长是需要沟通时才进行沟通,或对沟通并不在意;有的家长以自己工作繁忙为由或过于重视自己的娱乐需求而忽略孩子的沟通要求,或在沟通过程中心不在焉,敷衍了事,这些都是在亲子沟通的主动性上做得不够的家长。在跟学生交流时发现绝大多数的“问题学生”都很少跟家长沟通。有个“问题学生”对我说:我跟父母没啥好说的,有点什么事,父母非打则骂或惩罚,所以我有什么事一般都去找哥儿们,寻求他们的帮助。孩子也是一个人,也需要一个忠实的听众,也需要一个交心的朋友,但是很多家长却主动放弃了做孩子朋友的机会。
  另一方面尽管父母主动和孩子沟通,但在和孩子交流时很不适应。信息时代,孩子的知识接触面比较广,和孩子相比,父母不善于学习,不愿了解新鲜事物,在知识、观念的更新上显得相对滞后,所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对新的语汇、新的兴趣、新的焦点话题、孩子谈话的兴奋点,父母都很茫然,这必然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无话可谈。
  
  四、家庭的不和谐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一些家庭的矛盾冲突也在不断加剧,甚至导致家庭的破裂。据国家民政部统计,2004年全国有161.3万对夫妻离婚,比2003年增加了28.2万对,增幅为21.2%。离婚作为生活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对未成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有很大影响。离异单身家庭学生容易产生许多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离异单身家庭的学生,找不到双亲家庭的温暖,再加上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常常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心事重重,极易形成孤僻、自傲、不合群的心理疾患。
  2.父母离异对孩子来说,意味着被抛弃,孩子自然觉得比别人低一等。常常表现为自卑、多疑、情感冷漠,常常感到命运不公,因而不愿付出爱与关怀。
  3.通常情况下,离异家庭的孩子非常憎恨离开的一方,又因无法对离开的一方表达愤怒,常常迁怒于养父或养母身上,把他们当作发泄的对象,从小就有仇恨、自私心理,滋生出一种对社会、对家庭、对人生的冷漠和悲观,甚至产生敌意,对自我和他人充满不信任的情绪。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同小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信念、情绪、行为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上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好模仿的特点,父母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都会对孩子的发展起着导向的作用。曾有这样的一个广告:三个孩子在一起比谁的爸爸勇敢,其中的一个孩子说:“我的爸爸开车看到红灯闯了过,你们的爸爸敢吗?”家长即使不教孩子学这些,但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已经受到了影响。因此家长良好的自身素质、良好的亲子关系、正确的教育方式、和睦的家庭氛围等,都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到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良行为的疏导与矫治的实践研究.
  [2]浅析中职生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化.
  [3]学校内外环境对学生影响的若干思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7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