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镜中的钟表怎么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锦霞

  一名学生请教教师:“怎样读出镜中钟表的时间?”这位教师对着题目皱了皱眉头说:“你把卷子翻过来从背面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出了正确的答案。
  教师的方法似乎不错,可是仔细一想,似乎又有些不对:如果是真的镜子或者是画在黑板上的表盘,学生还能从背面看出来吗?显然不能,因为在这里教师没有按本题的设计意图及目的,利用镜子成像规律让学生读出正确的答案。可以说教师没有按照教学的基本要求去完成教学任务。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多向思维能力,是本题的最终目的。答案只是显示这种思维过程及实践这一教育教学过程效果的一个标志。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过程是根本,能力是目的,结果应该是外在的、形式的东西。这正如蕃茄成熟了就要红了一样,成熟是根本,红了是成熟的标志。
  我们的教师应该关注什么是不言而喻的。但部分教师却把目光放在了外在的结果上,由此而采取了一种投机的方法:为了追求一个正确的答案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偷工减料,不按教育教学的规律办事。这就是狭隘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
  
  一、目前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评价体制是以甄别、选拔功能为核心,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内容,以书面答卷及在此基础上的数字量化评价结果为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参数来操作实施的。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导下,“升学率”、“上线人数”,甚至清华、北大“两校”的上线录取人数似乎都可能成为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的教育教学成绩的标志。“南京高考之痛”所引发的震动就在于此。
  尽管在新课改的全力推动下,我们都在努力制定完善一系列全面考评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制度及措施,但在众多评价因素中,唯有学科考试成绩存在着相应程度的客观公正性及具体的可操作性,而其它方面的考评要素似乎都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得以妥善解决并和学科考试成绩保持高度的一致。
  如果说数字能真正地反映素质教育的教学成果的话,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就必须从学生的生理、心理、思想、情感、能力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活动,经历一个相对完善的过程,使学生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获取知识的兴趣、能力,从而实现教育教学成绩的质的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像洋思中学那样一定能取得高考成绩的辉煌。但是反过来想,是不是高考成绩上去了,就一定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结果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我们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太多类似于前文那样的偷机取巧、偷工减料的行为。
  当前狭隘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编织了一张结实的面纱,遮住了素质教育的真实面目,使“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从“南京高考之痛”到“素质教育大讨论”,从“衡中现象”到“会诊新课改”,我们不难看出素质教育所面临的尴尬:单纯的学科考试成绩以其合法的地位遮盖住了素质教育的真实面目,使应试教育打着素质教育的大旗,披着素质教育的外衣,以其强劲的生命力占据着我们基础教育的阵地,使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伪化地位。
  
  二、素质教育伪化的根本原因――急功近利思想
  
  1.急功近利思想泛滥的原因。
  掀开伪素质教育的面纱,我们不难发现,急功近利思想乃是造成素质教育伪化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而急功近利思想在基础教育领域及过程中泛滥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激烈竞争的残酷现实是急功近利思想形成的环境基础。对于我们的广大教师来说,随着生源的日趋渐少,巨大的就业压力时时压迫着每一位教师绷紧的神经:待聘、下岗、失业等威胁不停地敲打着教师理智正常的思维,面对考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一个好的成绩,就成了教师的坚定渴求。各种急功近利思想念头及在此基础上的伪素质行为就应运而生。
  (2)教育评价机制的漏洞为急功近利思想在教育领域大展风采提供了合法的外衣。学科考试成绩是教育教学评价的重要乃至是唯一的参数,是决定教师命运(评先、晋级、资金等)的直接因素。对此,教师自然有一种明智的选择:素质教育能从更加广泛的深层方面,实现考试成绩的实质性突破,但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已经不适应当前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的需要。而狭隘的应试教育比素质教育来得更快、更直接:面对考试,一步到位,用题海战术实现和考题的直接碰撞是教师的明智的选择。
  (3)事物本身的多样性为急功近利思想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及实施空间。在获得高的考试成绩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方法:考试舞弊风险很大,但最有效,故有不少人以身试法;课堂讲题,课下做题,考前押题,实现与考题的碰撞,同样能取得好的成绩,这也是一种比扎扎实实搞素质教育要来得更快且没有风险的办法。素质教育虽然能实现学生智、能、情的高度统一,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考试成绩的质的突破,是最科学的做法,但也是非常缓慢的过程。在急功近利思想的支配下,很显然第二种选择是最佳的。
  2.急功近利思想的灾难性影响。
  当前影响素质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急功近利思想给素质教育的开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1)从整体上讲,造成了教育活动的狭隘、功能的削弱。整个教育活动集中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课堂教学就是教育的全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了必要的课外活动,没有了第二课堂,没有了社会实践活动。这显然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必然造成学生发展的偏狭。
  (2)课堂教学的狭隘。“考什么就教什么”是狭隘应试思想的必然策略。学科分数比例的多少,决定了课程设置的时间分配,于是就有了主科、副科之分。即使某一学科内部,也因为考试内容范围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考点与非考点、重点与非重点之分。
  (3)从教学管理的过程上看。考试是教育教学评价的重要的手段和动力。一学期下来,课课练、单元测、自考、月考、中考、期末考等贯穿于教学管理的始终。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科竞赛也融入其中,共同构成了教学管理的强劲动力。
  (4)教学思想及行为的投机。通过大量的习题筛选、练习、讲评练来实现与各级各类的考试竞赛的直接接轨。这是当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也是当前社会上各种学科的习题资料泛滥的原因。
  (5)教育理论经验的虚化。我们不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但是这些理论很少应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因为实施先进理论,取得相应的成果,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不能满足急功近利思想的需求。
  (6)先进教育经验学习借鉴的形式化。洋思中学“十年磨一剑”,我们只看“一剑”这一闪光亮丽的结果,而不去思考其“十年磨”的过程。所以当我们拿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去应用时,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因为我们没有其“十年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丰厚的积淀。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都是建立在丰厚的知识积累、理论素养、能力结构及深刻的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学模式本身就含有急功近利思想的因素存在。从人的本身来讲,即使同一教学模式,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上,也会有不同的特点。所以一个地区、一个学校在推广某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也是对本地区、本学校教师的思想个性的一种束缚,是对教育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所以说,急功近利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它最终让我们的素质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狭隘机械投机的轨道。长此以往,素质教育必然走向歧途。而当前我们的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资金、师资、理论的不足,而是思想意识不足,是急功近利思想影响下的渗透于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功利行为。所以,解决急功近利思想的存在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三、素质教育质的回归的实现方法
  
  对症下药是治病救人的关键。针对当前素质教育的伪化现象,我们必须从教育评价机制入手,通过评价功能来实现素质教育质的回归。
  1.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应真正地体现出教育教学的规律。
  要用“百年树人”的基本理念来支撑相应的评价制度细则。有多厚的土,长多大的树。应注重长期效应,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能够充分地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丰厚的知识、思想、能力底蕴。这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也是一种真正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对于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2.要重视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质性的全程评价。
  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要能从一个地区、一个学校、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计划的可行性、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及总结评价的真实性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这样对于素质教育实施的伪化行为有着极大的扼制作用。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得到其必然的结果。
  3.要充分地体现出“质”性的评价内涵与力度。
  单纯的量化评价结果使素质教育与狭隘的应试教育鱼目混珠,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要能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上判断出其实质的东西,从而使伪素质教育行为无存在空间,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当然,实施质性评价可能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如标准的不统一、缺乏可操作性、工作量大等,但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急功近利思想对教育的影响的有效途径。
  4.要务实、公正、客观。
  教育教学评价的思想、态度、行为的真伪,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评价的真伪。相应区域内的每一个教育教学行为实施的单位或个人,只有在一个共同的起跑线、平台上才能显示出一个教育单位、个体的真正水平,也更能充分地发挥每一个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素质教育的实施才有一个开放的环境。
  总之,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从思想深处摒弃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并以有效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来缩小急功近利思想生存的空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9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