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怎样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汉东

  目前,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已得到普及。倡导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的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使作为前沿学科的信息技术课程迅速掀起了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讨论、学习的热潮。随着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研究、实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以解决且不容忽视的问题。
  近几年,由于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兼课问题比较普遍,中小学开设信息课只停留在开课上,课堂教学质量普遍不被学校领导所重视。如我市初中段兼课教师占1/4,小学段占4/5。初中段,在沉重的升学压力面前,兼课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与升学有关的学科。另外,兼课教师本身的计算机专业水平不高,再加上上课采取“填鸭式”的应付手段,兼课教师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从课程的开设来看,现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还是很多人眼中的“小学科”,没有过多的教学时间,没有充足的课余时间的辅导,那么,采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在落实知识点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素养,如何解决一个班级中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又如何解决学生好游戏的问题,就成了我们众多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者积极思考的问题。
  在中小学,学生一进入机房,男生最喜欢的是上网玩游戏,女生最喜欢的则是上网聊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难度相当大,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为此,学校在配置机房时,首先要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建议学校应优先考虑多媒体教学网络的配置,其次再考虑“一人一机”。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前,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及学生的现状,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做好细致的组织工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从一开始就要进行严格要求,让学生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必须等完成任务之后再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学习习惯,这也是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的基本前提。其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创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教师的天职。在初中信息技术课Word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在掌握了对艺术字、文本框和图片的基本编辑方法后,要求能够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文档。书中给出的例子是“笑话”这个文档,实例很简单,也很呆板。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的话,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不用说运用学生的创造性了。但如果教师将这个例子变一变,在综合运用绘图工具将其改变形状、背景颜色后,就会让学生眼前一亮。他们会想老师用的菱形,我可不可以用三角形、圆形,换一种颜色一定比老师做得好。此时,教师只要适当地予以引导与鼓励,学生就会将自己的构思、创意表现出来。这样完成的练习才真正达到了练习的目的,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综合应用编辑方法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挥,看到自己作品后的成就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味到学习的快乐。另外,还需要加入其他的元素,关键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阶段,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任务驱动型”为主,针对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一个符合课堂教学的任务,这种模式看似挺合理,通过先讲解后演示再操作的方式,但实际上,却往往会出现问题。我们的初中信息技术课一节也只有45分钟,便会出现完成不了任务的现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便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觉得没意思,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从而对学习信息技术失去信心。而且如果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完成任务,往往会造成学生机械学习,简单模仿,不求甚解,这样所学知识并不能得到迁移,更不能应用,只是一大堆机械的、孤立的知识,而不能把知识内化。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是在于应用,懂得举一反三。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标,那么,课堂任务就失去了意义。
  看来仅仅依靠“任务驱动法”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不够的,如何才能做到呢?我审视以往的课堂教学情况,发现一个现象: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很少,我提的问题大多是自问自答,没有给学生反馈的机会,师生的交流少,很难从中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模仿。要使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多给学生思维动脑的机会,于是我有意识在课堂加入提问环节。虽然信息技术学科重在动手实践获取经验,但有方法、适时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课堂提问,问之得当,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智能。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把教材知识内容巧妙地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即设置问题情境。在讲授Word中的“复制与粘贴”的内容时,因为在前一单元Windows的操作中已经学过复制操作了,于是在Word中就可以提问:“如果想让文字在段落中重复出现怎么办,如果反复输入的话,也可以,但速度会比较慢,有没有比较快的方法呢?”这样可以启发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把知识进行迁移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发现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就是课前的复习部分。有时为了节约时间,便直接上新课,因为信息技术课每节课之间的连接关系不是很明显;有时也只是例行公事般地几句话交代一下,其实不得要领的复习不仅浪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而且影响了学生有意义学习的进程。如果能准确无误地把握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找到最直接的旧知识,复习才有意义。复习不是“炒冷饭”,复习是要在概括中升华与发展,要发展学习的求同思维,又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比如在讲授Word中的字体字号字形时,可以先复习在写字板中已经学会的相关设置,使学生一下子就能理解,上新课时只需稍微提醒一下,学生就能得心应手了。
  总之,教学不能像浇铸标准件那样,非得一个模式不可。教法可以是千姿百态,百花齐放的。信息技课的教师们任重而道远啊!我们应一起携手推进新课改的进程,让信息技术教育步入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中来。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教育部普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19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