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谈模糊语在鲁迅作品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海凤

  摘要: 鲁迅作品中往往用些模糊语来表达一些深刻的思想含义,从语法角度上讲,看似前后矛盾。这些模糊语的运用其实隐含着作者的特有构思与技巧安排,具有深藏不露、喻意深刻、只可意会的特征。我们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与主题思想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模糊语的运用可谓是恰到好处,不言而喻。
  关键词: 鲁迅 作品 模糊语
  
  鲁迅的作品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一大典范,更是中学教材甚至大学教材的必选基本文章。作品中特有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深刻的主题思想都是我们学习的标本。我们研读鲁迅的作品是会发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往往通过一些看似模糊或不经意的话语来体现,达到了一种无以回避的特有高度。我们细读文学大师鲁迅的作品,如饮百年杜康,似品千年山参,常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特别是其作品中模糊语的妙用,于似乎不合情理的表面,潜流着文章的独特之处和作者的良苦用心。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方可见其作品的艺术魅力与穿透力。
  1.描写作品中的景物,呈现朦胧之美
  鲁迅在作品《社戏》中进行景物描写时,使用模糊语,给我们呈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朦胧之美。这些模糊语的运用可创造出一种特有意境,或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或展现景物的形态之美。如:“月色朦胧在这水气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这是作者描写看社戏途中所见的月夜的美景。月光虽皎洁,但夜色毕竟模糊,用精确的言语是难以真实地表现这诗情画意般的夜景的。作者恰如其分地运用了“仿佛、渐渐、似乎、几点、料想、或者、也许”等模糊语,真实地再现了月色朦胧,一切难以分辨,一切又如在眼前的夜景,从而将读者带入山水画一般美妙的境界,使读者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体验。读者通过阅读这些语句能够进一步地激发联想,对这些景物产生了一种向往,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其实,这一些模糊语的运用,也可将作者当时的情感体味进一步地凸现出来,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作者的所感所思。景物的模糊,更见作者的用心所在,将景物蒙上一层纱,让人真有欲探究竟之感,也就更突出了景物的那种特有的朦胧之感,这也是作者所考虑的。读者通过阅读这些模糊语也能够进一步地思考:作者对这些景物运用了模糊语到底要向我们展现什么?我们应该又怎样去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模糊语的运用不能不说是作者让文中景物展现与众不同的又一种独特的匠心。
  2.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追求灵魂之妙
  七年级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一句话:“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初看,“似乎”与“确凿”前后矛盾,其实不然。百草园以野草为主,还有石井栏、皂荚树、油蛉、蟋蟀、叫天子……从事实角度看,只能用“似乎”。而鲁迅先生偏在“似乎”之后加上“确凿”二字,笔者认为,“似乎”不是对“确凿”的踌躇,而是后者对前者的补充――即使百草园除野草之外别无他物,但在那时也是我的乐园,更何况百草园还有蜈蚣、桑葚等那么多吸引少年的东西。作者爱百草园(不爱三味书屋),这正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作者之所以这样的描写更是对封建教育与思想对青少年发展束缚的一种憎恨。
  再如,“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鲁迅《阿Q正传》)一个“大约”,一个“未必”,两个模糊语语含讥讽,无情地嘲弄并有力地揭露了未庄社会的封建等级观念和腐朽的思想意识,在含蓄之中给读者以玩味、琢磨的余地,深化了作品的主题。鲁迅先生擅用模糊语,这也许是他文章的一大特色――讽刺幽默,辛辣,让世人回味无穷。这一点还可从先生的文章题目中看出,如《某笔两篇》《此生或彼生》《几乎无事的悲剧》等。作品中的一些模糊语也往往是作者的一些写作技巧的特有展现。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的讽刺与幽默是出了名的,然而他并非为了单纯的讽刺而讽刺。作者往往通过运用一些模糊语来达到一种特有的讽刺幽默特色,让读者感觉有一种不经意的流露之感,更感作者的技艺之完美。
  3.抨击当时的社会制度,体现神秘的特点
  九年级课文《论雷锋塔的倒掉》中有这样一句话:“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这其中“大约”与“一定”就隐含着作者的良苦用心。法海和尚招是搬非、破坏他人婚姻,其动机至少有两种情况:(1)道不容魔;(2)个人嫉妒。“大约”是有根据的猜测――人神尚且不能婚配,又岂容与蛇妖婚配?“一定”属无根据的判断―既无“口供”证实是第二动机,又无“证言”排除第一种动机,从逻辑角度看就不能断定,只能“大约”了。作者偏在“大约”之后连用“一定”作结,毫不掩饰地表达了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对法海和尚之愤达到了不避“强加之嫌”的程度,进而指责当时的社会制度。作者的这种指责往往让那些社会统治者也觉得无奈,难以治他的罪。作者的这种特有写法也为自己提供了一种保护。
  再如八年级课文《孔乙己》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整个句意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如果细细品味,便可知作者用心良苦:“大约”表明“我”因长时间没看到孔乙己,又根据他最后离店的情形,推断他是死了,从而暗示了周围的人对孔乙己悲惨结局的冷漠。紧接着作者有用了一个意思相反的词“的确”,表明孔乙己确实是死了,这个世态炎凉的封建社会没有孔乙己的立锥之地,他肯定会死去,以此来激发读者对腐朽的科举制度及封建地主阶级的痛恨。两个模糊语使用的角度不同,但实际上都为了表达一个目的――唤起民众,特别是唤醒那些处于麻木状态中的民众起来抗争,表面上的模糊却恰好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复杂的思想内容。这些模糊语的运用更能够突出了作者对当时的社会的一种特有的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总之,模糊语在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中可适用于多方面的描写。当它用于描写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时,可在矛盾中表达更深沉、更强烈的感情,从而强化语言的传情效用,真实地表现人物复杂的多重性格;当它用于叙事时,可使语言含蓄幽默、诙谐风趣,同时也不乏嘲讽的意味。由此可见,读大师之作,马虎不得,只有字斟句酌、细嚼慢咽地品味,方能窥出大师遣词之用意与文章之魅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26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