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耿巧莲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是以德育为根本目的,而如今德育功能往往被单纯地传授社会科学知识所代替,存在着与实际相脱离、与学校日常思想教育相分割的倾向,这种现状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优势作用的发挥,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的必学课程,从第一节课就激发学生懂得为“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而自觉学好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其次,要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的好奇心。用这样的方法教学,就能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浓厚兴趣,就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再次,必须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整个学校的日常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校日常思想教育有不同之处,但两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思想政治课突破课堂教育的局限性,与学校其他教育紧密配合,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果简单地“只准这样,不准那样”是很难奏效的,对这种现象,也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学校日常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可联系政治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教育自己。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爱因斯坦说:“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和鼓励。没有求异就没有创造,求异往往成为创造的开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什么专家,要敢于对权威、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对学校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强调:“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可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双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重视“双基”的教学,而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电视、录像、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加强对三好生、优秀生的管理教育,是学校管理和班主任工作中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从学生的本身看:
  首先,思想不成熟,经不起挫折。由于青少年学生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各方面都没有完全定型,特别是在这大变革的年代,社会上五花八门的东西像冲击波,一阵阵波及并非世外桃源的校园,他们觉得什么都新奇,什么都想接触、学习。喜欢在头脑中编织顺利到达理想彼岸的梦幻,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缺乏全面的分析,考虑得太少。
  其次,理论根基浅,拒腐能力差。他们虽然通过学习自然科学和政治常识,以及学校各个方面道德教育,但是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比较贫乏,缺乏丰富的人生阅历,因而看问题易看现象忽视本质。
  第三,进步的动机不纯,目的不明确。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是父母的普遍的心理,但有的家庭、亲友不恰当地施加压力,使学生上进心掺杂上“私利”的成份,背上了“只有学习成绩好才好向父母交代”的包袱。除以上三个主要的自身原因外,教师、学校领导,特别是班主任方法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思想上偏信偏爱,管理上忽视、放松等等。因此,对三好生、优秀生的管理教育,必须加强。
  要辩证地看待优秀生,从整个优秀学生的群体分析,有稳定型和摇摆型两种表现形态。稳定型的优秀学生,对待这部分优秀学生,在管理教育中要注意引导,帮助他们逐步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使思想境界不断有新的升华。摇摆型的优秀学生,对这部分学生要注意调动其积极因素,帮助他们端正争当优秀生的动机,引导他们向稳定型发展。以鼓励为主,批评要恰当、适时,允许反复,防止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要为他们的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要把握住管理教育中的几个环节。一是考查关。二是宣扬关。三是荣誉关。必须做好表彰以后的思想工作。要针对他们对荣誉的不同思想反映,鼓励他们把荣誉作为学习进步的新起点,不断进取,向新的高度冲刺。要正确地处理管理教育中“严”与“爱”的关系。“严是爱,松是害”,这是许多有管理经验者之谈,也朴素地说明了严与爱的辩证关系。要引导优秀生开展好“两个互助”活动。在优秀生的管理教育中,开展先进与先进、先进与后进的两个互助活动。这样的互助活动,有利于先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利于相互团结,更好地发挥先进层的群体作用。
  总之,在对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的管理中要松中有严、严中有理、不偏听偏爱、爱中不宠,使他们经受得住在鲜花和掌声中风吹雨打的考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30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