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柯爱秀

  摘 要: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改的实施,生物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要求中学生物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改革,适应课改要求,提高学生能力。
  关键词:高中 生物 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许多概念和原理都是通过实验所传授的,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学生能力提高和科学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要想学好生物学,必须重视实验[1]。同时,有效的生物学实验教学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种种生命现象,对他们有强烈的吸引力,可提高他们探索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知识充满热情,从而主动获取生物学知识。在生物学实验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如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适当的教学技巧,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国新的高中课程改革生物实验课程的课程目标包括有: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提出问题、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制定实验方案、实施方案收集证据、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2]。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如何根据课程设置目标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适当的教学技巧,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关键。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学生将来进一步深入地学习、科研具有相当大的帮助作用,甚至对于学生将来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都有一定的正面影响。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要求学生绝对不能弄虚作假,实验结果力求真实。
  目前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基本上安排的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有其好处,比如具有明确的实验目的,标准规范的实验步骤,而且可控性强,在做实验的学生比较多的时候方便教师管理,安全性也较好。如果不出什么意外,验证性实验很容易使学生在短时间里了解一个知识,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也比较容易。但如果全部安排验证性实验,也具有一定的弊端,主要在于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在事先知道实验结果的情况下,学生的兴趣下降,缺少兴奋性。对于教师而言,也容易变得思想僵化,按部就班,从而降低了生物学知识的趣味性。如果在实验中安排一些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探索性的实验,或让学生自己主动设计一些实验的话,会明显提高学生的兴趣,初步培养起他们的创新意识。实验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学生组成相应的小组,有助于培养起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其次,在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方面,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硬件设施也是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虽然大多数高中配备有单独的生物学实验室,但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同,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的配置也有很大的区别,再加上带课教师的责任心和授课方式的影响,可能会使学生在实验能力的提高上产生相当大的区别。实验教学的具体安排也会影响实验教学质量,往往是数十名学生挤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实验室里做实验,每个实验小组的人数都很多,教师只能粗略地指导,学生也不见得能每个人都能操作到。往往是上过一节实验课后,教师比较辛苦,学生也没有学到应学的东西。多数高中的生物学实验课与理论课一样,只有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学生往往是还没有理解实验的步骤和原理,就匆忙上阵,正对实验有所理解时,就要到下课的时间了,那些课前准备不充分或没准备的学生更加学不到什么东西。
  作为授课者的教师也是影响生物实验课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正确地记录实验结果并形成结论,能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原理,从而形成自己设计、分析实验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能力和责任心也相当重要。如果教师本身不具备足够的科学逻辑分析能力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就很难形成好的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如果责任心不够、敷衍了事的话,也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知识的掌握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角色是实验课纪律的监管者,而忽视了知识和实验技能的传授。在实验课上,教师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维持纪律,不让学生随便动手,在实验过程中,时刻监管学生是否讲话、是否按规定的步骤操作、是否损坏了东西等等,正是这种束缚扼杀了学生的尝试欲望,使学生服从意识有余、创新思想不足。
  如今的教材更强调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实验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强调学生的能力、创新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培养。生物学实验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实验技能方面的目标要求大大提高了,不仅包括以往教学大纲中的基本技能(操作认知和操作技能),而且包括科学探究的过程技能(思维层面的心智技能),要求培养学生不仅会动手做,而且要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和研究问题,将以往隐藏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技能充分挖掘出来。
  综上所述,教师在生物实验课的教授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方面的内容:
  1.首先要重视日常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培养。动机和兴趣都属于以需要为基础的个性倾向性,动机同客观诱因关系密切,而兴趣同主观的情感欲望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获得强大而持久的内部动力。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直接、最活跃的源泉和动力。学生兴趣最浓的时候,也正是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最佳时机。兴趣与学生的思维能力、注意力和观察力紧密相连。一个学生如果缺乏学习兴趣,要发挥意志、动机和情感等其它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便无从谈起。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生物学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前提保障。生物学的学习,既具有一般学习过程的特征,也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学习的、独特的学习方法,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稳定的学习动机。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个人的生命历程需要自我组织与自我实现,其重要前提条件是人作为主体而存在并得到承认。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绝对的中心地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首先改变以往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民主、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宽容、富有安全感的交往过程中,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
  4.实施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独特性。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双眼睛和耳朵,用它去观察大千世界的万象,倾听大千世界的声音,进而形成各自不同映像,产生各自不同的精神活动,锻造出不同的精神个性,从而适应各种岗位的需要。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扼杀学生的个性,而应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培养。
  总之,作为中学生物实验教师来说,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以达到教材中所订的教学目标,培养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材。
  
  参考文献:
  [1]马杨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中学理科综合版,2006,9.
  [2]黄敏.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技能目标的理解与实施.生物学通报,200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69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