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及其应用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汽车化学吸附脱硫处理策略,是社会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方式,它具有清洁性、净化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采取实验探究法,对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及其应用进行探究,以达到合理把握资源运用率要点,促进绿色循环资源体系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吸附法
  吸附脱硫处理法,是当代汽油处理中主要方式,它能够将汽油中的硫化物逐步“过滤”出去,是清洁型自然资源使用的代表方式。研究表明,将吸附脱硫处理技术融合到汽油加工与处理环节中,可有效降低汽油燃烧产生的污染。由此,关于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及其应用,是现代社会资源高品质应用的理论参考。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①氧化锌(浓度99.97%);
  ②氧化铁(含铁浓度为70.91%);
  ③氧化钛(纯度为90%);
  ④硬脂酸锌(浓度为98%);
  ⑤硝酸镍(浓度为98.01%);
  ⑥FCC汽油(含硫量70μg/g,辛烷93)[1]。
  1.2 实验中所应用的设备
  ①烘干机;
  ②挤压成型机;
  ③吸附还原器;
  ④吸光仪器;
  ⑤定硫仪;
  ⑥辛烷检测仪;
  ⑦色谱仪等。
  1.3 实验方法步骤
  ①将所有实验材料均放置在一处,并加入200毫升的水进行研磨整合,运用压片机压片处理,放入干燥器中焙烧2-3小时后,取出并将其粉碎;
  ②在碎片实验材料中加入脱盐水解材料,浸渍处理后,运用吸附剂干燥净化,采用吸附剂进行金属离子还原操作;
  ③在催化裂化后注入汽化吸附脱硫处理设备,并通过汽油吸附柱吸附脱硫后实现实验样品初步处理。整体加热后,再分析冷空气进入尾气中含硫量。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研究结果发现:
  ①硝酸盐在实验浸渍处理后,液体中负载硝酸镍溶液浓度也发生了正相关性变化。如,本次实验中浸渍后,硝酸镍溶液的含量分别为:11.35%、16.78%;
  ②钛酸锌载体在浸渍溶液中浸泡1小时后,溶液渗透表面的吸附强度为28%;浸渍2小时后,溶液浸透物质的吸附强度为15%。即,溶液物质浸渍后,溶液物质本身的浸泡调节水平将受到干扰,且浸泡时间越长,渗透物本身的浸透吸附能力越弱;
  ③焙烧处理吸附剂处理后,硝酸盐也会随之发生分解,此时金属盐离子与氧负离子还处于本晶体位置。随着焙烧时间的逐步延长,硝酸盐中晶体形态逐步转变为氧化物。最后,在温度达到500度时,硝酸盐中硫化物几乎被转换完。
  2.2 实验分析
  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的应用,可以很好的减少汽车尾气中硫化物的含量。我们从以上的实验分析过程可知:
  当汽油处于吸附处理状态时,吸附脱硫剂的吸附能力、吸附温度、以及排放量等方面均会处于一个“下降—稳定”的调节状态。当脱硫剂在汽油中硫含量达到750μg/g状态时,使用时长在150-155小时之间,这是化学吸附脱硫剂硫化物吸附水平的最佳状态。实际应用期间,我们应尽量将化学吸附脱硫剂的硫化物清除温度控制在这一最佳数值的左右。
  若将吸附剂放置在低压状态下进行吸附,汽油中的硫含量也将出现硫化氢减少、或者低压调节能力弱化的状况。同时,吸附脱硫剂主要是对汽油中的氢气、以及少量硫化物进行净化。实际利用化学吸附脱硫剂进行硫化物处理时,应尽量避免化学吸附脱硫剂单方进行汽油净化的情况出现。
  FCC汽油化学材料可有效将汽油中的硫原子进行净化清理,由此汽油经过处理后,实现了硫化物含量的降低和处理。实际利用期间,可通过脱盐水解材料转换、浸渍处理等方法,调节汽油脱硫处理的效果。
  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使用时,在温度条件不一致外,其他条件均相同的状态下,材料本身所包含的辛烷值越高,吸附剂吸附的使用寿命越短;同时,若汽车尾气为一次性吸附处理方法,吸附剂的吸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反之,若汽车在吸附辅前就初步进行了气体脱硫处理,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使用后的效果自然也比较好;
  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很好的继承了传统硫化物处理的催化作用,由此,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自然也具有增加氫脱硫的效果。如,同样是对450mL的FCC汽油进行净化处理。传统的除硫材料应用后,其中氧化锌(浓度99.97%),氧化铁(含铁浓度为70.91%),氧化钛(纯度为90%),硬脂酸锌(浓度为98%),硝酸镍(浓度为98.01%)的消除量仅有原来的50%,而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的整体消除浓度可达到90%-95%之间。
  3 结论
  综上所述,对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及其应用的研究,是汽车汽油处理的理论要点归纳,它为绿色清洁资源的持续性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引导。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实验中关于硫化物含量、脱硫处理温度、脱硫处理方法三方面,探究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实际应用要点。因此,文章研究结果将为当代汽油资源利用提供新趋向。
  参考文献:
  [1]卜欣立,刘书志,张会欣,闫永辉.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及其应用[J].应用化学,2008(06):706-7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13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