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网络用语对幼师生普通话学习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用语逐渐由网络交流转向日常交际,被以幼师生为代表的大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大量使用,而标准规范的普通话是幼师生的职业用语,网络用语既能拓宽幼师生在普通话学习中的话题,使其乐于说,有话可说,能丰富课堂教学,同时也在语音及用词规范上对幼师生普通话学习产生了在一定的影响,对网络用语要发挥其正面效应,也要对负面效应进行策略研究减少不利影响。
  关键词 网络用语 普通话 幼师生 语音规范 正负效应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网络用语最初用于网络社交沟通,随着网络对当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渗透使其逐渐进入人们日常口语交际中,以幼师生为代表的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认可度高成为网络用语使用传播最广泛的力量,而普通话作为幼儿教师标准规范用语,是幼儿教师的职业用语。规范标准的普通话发音不仅是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更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要影响,可见普通话学习对幼师生的重要性,幼师生在普通话口语表达中大量使用网络语言,对于其普通话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试从正负两个方面简要分析网络语言对幼师生普通话学习的影响。
  1正面效应
  1.1拓宽话题,有话可说
  普通话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在教学上讲求“精讲多练”的原则,课堂重在教师示范下以学生讲练为主课堂中要多鼓励学生说。而实际课堂教学中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开口说或说得内容很少,这样既达不到对普通话训练提高的效果,也无法提升幼师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据了解,学生不愿开口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一部分学生普通话语音面貌不好、方音较重,往往顾忌说错而不愿开口;二是一部分学生觉得普通话课堂口语表达过于一本正经会让他们“无话可说”或者“无从说起”既要顾忌语音问题又要注意内容问题,在表达时过于紧张。这对与普通话学习非常不利。网络用语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紧张气氛,让学生有话可说。即使出现语音错误,由于网络语言的轻松幽默的表达效果使得这种尴尬会被缓解,让学生敢于开口说。
  1.2增加学习趣味性,丰富课堂内容
  普通话学习要以学生训练为主,在教师的示范性下重复读、反复记,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用网络用语并对网络用语与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对比,既能加深学生对规范标准普通的记忆,同时也能使枯燥的课堂生动幽默起来,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普通话学习的兴趣。
  2负面效应
  大量频繁地在日常交际中使用网络语言,对幼师生普通话学习特别是普通话语音学习方面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如下:
  2.1混淆普通话发音,干扰普通话学习效果
  网络用语中会出现刻意混淆声母情况,笔者对常见的网络用语进行了一个简要的分类,比较明显的有这几类:
  2.1.1混淆声母h、f
  网络用语中把“飞机”变为“灰机”,把“喜欢”变为“稀饭”,“ 非常”变为“灰常”,“很开心”变为“粉开心”,“我好慌”变为“我好方”等,这类网络用语在发音上故意淆声母h与f来达到相应的幽默诙谐的效果,而在实际的普通话教学中声母h与f辩证,对于部分方言区的学生来说是重点内容,(以湖北为例,恩施地区方言),在发声练习中应该强化记忆练习的,这类网络用语出现和使用会对声母h、f辩证产生一定影响,干扰了普通话教学效果,而教学中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对h与f进行了辩证练习,能够正确区分,但到课下日常交际中则会使用网络用语以错误的发音进行交流,影响了普通话水平提升。
  2.1.2混淆声母zh ch sh 与z c s
  还有一部分网络用语故意混淆平翘舌发音,例如网络用语把“我累死了”变为“我累屎了”,“ 好吃”变为“好次”,“ 难受”变为“ 蓝瘦”,“ 怎么样”变为“ 肿么样”,这些网络用语在日常交际中的大量高频使用,而汉语方言中除北京官话区、中原官话区、兰银官话区、冀鲁官话区外多数方言地区都存在平翘舌不分情况。普通话声母zh ch sh 与z c s的辩证是放在最重要的环节的,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重视的一块,由于大部分方言中没有翘舌音使得在普通话学习中学生需要大量记忆翘舌音节,对于刚刚学习普通话语音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说,在学习和辩证初期就会造成一定的混淆,出现一个“翘舌过度”的现象和时期,正常情况下只要多加记忆勤加练习就可以顺利区分,而部分网络用语为达到幽默诙谐的效果,人為混淆平翘舌,如这些网络用语被用于学生日常交流,则会严重干扰其普通话学习和对错误语音的纠正,特别会使处于“翘舌过度”时期的学生对平翘舌更加混淆分不清,对于普通话学习和普通话水平提升有着较大的干扰和影响。
  2.1.3混淆正确发音,造成错误谐音
  网络语言中还有一类错误字音,例如,网络语言中把“我”变为“偶”,“我喜欢你”则变为“偶稀饭雷”,把“ 什么”变为“神马”,“没有”变为“木有”“ 人”变为“银”等,由于在日常口语交际中频繁使用这类错误的语言而使得其在普通话学习中也会出现类似问题,影响了普通话的正确性,会形成习惯性口误,不利于幼师生对正确语音的把握。
  2.2吞音、归音不到位,影响清晰发音表达
  网络语言对普通话教学的影响还体现在吐字归音上,有一部分网络用语存在吞字、归音不到位的现象。例如,“不要” (buyao)在网络用语中会被说成“ 表”( biao),通过对比发现从“buyao”变为“biao”实际上是省略了元音“u”,发音时需要吞掉了元音 “u”把两个音节合为一个音节,这是一个典型的发音不清晰、吞音的网络用语。像这样的网络用语还很多,例如网络用语把“不知道”变为“ 不造”、“ 这样”变为“介样”、“这样子”变为“酱紫”, 这些网络用语都存在吞音的现象。幼师生长期使用这样的方式说话会使其语音模糊,不利于形成正确、规范的教学职业用语,幼儿教师错误、不规范的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会起错误诱导,不利于幼儿语言发展。   对于网络用语带来的正面效应,我们要在教学中积极应用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幼师生普通话水平的提升,面对网络用语带来的负面效应我们结合幼师生普通话学习特点可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网络用语带来的负面影响,结合实际教学,采取如下策略:
  (1)明確普通话规范的重要性。普通话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公共必修课之一,普通话作为幼儿教师标准规范的职业用语,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中最基本的一项,可见普通话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而在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人们从网络上获取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对于网络用语的接受使用度越来越高,因而在日常口语交际中也印上了浓厚的网络色彩,面对这一现象在幼师生普通话学习中要强调普通话规范重要性,让幼师生在思想意识上重视普通话学习的规范性。对于幼师生来说普通话水平测试必须达到二级甲等水平,这是幼师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之一,因而在强调普通话规范性时可充分利用普通话证书重要性进行宣传。
  (2)加强教师示范作用。教师的的示范作用对于幼师生的普通话学习起着较为明显的作用,教师的示范应体现在正确、规范、引导性这几个方面,教师的示的正确性首先体现在对普通话正确发音上,正确发音是普通话学习最基本最首要的,教师在示范中应该少用或不用网络用语,引导幼师生在语音上力求正确性和准确性,同时教师的示范还体现在规范性上,普通话作为口语表达的载体,在词语使用上也要注意其规范性,避免对词语的滥用、瞎用现象发生。
  (3)创建校园文化,营造普通话学习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促进幼师生学习,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注重与普通话推广相结合,如利用校园广播进行示范和宣传普通话的重要性与规范性,少用或不用有错误诱导性网络用语,在整个校园营造一个良好、正确、规范的的普通话学习氛围,还可以组织普通话大赛,以竞赛的形式宣传普通话学习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并采取适当奖励措施。
  网络用语对于幼师生的普通话学习既有正面效应,能拓宽其话题、调节课堂氛围提升学习兴趣,同时也在语音正确性和规范性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如何减少其对普通话学习的负面影响除明确重视性、加强示范性、创建校园氛围外,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作者简介:钱诗,1987.10,女,湖北武汉,汉族,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儿童文学、语言学、汉语教学、语文教学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永梅.网络流行语对大学语言教学的影响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38-41.
  [2] 林文.正视网络用语,拓展教学空间[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12):48-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6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