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最后的渔猎部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中国最后的渔猎部落,收集、整理、保存查干湖冬捕的文化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文章从查干湖冬捕的历史渊源、族群文化探究整理史实,分析查干湖特有的渔猎文化形成原因;通过对冬捕全过程的记录,探究历史背景下冬捕仪式的表现形式,分析查玛舞和萨满舞在冬捕中的族群渊源,对于保存渔猎部落特有文化—查干湖冬捕的资料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渔猎文化;族群渊源;游牧民族
  查干湖,蒙古语音译为“查干淖尔”,意为圣洁的白色湖泊,坐落于吉林省北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处于嫩江与霍林河交汇地区,南北长37公里,東西平均宽17公里,占地约500平方公里,年均蓄水量7亿立方米,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传说历史上,在前郭尔罗斯刚形成蒙古靴子形的时候,枯竭的大地上有一位叫查干玛拉沁的老牧人,缺水使得游牧人终年贫困,又被各种苛捐杂税所困扰,只好到远方放牧。一天,从天边飞来一百只鸿雁,所经之地,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雨中出现一匹闪闪发光的双翼神马,忽而落在草原上。自此这里就有了像宝石一样镶嵌在草原上的湖水,滋润万物繁衍生息。自从有了这片湖水,老牧人再也不用奔波在放牧的路上了。这就是查干湖由神马化成的传说,从渔民口口相传的神话中,可以感受到人们对查干湖的敬畏和热爱,查干湖养育了一方草原,一方人。
  一、冬捕的历史族群渊源
  (一)古老的游牧民族渔猎文化
  在宋辽时代,查干湖被称为大水泊,辽代从圣宗皇帝一直到天祚皇帝,有一个沿袭的传统,即每年春季天子都带领王公大臣和亲信妃嫔们到查干湖的冰面上渔猎,史料称之为“春捺钵”,届时会见各部落头领,从而巩固边疆政权,举行特色“头鱼宴”。而真正的查干湖冬捕,可以追溯到辽金时期。据史料记载,辽帝圣达宗喜好一种野味—“冰鱼”,即每年冰冻之时,率领亲眷到广袤的查干湖面驻扎安营。号令将士将帐篷中的冰层刮薄,直至冰下的鱼儿游动清晰可见,有赏景鲜活之美。待到筵席时,用木锤将薄冰轻轻击破,鲜活的冰中鱼便接二连三地跳上冰面,成为案上之物,供君臣欢宴。
  查干湖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少雨,冬季漫长降雪量小,年平均日照2900小时左右。在宋、辽、金时代,用“鞑靼”来泛称中国北方各民族。游牧在草原上的民众被称为“有毡帐的百姓”生活结构以畜牧业为主,居住在森林地带的被称作“林木中的百姓”,主要从事渔猎业。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地处科尔沁草原,草原辽阔,河湖众多,在查干湖冬季捕鱼,借助寒冷的天气,有利于鱼的保鲜和运输,是各代皇帝们返都时的新鲜补给,因而形成独特的渔猎文化。
  (二)藏传佛教的传播
  传说在1211年,成吉思汗来到科尔沁草原征服金国的时候,在查干湖边焚香祭拜,留下美好的祝愿,从此查干湖被传颂 “圣湖”的美誉。蒙古族由于长期的游牧生活,在早期信奉萨满教,主要体现在祭拜敖包、火源等方面。入主中原之后,在多元的文化冲击中接触到不同宗教的影响,但始未废弃萨满教的主体地位。直到16世纪70年代,藏传佛教的传入,使得萨满教逐渐衰落。清朝时期,清廷的政策促使藏传佛教广泛传播,一方面鼓励各地蒙古人修建寺庙,另一方面通过实行一系列奖励制度免除喇嘛的赋税劳逸,通过提高喇嘛的社会地位并享有一定特权,使得藏传佛教深入蒙古族的各个家庭中。在查干湖地区,建有一座藏传佛教的寺庙—妙因寺。匾额是由乾隆皇帝亲自敕令赏赐,写有满、蒙、藏、汉四种文字。该寺远近闻名,香火旺盛。在每年的6月15日,都举办盛大的庙会,各地信徒纷纭而至,场面异常庄重、热烈。
  二、隆重的祭湖仪式背后的民族渊源—藏传佛教“醒网”、萨满舞和蒙古族“查玛舞”的融合
  漫漫历史长河中,科尔沁草原上孕育了独特的渔猎文化。农耕文化跻身郭尔罗斯后,草原上的人口逐渐增多,也使当地群众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蒙古族人崇奉的藏传佛教起源于于青藏高原,当地的畜牧业发达,牛羊肉是食物的主要来源。由于位置的偏差和气候的差异,查干湖当地江河湖泊众多。湖畔的原住民长期以捕鱼为生,渔猎成为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
  郭尔罗斯人选择接受渔猎文化,虽然基于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是对自身信仰的一次冲击和变革。为了寻找心灵的慰藉,渔猎部落的郭尔罗斯人民希翼得到神灵的庇佑和理解,使得藏传佛教的喇嘛诵经、查玛舞和早期的信仰代表萨满舞参与到冬捕的过程中来,演化成为独特的“祭湖”、“醒网”仪式。据说查干湖的冬捕在明清时期早已享誉中外,周边渔民甚至称这里的牧民为“查干淖尔渔夫”。曾经一网40万斤的佳话,交织着奇闻神话,使得当地渔民不仅在下网前要杀猪宰羊,平日里提到“翻”字都敛容屏气,这种“虔诚”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了一套独具渔猎特色的冬捕仪式。
  (一)带来慰藉的萨满舞
  在游牧文化中,初期的信仰宗教为萨满教,游牧人民的生存和自然息息相关,信奉自然崇拜。醒网体现渔民对渔网的感情依附和心灵寄托。后期蒙古族人民信仰藏传佛教,这同渔猎文化是相冲突的,但在生存和信仰冲突的矛盾时期,郭尔罗斯人逐渐接受了渔猎文化,且通过用萨满舞参与“醒网”仪式带来心灵的慰藉。萨满舞是宗教衍生的产物,其舞蹈动作源自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发展阶段,舞蹈的表演是原生态的生活映象,源自渔猎、农耕、采集等劳动场景。
  在查干湖冬捕仪式中,萨满的服饰和饰物是独特且有意义的。外衣为蓝色,衬裤为白色,象征着圣洁草原上的蓝天白云,外罩带有16耀24条飘带的法裙,左手持有单鼓,且柄端缀有小铁环,右手持榆木鼓槌,伴随不同场景敲击出舞蹈节奏的鼓点,象征对冬捕的美好祝愿。萨满舞者阵型呈一字排开,边击鼓、边唱、边舞。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如今的查干湖冬捕中,萨满舞多为观赏性质的艺术舞蹈。
  (二)向神灵祈福的查玛舞
  在查干湖冬捕仪式中,查玛舞的呈现不仅是一种舞蹈艺术,更是当地渔民对自然的敬畏和祈福的寄托。查玛舞起源于印度,后传入西藏,是喇嘛教寺庙的一种传统庆典仪式舞蹈。查玛舞者通过穿戴不同风格的服装体现着不同的人物背景,舞者手持法器、宝剑等道具,舞步时而轻快,时而肃穆,伴随着鼓、钹、号等吹打乐器表演出不同的角色特征,查玛舞具有原始性、模拟性、表演性和宗教性的表现特征。   在查干湖冬捕仪式中,查玛舞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查玛舞者手持兵器和旗幡、伞等道具,身着各式艳丽色彩的服装,头戴特制的牛、鹰、羊、猴等面具登场表演,围绕着贡品台和仪式场外敲击着道具,踩着鼓点呈一个圆圈的小步跳动,为部落祈福安康。
  三、查干湖冬捕过程全记录
  查干湖冬捕是渔猎部落最盛大的仪式之一,凝结了渔民对冬季丰收的期待,自然的馈赠使部落居民在一方草原繁衍生息。所以,祭祀过程十分肃穆隆重且具有民族特色,出场人物和顺序都遵循着古老的定序,不可偏差。
  仪式通常由当地德高望重的渔把头主持仪式,首先要在凿好的下网冰洞前摆放红色供桌,摆放奶皮、炒米等供品,鼓乐队由锣鼓、钹、法号组成。住持宣布“醒网、祭湖仪式开始了!”,伴随着密集的鼓点声,低沉的号角声,喇嘛手持法轮虔诚诵经,查玛舞者舞动宝剑等道具,带起面具围绕供桌跳跃旋转,萨满舞者、蒙古族青年随后,在鼓乐声中来到冰洞前,点燃香火,按顺时针方向绕供桌、冰洞转三圈并诵经,伴随着低沉的号角声,场面隆重而肃穆。完毕,渔把头开始朗诵祭湖词:
  啊!长生天,先祖之靈;啊!庇护众生,求昌盛,求繁荣。查干湖呵,天父的神镜;查干湖呵,地母的眼睛,万物生灵,永续繁衍。
  词毕,渔把头从供桌上端起斟好的美酒,将美酒撒向湖面,群众依次将贡品抛入冰洞,一列萨满舞者摇动单鼓,围绕冰洞跳跃舞动。蒙古族姑娘身着盛装,为等候的渔工们斟酒,渔工把酒一饮而尽,用力将碗砸碎在冰面上,寓意“岁岁(碎碎)安康”。渔把头高喊“进湖、出发!”在喇嘛低沉的诵经声中,在喧闹激昂的鼓乐声中、在跳跃的查玛舞者中,马爬犁冲向湖中,迎来一年一度的丰收。
  参考文献
  [1] 杨圣敏,丁宏.中国民族志[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 张育江.蒙古族民俗考察[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
  [3] 前郭尔罗斯县志[M].松原市人民出版社.
  [4] 查干湖地理风物志[M].松原市旅游局,2012.
  [5] 乌拉依图.古老的渔猎民族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M].内蒙古大学少数民族研究所2014.
  作者简介:刘南彤(1995.06- ),吉林松原人,延边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
  通讯作者:朴今海,教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26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