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情理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晓冰

  摘要:小学语文“情理课堂”是一种脱胎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教学主张,致力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和理思潜能的同步发展。文章从教学主张的母语根性特质,教学目标的儿童成长指向,教学特征的语文素养内涵以及教学策略的读说思悟和训练等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这种教学主张在母语教育传承与超越上所作的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理课堂;儿童成长;教学主张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8-0024-04
  
  小学语文“情理课堂”是一种脱胎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教学主张,它倡导教师以“情理同构”的教学工艺,营造积极的情理氛围,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情感和理思元素,引导学生在体验人文情感的同时,对文本的情感、内容、形式以及阅读过程进行适度的理思追问。这一教学主张致力于学生情感和理思潜能的同步发展,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使之更加丰富、真挚;点燃学生理思的火花,使之更加灵动、丰厚。
  
  一、“情理课堂”源自母语根性特征的传承
  
  《说文解字》中解释:“情,从心青声,人之阴气有欲者。”“情”与“心”息息相关,与“有欲”相伴而生。传统观念认为,“情”就是与外在的人、物接触时,自然萌生的美好而缠绵的牵挂,具有喜怒哀惧爱恶等表现形式,是不学而能的。“理”,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治玉也”,逐渐演变为代表秩序和沟通的自然规律,进而发展为对人生的深刻体验,对世界睿智的把握与领悟,即理性。就小学而言,还处于理性的休眠期,但又并非没有理性的思维成分存在,因此,我暂且将小学阶段的理性描述为带有理性色彩的思维,即理思。
  最早将“情理”作为一个词组来解释的是《周易》,它认为“情理”是对情的理性思考,是“情”的最后一个边界。《周易》最早提出了情理交融的认知观,即“因情入理”是一种认识途径;“合情合理”是辨别是非的标准;“通情达理”则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行为规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化解矛盾的主要手段。《周易》的“情理交融观”与传统儒家思想中“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文化精神合为一脉,经儒家思想的发展提升,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情理合一”思想。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情理”解释为“人的常情和事情的一般道理”。显然这样的解释来自于“情”与“理”两个基本内涵的叠加。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情理”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出现的时候,又超出了两者的基本含义,具有了社会学意义。其中至少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来自人们内心的天性,如“亲情互爱”,如“乌鸦反哺”。这类情理符合人乃至动物的本性,是最为基本的情理特征。二是来自人们普遍认同和尊重的自然法则。如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对社会规范的认知等等。对法则的认识一定是情感与理性相伴相生才能达成的,这无疑已经暗含了某些教育的元素。三是来自社会的道德规范,通常是被大家接受并遵循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法则。它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自然情感、纲常伦理等亲情关系,而且还延伸为基于该情感产生的道德、风俗、习惯等内容。
  由此可见,“情”与“理”其实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体两面,是母语发展过程中须臾不曾偏离的根性特征――于心而言,曰“情”;于性而言,曰“理”;心性合一,则为“情理”。将“情理”这一文化概念与课堂教学嫁接,旨在传承与吸收传统文化的给养,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明晰,而非外力强加给它的装饰。
  
  二、“情理课堂”指向儿童圆融统整地成长
  
  传统育人观认为,人应该设法使自己变得合情合理而不是只重情或只重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将合情合理置于道理之上,形成了以情感为基础,以理性为指导,以实现通情达理、合情合理为目标的传统情理教育观。正如林语堂先生所总结的那样:“所谓讲情理,就是充分考虑到人性。”这一传统育人观念给“情理课堂”的目标定位提供了传统的文化给养。
  小学语文“情理课堂”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情理同构,追求语文素养中“情理元素”的完整,并超载语文学科教育,指向学生健全人格素养的形成。“情理课堂”继承了传统的育人思想,又融入了语文学科教育的特质,因此具备了教育、教学及学科性内涵。
  ――从教育层面来看,“情理课堂”的目标定位在“文以载道”。
  教育层面的“情”指的是能够打动人的真情,是蕴涵在作品中的情感,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真情实感。“理”指的是道理,包括哲理、人伦规范、行为准则等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学习范本,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意蕴内容都可以称得上是精品。作者的创作是一种完整的精神活动――既是感情的,又是思想的,是感情与理思的高度统一。因此,从教育的层面来看,教材一定是情理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共生产物。尤其是在煽情之风盛行的当下,注重情理并举的探求,不仅是语文学科人文道德教育的需求,更能给情感“补钙”。“文以载道”的目标定位,表明了语文学科情感性为主要特征的学科特点,更标定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即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做人。
  ――从教学层面来看,“情理课堂”的目标定位在“关注主体”。
  教学层面的“情”指的是情境、情趣。情境与情趣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诱发学生动机;凭借情境,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学生感受;融入情境,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学生情感;优化情境,在活动的乐趣中增长学生力量;营造情境,在创造的乐趣中展现学生个性;拓宽情境,在认识周围世界的乐趣中开阔视野。情趣是优化语文课堂的有效举措。这种情趣源自于教材文本的内容,源自于教师对文本的二度创造,源自于师生的互动、教学机智等各种现场因素。“理”指的是学理,即学生的学习方法、策略、规律及习惯的养成。换句话说,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学习的思维体系、知识体系及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关注主体”的目标定位,指明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方法与实践途径,那就是在情境营造与情趣关注的条件下,逐步养成学生语文学习的行为习惯,学会独立地进行语文学习。
  ――从学科层面来看,“情理课堂”的目标定位在“语文素养”。
  学科层面的“情”指的是动情的语用,即关注文本的语言文字。教材中包含了古今中外大量典范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的语言往往具有形象性与生动性的特点,而形象生动的语言容易深刻感知,容易引起想象和联想,容易激发情感。所以,语文课堂必然要从语言文字入手。从语言悟进去,历史可以再现,形象可以复活,锦绣山河可以触摸,世俗情态可以感知。“理”指的是文理,即文本自身所蕴含的作者的思路、作品的文路以及语言文字的结构特色等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的匠心。对“语用”与“文理”的关注,直指语文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本质特征,这也是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根本区别之所在。“语文素养”的定位,一是规定了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掘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分析词句中的感情色彩与深刻含义;二是提醒我们要关注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要给予“情语”与“文理”应有的关注,即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
  无论是教育层面“文以载道”目标的定位,教学层面“关注主体”目标的定位,还是学科层面“语文素养”目标的定位,其最终的目标都落实在儿童的发展上。
  
  三、“情理课堂”的教学特征侧重于语文素养内涵的丰富
  
  传统文学作品一开始就形成了情理并重的审美传统。“意境说”更是将情与理交融为一体――情是蕴理之情,理是含情之理。这种相互渗透的情理观体现了传统文学作品特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循着传统文学教育的思想轨迹,情理课堂呈现出如下四项基本特征。

  特征一:含理之情贯穿全程。
  如果说文本的情感性是与生俱来的,那么体验情感的过程则需要教师理性地预设。这种预设的出发点,就是要遵循学生情感与理思生长的规律,融入生活元素,契合年龄特征,让认知与情感的体验达到高度的融合。情中含理能够将阅读引向生活,使情感走进深层;将阅读引向适度,使情感契合心智;将阅读引向延伸,使情感绵长持久;将阅读引向辨析,使情感牢固沉淀。总之,在情感体验中加入理思的成份,不仅能给情感保温,更能使情感有深度、广度与厚度,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得丰满厚重,使语文教学充满育人的味道、成长的味道。
  特征二:融情之理充溢其间。
  教学过程是教师含情的理性预设与生成的过程。
  首先,教学需要高屋建瓴的情理预设。就课堂而言,文本的解读与预设首先是教师的事。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深度决定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也就奠定了课堂教学的高度。其次,目标需要基于儿童的情理优化。我们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定位和对教学策略进行选择时,不妨蹲下身子,从学生的视角来对课堂目标进行合情合理的优化。第三,过程需要基于鼓励的理答评价。教师的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评价行为。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将课堂引向深入。教师的理答能够如春风化雨一般,深化着学生的认知,升华着学生的情感,放飞着学生的激情与个性,使课堂充溢着灵气与灵感。
  学习过程是学生含情的理思沉淀过程。学生领悟文本内涵的过程一定是情理相伴的。
  第一,识写因情理同构而扎实。字词教学情理同构,让字词的识写不仅仅停留在会写、会默这个基本层面上,还让字词的“音、形、义、识、写、用”落实得更加扎实,有了文化的意味。
  第二,品悟因情理互补而丰满。教师在讲授课文的时候,总要试着去问一问,这篇文章在遣词造句与谋篇布局上有没有什么“说道”。这种追问,或表现为对词句品读的睿智引导,或表现为对行文布局的反思追问。这种“理思”的加入,能使学生品悟的收益更加丰满,语文的学科味更加浓厚。
  第三,情感因情理共生而厚重。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说,学生学习课文进去了还得跳出来。即在课文里经历了一番情感体验以后,还要能冷静地对语言文字作一番理性的追问。这种思考越缜密、越深刻、越有见地,越能展现学生的理思水平,同时也才能使学生获得某种启迪,使学生越学越聪慧。
  第四,心性因情理相促而稳定。中国古代教育家早已认识到,情感的积淀必须含有“识理”和“情绪”两个因素,只有识理而没有情绪的因素,或者只有情绪而没有识理的因素,都不能构成真正的情感积淀。情感体验过程中融入理思,能增强情感体验的沉潜与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强调语文学习过程的“理思”,绝不是淡化和放弃语文的情感元素,走回到理性分析的窠臼。
  特征三:情理思绪孕育充分。
  情理课堂提倡上课需要有适当的“冷场”,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沉潜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获取主要途径是“悟”与“思”――通过“悟”“思”获得感受,明白道理;通过“悟”“思”获取方法,学会使用。而“悟”“思”的过程,需要时间与空间作为保证。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课堂表现得很安静。这种安静是一种“丰富的安静”(周国平语)。因此,老师要能够用心、有度、适时、有序地为学生创造出“悟”“思”的安静时间与空间,保证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形成观点。
  特征四:阅读过程悟道得法。
  情理课堂中学生的阅读是“悟道得法”的过程。这里的“道”指的是语言文字的结构规律;“法”指的是规范语言的法度。“悟道得法”指的就是学生认识并掌握语文的工具性,体会其人文内涵。
  第一,情理课堂需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结构之妙。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常常运用象征、拟人、夸张、比喻等“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语文学科教学不能缺失对语言艺术的品味。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去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挖掘内蕴,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理”,去品味语言,鉴赏语言,学习语言。
  第二,情理课堂需要引导学生探求表达叙述之法。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要走一个完整的过程,即从课文整体到局部句段,再由局部回到整体的认知。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理解了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反思追溯作者写作的思维过程,作者是怎样观察生活、提炼生活的,怎样思考(布局谋篇)、怎样选择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的,那么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本的能力。
  
  四、“情理课堂”的教学策略强调读说、思悟、训练相结合
  
  小学语文“情理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操作程序,而是对当下语文课堂重情轻理抑或重理轻情等偏颇的纠正。情理课堂的操作应当遵循“以读说为基,以思悟为法,以训练为要”的基本操作策略。
  1.以读说为基是情理课堂的基本形态
  以读说为基,就是“披文入情”,紧扣文章的重点词句,探寻其意蕴,体悟其思想深处的情理。在情理课堂中,读与说是最为常见的学习形式。学生通过理解性读说,来理解字词句章的意思;通过体验性读说,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情理;通过传情性读说,浸润在语言文字中,与作者心灵对话,感悟做人之道,同时抓住内容精彩处、语言经典处,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通过兴趣性读说,在探究、评点、改编和动口、动手、动脑等多样性实践中培养情趣,习得知识,训练能力,开发潜能。情理课堂教学离不开读说。读说既是情理课堂的学习手段,又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表现。
  2.以思悟为法是情理课堂的内隐形态
  思与悟是相伴相随的心理认知过程。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必然是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共同参与的过程。将思与悟一起提出来,意思是在悟的方式与方法上注重理思的参与,这样更能促进语言的沉淀,更能将获取的信息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从中获得情理交融的体验。情理课堂中思悟是内隐的形态,这样的课堂留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思悟,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思悟遣词造句之妙,思悟布局谋篇之美,思悟情理意味之深,思悟标点运用之义……如果离开了思悟,学生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会有丰富的情理积累了。
  3.以训练为要是情理课堂的主体关照
  情理课堂中的“训练”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叶圣陶先生曾讲过:“什么是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情理课堂的训练就是言语活动,即创设生活化言语实践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灵性。训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领悟遣词造句之功、谋篇布局之妙,感受语言和谐之美、音乐之美,逐步理解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受到人文的教育。
  从宏观上看,语言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学好语文,就是让学生的未来拥有了传统文化的力量,使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得到延续和加强。从微观上看,情感与理智是人类精神之维的两端;没有了情感,人的精神世界将会枯萎;没有了理智,人将会迷失生活的方向。只有理智与情感的和谐,人才能过上一种完美的生活。
  情理课堂是基于前人理论的一种再认识,是对语文本真状态的复归,而非强加给语文教学的装饰。在充分发挥语文情感性的基础上,推崇情理同构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识写会因理思而扎实;品悟会因理思而丰满;情感会因理思而厚重;心性会因理思而稳定。归根到底,情理课堂是要挖掘学生母语学习的潜能,提升学生的智慧,张扬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追求“言意”兼得、情理交融的育人佳境。
  
  参考文献:
  [1]孙双金.“情智语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
  [2]肖群忠.中庸之道与情理精神[J].齐鲁学刊,2004.
  [3]顾颉.情理交融和谐灵动――论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J].中国教育学刊,2007.
  [4]郭新戈.语文教学中的情语、情境与情理[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
  [5]朱凯.文学意境中的言志、咏情、存理[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5.
  [6]陈晓冰.情理相润,让语文课堂走向灵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9).
  [7]陈晓冰.语文教学的学科视角:“言”“意”相生[J].小学语文,2010(11).
  
  Emotional and Rational Classroom and Children's Growth
  
  CHEN Xiao-bing
  (Nanto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Nantong 226500, China)
  
  Abstract: Emotional and rational Chinese classroom in primary school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idea of education, focusing on developing children's emotion and rationality simultaneously. This essay makes a systematic exploration of native language education heredity and transcendence from four aspects: mother tongue fundamental quality; children's growth direction; connotation of Chinese quality; strategy insight and training.
  Key words: emotion; rationality; children's growth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3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