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三种角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学阶段正是青少年获得知识技能、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影响、家庭教育错位和各种竞争带来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厌学、说谎、自私、任性、焦虑、抑郁、耐挫力差、攻击性强等种种外显或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严重影响着小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给教育工作带来不少困扰。因此,应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在促进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以保证学生和谐健康地成长。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当中,父母、教师和伙伴这三种角色的作用显得尤其突出,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父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奠基者。作为小学生的家长,父母不仅给了孩子生命及其生物遗传基因,同时也奠定了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块基石。不用说入学前的心理健康基础是家长打下的,就是进入学校后,家长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仍然非常重要,不可低估。
  根据2005年对柳州市1781名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对家庭环境因素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所调查的4所学校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1]该项研究还认为,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承诺、互相帮助和支持,并直接表达情感,彼此倾听和倾诉;同时,如果家庭成员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活动的兴趣都比较浓厚,比较重视在文化知识上的共同学习、讨论和进步,在家庭中鼓励参加社交,有一定娱乐活动,家庭气氛比较融洽等,这些对小学生心理发展有着良好的影响。反之,如果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情绪以及相互之间矛盾对立的程度高,过分强调各个成员的独立性,家庭成员之间的共同活动和交流比较少,家庭气氛比较沉闷压抑,则对小学生心理发展起着消极的作用。
  其实,家庭作为孩子在学校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活动环境,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等氛围因素,都构成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有研究结果显示,学习不太好儿童的家长,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等方面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组的家长,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也相对低于正常儿童组的家长。除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先天的遗传性因素考虑之外,家庭环境因素势必制约和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2.教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塑造者。与家庭环境相比,学校作为专业和职业的教学和育人机构,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显而易见地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而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教师,理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承担起自觉、理性和科学的塑造者角色。因此,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师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作为一项日常的重要工作职责,常抓、抓好。
  2.1 首先,要提高教师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树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充分认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摒弃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处理问题学生,或是针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工作等错误观念。根据目前小学校中的具体情况,我们提倡,班主任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最好的心理辅导教师。
  2.2 其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活动形式、持续时间等具体操作问题,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遵循。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在传授知识和训练学生能力的同时,应关注和体验孩子心灵的感受,而教会孩子去“将心比心”地感受,实际上就是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种心与心的交融只能在日复一日的具体互动中实现。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事不在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是触及灵魂、终生受用的百年大计、人心工程;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在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接受了来自教育者的各种影响,形成了与教育者十分相似的行为习惯,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兹不赘言。
  2.3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教育过程,特别是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说教上,而应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融入生活,在实践中让他们得到心灵的熏陶,在参与中引导他们合理释放自己,进而形成良好的兴趣爱好,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行。其中,在当今小学生、特别是城市小学生群体大多是独生子女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尤其注意为学生创造挫折情境、增加抗压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在学科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解决,让学生在认真思考、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心理得到锻炼,承受挫折能力自然也会有所提高。
  3.伙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者。在生活实践和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一个学生心理产生了某种障碍和困扰,他既不跟家长讲,更不在老师面前吐露,而是在他的伙伴中寻求宣泄、理解和支持。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伙伴的作用不可忽视。
  这个观点恰好得到了2007年合肥市一项关于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的实证研究的支持。[2]所谓“复原力”(resilience),是个心理学术语,指个体、学校、家庭和社区能够成功地应付生活中出现的挑战,比如生活变迁、不断增加的压力、危险因素等的一种能力。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心理复原力水平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均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正相关,其中同伴支持与心理复原力关系最密切,说明与同伴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对儿童复原力具有促进作用。毫无疑问,同伴的支持对于小学生应对挑战等带来心理振荡所具有的作用力,对于小学生建立一种健康的心理平衡同样具有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伙伴关系是小学生群体中年龄相近、处境相同、心理类似的一种紧密关系,他们“同声相近、同气相求”,在日常的大量互动中,最容易达成心理共振和情感交流。比如,不少学校就通过成立“特色小组”,不仅满足了不同小学生的不同兴趣需要,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独立性等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充分张扬每个小学生的个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增加了伙伴间交往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因此,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特别发挥好这种伙伴之间的亲密互动作用,有意识、有计划地安排和组织好伙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活动,创设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团队互动情境,让他们在为达成某一共同目标而进行的交流、协作与互动过程中,化解心理困扰,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父母、教师和伙伴这三种角色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三个关键因素;抓好这三个因素,就可以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伙伴互动环境,从而可以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对提高其学习效率和成绩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相反,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导致儿童学习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学习成绩不好反过来也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如此循环往复,必然导致小学生心理-成绩的恶性循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培养目标、教学方式以及教育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待人接物能力;教师不但是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还应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这种科学的育人观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得到很多有识之士的重视。
  但是,必须认识到,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有规律的连续过程,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就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教育者要分析和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正面的、积极健康的影响,目的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适应社会文化发展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养成教育的本质就是心理自觉性的养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持久塑造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 马梁红等.《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相关性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第15卷.第9期:814~816
  2 王坚杰等.《合肥市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第21卷.第3期:162~1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3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