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马铃薯发展战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市马铃薯发展战略问题的探讨,提出了我市马铃薯发展战略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措施,同时对马铃薯发展关健的技术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对指导研究我市马铃薯发展、调整战略问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马铃薯;发展;战略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otato question discussion, proposed the city potato development methods and technical measures of strategic issue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potato of key technical problems in detail, to guide the city development of potato, adjustment strategy has the very high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 The potato; Development; strategic
  1我市马铃薯种植基本情况
  我市在2010-2014年期间,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主要分为早熟品种和中晚熟品种。其中,早熟品种主要有费乌瑞它(荷兰七号)、富金、尤金、中薯五号;中晚熟品种有延薯4号和克新十三。早熟品种种植面积约占三分之一,中晚熟品种种植面积约占三分之二。2010年种植面积为4335公顷,产量为186405吨;2011年种植面积为4262公顷,产量为193585吨;2012年种植面积为4086公顷,产量为200210吨;2013年种植面积为4209公顷,产量为226915吨;2014年种植面积为4044公顷,产量为235461吨。全市各乡镇(街)均有不同的分布,相对多一些的是大房身、大青咀、松花江等乡镇。
  2我市马铃薯加工企业情况
  我市有着多年的马铃薯种植历史和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目前,本市有一家专业的马铃薯研究所(德惠市脱毒马铃薯研究所)和一家专业马铃薯种薯生产及销售的企业(吉林曙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所和曙丰公司为我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他们的拉动下,我市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曙丰公司2014年生产马铃薯微型薯80万粒,种薯繁育基地50公顷,生产脱毒种薯1200吨。
  曙丰公司2010-2014年推广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是300公顷、360公顷、450公顷、520公顷、600公顷,产量分别是12000吨、16200吨、22500吨、28600吨、24000吨。
  目前我市的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是吉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在甘肃设有专门的原料基地,生产的马铃薯加工制品主要是薯条和薯片;其他的马铃薯加工,还是局限在小作坊式(粉坊)的加工,生产技术条件落后,年加工能力也有限,大约有30多家。比较有名的是大房身镇,现有小作坊式马铃薯加工厂4家,年总加工能力在2000吨左右,加工制品主要是马铃薯淀粉和粉条。
  3当前发展马铃薯产业面临的问题
  3.1种植品种单一,供求矛盾凸现
  由于目前种植的马铃薯品种绝大部分为鲜食菜薯,加之没有固定的菜薯收购企业,而且多数是集中上市,缺少市场竞争力,近两年就出现了菜薯市场过剩,导致种植户效益差,极大的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同时,缺少加工品种的种植,菜薯作为加工原料各方面的指标还不够。
  3.2种薯市场混乱,良种推广面积有限
  种薯监督控制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种薯市场混乱,鱼目混珠,马铃薯退化严重,产量降低,真正的脱毒种薯推广面积有限。
  3.3栽培配套技术落后,产量提高不大
  马铃薯栽培管理粗放,继续保留传统的种植模式,缺少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加之种植户舍不得种薯、肥料的投入,产量提高不大。
  3.4病虫害防治体系不健全,种植户损失较大
  近年来,马铃薯病害逐年加重,病虫害种类日趋复杂,病害发生时间较以前提前。由于缺少马铃薯病虫害防治体系,种植户损失较大。
  3.5行业管理不规范,种植户利益得不到保护
  目前,大多数地区缺少马铃薯加工企业,即使有马铃薯企业,也面临着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有些加工企业收购马铃薯原料时,验质定价不规范,种植户利益得不到保护。
  4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建议
  4.1稳定马铃薯种植规模,提升马铃薯种植科技水平
  应加大技术研究的投入,积极推广已经成熟的栽培技术,努力提高技术覆盖面,不断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
  4.2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一是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经济组织扩大合作,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的经营联盟,拓展种植基地,促进龙头企业壮大与农民增收,实现优势互补、产销对接,形成带动规范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组织机制。二是引导加工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延长企业加工时间,充分发挥加工能力。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生产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企业生产效益和地方税收。
  4.3努力实现产销衔接市场化,发展品牌农业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按照优质标准组织加工,按照效益理念组织营销,实现农业经营效益最大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107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