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艺术之眼拯救机械之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视觉机器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眼睛逐渐被媒介化了,一方面媒介化观看拓展了人们的视觉经验,与此同时这种技术化观视也使人们陷入到观看的困境当中。媒介技术带来的好与坏像一冷一热两股真气在现代社会的单田中折腾不休。人们在这样的诘问和反思中纠结反复,却又不知去往哪里。新媒体艺术正是在这种语境中诞生的,因而带有其双重的特征,一方面它先天的就带有历史主义的自信,把自己描绘为未来的艺术形式,使得旧有的多种视觉经验被移除,规定了现代人看什么,怎样看,以及看到的效果,另一方面新媒体艺术带有前面所有观看媒介所并不具备的自我质疑和自我批判的精神,带有着强有力的催动思想变革的普遍信念。新媒体艺术对观看范式的影响,把人们从观看的困境中拯救出来。
  关键词:媒介化观看 视觉机器 沉浸性 观看心理
  观看是人类最本质的行为,是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的首要途径,没有目光的投射,万物便遁入黑暗,世间的万千则归于沉寂。失去观看的能力是人类最大的不幸也是最大的惩罚。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扩大自己的观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观看范式不停地发生变动和改变。技术进步将把艺术观看带向何方,这是一个无法简单回答问题。我们可以清晰的看见,我们的自然之眼一步步让位于机械之眼,我们眼中的世界不再是自然的真实世界,而是一个被媒介构筑的世界,世界向图像转向。
  一、视觉机器的眼睛――观看被媒介化过程
  在西方哲学的体系当中,对于眼睛对于观看有着丰富的论述与研究,西方的文化自始至终由视觉隐喻支配。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是一则观看的预言,未被理念阴影笼罩的观看,远离事物的本相,事物的显现需要理念的指导,只有依靠中介,我们才能形成正确的观看――以合适的方法去观看。我们不再追求“看什么”而是追求“怎么看”,可以说怎么看的思维孕育西方日后的科学技术观,它昭示了西方观看方式这样的发展路径,所有的事物都是可见的,但是必须找到适当的方法,科学技术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观看环境更主要的是能提供出最好的认识工具,从此观看方式就逐渐被观看媒介所改变、所限定、所影响。简单说,观看被媒介化了。
  为了看得更多更准确,人们一直寻找一种对的方式观看,以期得到“上帝之眼”,希望将世间万物都纳入眼底,即可高瞻远瞩又可洞幽烛微。在这个情况下,人们发明了透视法则和暗箱机制,希望借助视觉工具,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视觉机制,使得世界被观看、被理解、直至被把握。“透视法决定了视野内任一物体的大小和相互距离,视点是确定物体位置和空间维度的唯一基准点”①在这个视觉机制下,观看主体的主观性被摒弃,无论观看者站在哪个位置,都可以观察到被观看对象的相同属性。同透视法一样,暗箱代表着一种正确的观看,他是一个视觉工具更是一种认知方式,他固定了观看位置,划分了内部与外部,使主客体之间间隔,在这一些列缜密的安排下勘探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暗箱机制衍生出摄影术,观看被真正媒介化了,从这是开始人类的自然之眼逐渐地被机械之眼取代。摄影术的发明既是眼睛的胜利因为它加剧了视觉中心的地位观看获得了特权,同样也昭示了眼睛能力的丧失,机械之眼取代了肉身之眼。摄影术是西方观看思维逻辑延伸与技术实现的结果,它宣告了新的观看时代的到来,肉眼的局限将被机械之眼补偿,眼睛将延伸到各个角落,世间万物皆变成可看之物。视觉科技的时代使得人们的观看经验比以前更加丰富、更自由也更加诡异难以把握,电影预示绘画静态结构的崩溃,开启了新型的视觉经验。人们的眼睛开始变得目不暇接,人们的观看被媒介化了,因为任何技术之间的关系已经从对象和手段发展成一种感觉上的杂交关系,世界和人在镜头中呈现的图像融为一体,正与麦克卢汉那个著名的观点不谋而合:技术不只是工具,而是人类身体器官的延伸。
  二、观看陷入困境――媒介化观看建构的虚拟现实
  媒介技术每天都生产出海量的图像,观看媒介萌发大众文化,两者构成了现代人的生存图景。观看媒介在新的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创造出奇观的影像并被不断复制,形成了一种强迫性的观看,如同鲍德里亚在《暴力的图像与图像所受的暴力》所说的“所有事物都是为了被观看并且也必须被观看”。媒介不仅表述现实,反映现实,而且干预现实,最终成为了事实本身。现实生活中,没有媒体参与的事件是不可见的,得不到任何的关注;唯有媒体的介入,事情才能得以显现,值得一看生发出意义。可以说一切事件皆源于媒介。当下的社会生活,在媒介化的世界里,人们陷入了一种观看的集体无意识当中,因为是观看者我们似乎获得了某种权利,也变成了真理和正义的化身,事件的本身的意义并不重要,只要它在屏幕上的呈现真实即可。媒介预制的真实替代了生活的真实,建构着我们的认知,新的视觉机器提供的刺激与日常生活的乏味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视觉机器使得世界虚幻化,而虚拟世界借助影像技术臆造了一个庞大的欲望空间,这个空间如此的绚丽,与之相比真实世界既匮乏而平庸,观看者为了偷窥欲望的满足宁愿选择观看视觉机器预制好的虚拟景观,寻求虚拟世界“超真实”所给予的全新体验。媒介的选择功能替我们甄选事件,编辑或剪辑场景,过滤信息与内容,图像压缩“现实”,提炼“现实”,最终这种被加工好的“现实”呈现给观众。在图像虚构的世界里,真实离我们的眼睛越来越远,人们的观看日益陷入到困境之中。曾经的自然之眼被机械之眼所取代。观看行为由以前的静观审美转向快感的直接获得,淹没在媒介构筑的影像世界里,视觉素养在逐步下降,视觉感知日渐迟钝,视觉心理日趋麻木,为了获得更加震撼的体验,人们希图用更鲜艳的色彩,更大的屏幕尺寸,更奇幻的情节制造观看的冲动。人们像瘾君子一样,陷入到观看的死循环当中。
  三、观看方式的改变――新媒体艺术下的观看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的世界是浸入黑暗的世界,技术处于大众和社会的期望之中,却并不是温顺驯良的,“当我们认为技术是某种中性的东西时,我们又是以一种可能最坏的方式被交给技术了;正是这种人们至今深信不疑的关于技术的中性把握,是我们对技术的本质依然茫然无知”②技术在我们的文化中从来扮演着双重角色,它可以是魔力之眼――呈现外太空的宏观景象和不可见区域的微观图景,也可以是弗兰肯斯坦式的科学恶魔,新媒体艺术把现代主义的技术敏感性推到了极致,艺术与技术的结盟产生出新的文化样貌。技术为艺术的拓进提供动力,而艺术又不断开掘技术的潜力。两者相互投射,诱引艺术与技术融合新媒体艺术这一硕果,我们对对技术的运用和思考一定要把它至于人性的原则下来考量。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对现代社会生活关注艺术形式,具有现代性媒体的美学特征。韦伯把现代性定义为一个合理化、组织化的进程,观看被媒介化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的反映。新媒体孕育于现代性的文化土壤之中,对观看范式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变。我们对它的思考、质疑和批判,以期在对对当下人们所处的观看困境予以疗治。   1.新媒体艺术下观看时空的虚拟化
  艺术家对于时空特性的探索由来已久,新媒体技术为这种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数码媒体为依托的赛博时空反过来唤起了艺术遐想,为虚拟世界增添了瑰丽的景观,扩展了艺术环境的外延,丰富了人们对观看时空的认知。新媒体艺术所呈现的时间与空间改变了物理时空的稳定性,形成了对现实时空的仿真。新媒体艺术已经超出了传统艺术所局限的时空观念,借助于科技手段使观看者产生类似时空幻觉的艺术效果。传统时空的不可分离性被打破,吉登斯用“时空份延”(time――space distanciation)来定义,在全球化的今天,时间和空间剥离开来,空间呈现一种“脱域”,缺席和在场交织在一起,成为社会生活的经验。同时,观看时空被新媒体艺术数字化的重构了,形成了一种多维相通、流动并置的时空结构。这个结构使得现实和虚拟,二维和三维的观看空间被有效连接。同时时间的呈现也被改变,加速或者延缓成为新媒体艺术家探索时间特性的尝试。时间节奏的改变给了人们不一样的观看体验。
  2.新媒体艺术观看受众的反客为主
  新媒体艺术使得观看主体的身份发生改变,在传统的艺术审美活动中,创作者和观赏者之间泾渭分明。但是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使得观看者与创作者,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很多艺术品本身的完整性必须依赖观看者的参与才能完成。安博托・艾克(Umberto Eco)曾经提出一种概念:任何艺术品都应该具有“开放性”,开放性是艺术家和消费者的未来。所谓的开放性,代表艺术家的创作仅限于搭建一个轮廓或框架,真正的完成需要观看着的参与。比如,在网络文学中,很多作品引发大量读者参与互动,读者们的留言、讨论又变成了一种反馈使得作品完成,特别是这些读者的留言本身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可以被后来阅读的人观看,人们通过赞成、反对,改写,补充等等观看行为使得原本的观看文本不断扩大,拓展了人们的观看,也使得作者和读者的身份模糊。在很多新媒体装置艺术中,观看者被定义为角色体验者,在体验中完成二次创作,在观看中完成意义的阐释。观看者从被动接受的一方被“赋权”成为了主动参与创作的艺术家。
  3.新媒体艺术观看心理的沉浸性体验
  德克霍夫在《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一书中指出:“人们认为三维图像是视觉的,但三维图像的主导感官则是触觉。当你在VR中四处闲逛时,你的整个身体都与周边环境接触,就像你在游泳池中身体与水的关系那样。”③这段话很好的指出了新媒体观看环境下的沉浸性,很多新媒体艺术家创造出虚拟现实的环境,人们根据某种诸如头盔、手柄、手套的辅助设备将人们引入到数字化奇观的幻象空间之中。沉浸性体验在于人们的感官和周围环境的接触和联系,让人打破空间距离的阻碍,获得真实的感官体验。这些媒介希望借助虚拟的观看促发人们真正的亲身实践的去旅行。沉浸性的观看体验在于新媒体技术提供的一种“在场”,它不仅指的是观看者的存在,更指向了一种新的结构关系――一个由时间与空间、景观与人的存在关系。人们在观看完成中忘记时间的流逝,忘却本真的自我的存在,真实的画面、动人的音乐和曲折紧张的情节以及交互性的结构构成了一个瑰丽的空间,人们浸泡其中无法自拔。
  4.新媒体艺术召唤观看的全感官参与
  在传统的审美观看中,眼睛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视觉中心主义的美学传统,对其他感官进行排斥,认为视觉的理性可以在审美观看是保持主体的理性。但是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形式的丰富和科学技术的支持,使得被忽视的身体重新出场,身体多重感官性体验,整合了人们的感受能力,丰富了人们的观看体验。另外新媒体艺术得多媒介聚合的特性也使得艺术的呈现变得多样,这种多样同时提高了受众审美的意识。多种媒介的混用,使人们的听觉、嗅觉、触觉都被调动起来,人们在体验式观看时被激发起最大限度的肢体和感官活动,产生身临其境的心理感受。在很多现代艺术馆里,作品不仅仅是看得,还可以闻,可以摸,南京 青少年科技馆的模拟地震馆就给人以全感官的观看体验,当地震开始时与影片的内容高度配合,我们看到了房倒墙塌的画面,耳边传来人们的尖叫和混乱的背景声,地面开始抖动让人寸步难行,空气中弥漫着火和泥土的味道,给人极强的真实体验。这些丰富的观看体验使得观看本身变得内涵丰富起来。
  四、艺术之眼拯救机械之眼――新媒体艺术的抵抗策略
  曾经,在技术贫乏的时代,我们用创造性的追问和思考找寻自己的存在方式;现在在媒介化观看所形成困境中,世界就此失去了神秘性和诗意,人们在奇观化的影像世界中沉沦。海德格尔让我们求助诗性思维,用诗人看待世界的眼光看待周遭世界,这个诗人的眼光就是艺术之眼,他的用来疗治观看症候的解药就是用艺术的表达和言说追寻真理,以此探究人的本真存在。我们寄希望于艺术,把艺术当作类宗教性的救赎人生意义的替代品。新媒体技术与术的统一性使得他肩负起这一重责,用新媒体环境下形成的艺术之眼抵御机械之眼的侵袭成为一种可能。
  新媒体艺术以提问的方式改造技术,并依赖技术提出问题,在理解观看媒介的内在含义的同时对它的意义重新定义,使得观看媒介更合理更人性。新媒体艺术对滋养他的土壤始终保持着一种愤怒,它迷恋技术同时质疑技术,新媒体艺术在显现技术的同时,试图界定技术的实用意义,促进它的合理和人性化。在这种观念下新媒体艺术一两条路径展开:一条是实验定位,突破媒介的常规应用,以试验姿态改造观看媒介;而是形成了一种批判的立场,在对现实的反思引出关注,以剖析的观察拷问现代人的观看困境。所以在如下三个方面,新媒体艺术为机器化技术性观视下的视觉困境带来了改变的可能。
  1.先锋实验的姿态
  1917年,杜尚用小便器开启了艺术家用观念展示创造力的思潮,艺术家用多种媒介表达对生活的思考。新媒体艺术的观看创新了观看的范式,以全新的思维、视点观照世界,新媒体艺术依托新的数字媒体技术挖掘传统题材,创新传统媒介,生成新的语法效果带来新的观看体验,逐渐成为一种抵抗社会,表现纯粹个体感受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新媒体艺术家运用夸张的策略表达自己,成为对抗机器化生活的一种方式,带有极强的先锋性和通俗性,引发大众对当下媒介化的观看方式产生思考。   2.消解意义强调体验
  和大众传媒不同,新媒体艺术媒介常规运用所要求的意义明确和有效传达,新媒体艺术不指向交流,也不期望理解,只会在观看者的无限回馈、反应中激发观看者的感受能力,对世界有所触动,有所回应,艺术家和观看者因而达成某种共识。新媒体艺术创造出的观看空间,在对作品的言说与反馈中形成互惠,观看促使个体在创造性、想象性的体验和实践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新媒体艺术化表现传达给人以这样的理念:媒介只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媒介背后的活生生的人的生活与存在。这种观看引发的思考附着在人们的观看体验之上,没有宏大的叙事和话语的阐释,完全凭借人们的感知去感受与理解。
  3.赋予庶民观看的权利
  互联网在全球的蔓延使得远程传输多媒体艺术作品逐渐成为现实。借助数字媒体技术,普通人也能获得以前艺术家才能享有的特权,人们跨越了知识障碍,自由的编辑、剪辑、拍摄自己的作品,并且把这些作品上传到网络上,通过网络传播的被世界各地的人分享,这种分享突破了简单的观看,还可以随意的进行检索、下载。这是一个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这样,曾经沉默的大多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人们不再需要精英文化的“赋权”,而是在观看中自我创造和自我解放。曾经被少数人占据的权利――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评论如今被新媒体艺术送还到每个人手中。新媒体艺术创作的平民化为大众文化和娱乐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新媒体艺术带给人类最大的审美变革,其表达方式也越来越民主化,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边界逐渐被模糊了。
  结语
  观看的媒介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与自然的联系被逐渐弱化,人们创作除了技术为自己服务,反过来又受制于技术。我们究竟是在技术构建的虚拟空间中迷失,还是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形成更深刻的审美体验,这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讨的议题。新媒体艺术作为数字时代艺术重要的表现方式,迸发出极强的生命活力,研究新媒体艺术有助于观看主体观看素养的形成和数字美学观念的重构。
  注释:
  ①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版,第30页。
  ②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第99页。
  ③德克霍夫.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M].汪冰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57.
  参考文献:
  [1]【法】居伊・德波. 王昭凤译.景观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美】苏珊・朗格. 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法】克里斯蒂安・麦茨. 王志敏译.想象的能指[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4]【法】福柯. 陈志梧译,包亚明主编.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J].都市与文化.第 1 辑.
  [5]程孟辉.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6]【美】爱德华・索亚. 陆扬等译.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230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