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当代艺术中的精神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这个多文化融合的社会里,艺术也多姿多彩。然而,精神性的追求尤为重要,在速食文化的潜移默化里,物欲横流的社会现状中,利益以及生活的压力,人们不再想要去花费时间与精力探索新奇新鲜的东西,冷漠漫延开来,在此时,艺术便成了直接反映我们社会的一面镜子。当我们在讨论艺术时,各种优秀的艺术作品中精神性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冲撞着我们的本心,让我们去思考,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问题。
  关键词:艺术;当代艺术;精神性
  1 艺术作品中精神性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艺术与精神性一脉相承。在西方与中国都拥有着丰富的思想文化与艺术作品,艺术以及文学作品都是其精神性的表现形式。现今人们对于精神性有着多样并且更深层次的探索。认为精神性则是想要归属于除自己之外的更大的自然渴望,探索生命的开始和死亡本质的欲求,以及对宇宙中难以辨别、不可捉摸的力量的认知,对我们的存在和未来的可能性进行探索和质疑。同时也让我们去思考自己本身,思考生存的状态以及对生命都做出了深刻的探究。然而我们现今所生活的社会,迷失在物欲的世界里,乐此不彼。在机械化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对生活的漠视,冷漠,麻木,成为司空见惯的事。因此,对于精神性的追求显得无比重要。同时,有大量的艺术、文学作品中对精神性进行表达和探索。例如,德国赫尔曼・黑塞的《荒原狼》中对人内心的探索、卡夫卡的《变形记》以及卡尔维诺都对精神性做出了分析和探寻。在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的大量普及,人类的异化以及内心的变化都需要这种精神性,需要通过对精神性的探索带给人们对于生存、生活以及整个宇宙进行思考。
  2 西方当代艺术中的精神性
  在西方艺术中,精神性一直是其表达的主题。可以从史前时期的山洞壁画,古希腊雕塑,斯里兰卡的巨型佛雕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看出,这些作品都反映出人性的伟大与生命力。再来看19、20世纪这段时期,艺术与精神性渐行渐远,多数都带着强烈的对色彩、构思以及技巧的分析与重视,从而忽视了艺术家与作品的精神性。在现当代的艺术,精神性的主题重新受到了关注,其中受到关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世界的大融合、各种文化的相结合,以及我们的个体的变化、社会问题等。一些艺术家开始从精神上寻找问题的出路,寻找艺术中的精神性,如德国的安塞姆・基弗、里希特、贾克梅蒂等。精神性的延续是由于战争、生存环境、恐怖主义以及人们的生存状态等的问题,然而在近些年就有些艺术家运用不同多的方法和材料来表达其精神性。例如,在2000年的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以天启为题的展览中,日本的森万里子的《梦幻庙宇》是一件结构复杂的作品,由多个部分组成,它运用了多种手段和材质,结合了电脑技术、3d环绕音效以及虚拟实境等元素,庙宇是一座仿效公元739年的日本寺庙,有着八角形的结构。他的作品一直穿插着自然界的神秘场景。在这个充满现代结合的场景中回看我们的传统寺庙建筑,让我们感受到与自然的结合,思考自然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迪诺斯・普曼和杰克・查普曼的《地狱(Hell)》,向人们展示了上百个弱小的受害者饱受纳粹暴行的摧残,将集中营的历史浓缩为对未来的浩劫的场景的隐喻,同时对人类之间的相互诅咒和辱骂、指责也做出投射。让人们进行深刻的思考:当我们看到有可能发生在未来的恐怖场景时,还能否以乐观、欣赏的角度去观看,也让我们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做出反思。同样,来自非洲的艺术家克里斯・奥菲利在1996年作的《圣母玛利亚》(The Holy Virgin Mary),他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对异教徒对混血儿的先入为主思想的轻视,披着蓝色外衣的非洲黑人圣母玛利亚被黑帮电影图片和从色情杂志中剪下的女性生殖器图片和大象的粪便所包围着。这些作品都是从人性最真实的角度去探索未知的问题。
  艺术家不仅仅是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精神觉醒,一些也加进了仪式、行为以及像“巫”的角色,他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扮演着此角色。例如,德国的约瑟夫・博伊斯,他经常使用毛毡、动物油脂以及蜂蜜等作为自己表现的材料,在1965年他用自己的行为创作了《如何向死兔子解释图画》,他用蜂蜜涂满头,又用金箔覆盖满脸,怀抱死兔子,其中蜜蜂代表勤劳、和平,他以他独特的方式向人们传达人与人、人与动物间的关系。正如他自己说的:“艺术要生存下去,也只有向上和神和天使,向下和动物和土地连结为一体时,才可能有出路。”
  3 精神性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回看我们的中国,也同样有着令人心痛的景象。就像赫伯特・里德所写的:“冷漠是地方的流行病,是一种生命力减弱的征兆。感受力变得迟钝,一般人不再喜欢触碰人生的锋芒,不再喜欢新奇的想象和新鲜独特的感觉。贫富有别,却同样在狂热地逃避现实――首先逃避的就是艺术,因为艺术是一面将人生真相凸显出来的镜子。”[1]在现当代中国,艺术家们也在探索着,试图用精神性来表达自己。例如,傅榆翔,他安静地在画室中涂画着每一笔,在这个嘈杂的世界中显得格外超然。这些精神在他的《后山海经》《通灵的鹦鹉看着用手机的猴子》中也都显露出来。黄药,一位现在生活在南京的艺术家,他自称为“通灵艺术家”、“能与外星生命对话的艺术家”。他创作了“招魂”、“梦游”、“通天”三个系列的作品,这些颇具意义的作品名就带我们走进了他独特的艺术世界,他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山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他在做“招魂”时,便连续在几个夜晚作画,画着那些即抽象又类似于人身体组成部分的细胞和卵泡。他的系列作品颇具仪式感,与他喜欢追求通灵感是相对应的,他自认为艺术是一种疗伤,所以他自取为“药”。与许多艺术家一样,他试图表达和唤醒,但同时不一样的他却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他用他特别的“药”治疗着被灼痛的国度。在这里我想说艺术最终极的问题其实与精神性的追求是一致的,都是要人们回归本心,如《华严经》上所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总是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个人私欲的蒙蔽,初心变得越发遥远。然而对于艺术,这个可以将人生真相凸显出来的镜子,更加不可有私心,以及蒙蔽我们内心的无关紧要的东西。敞开内心、直面艺术显得越发重要。丁乙,一位生活在上海的艺术家,一个被认为是中国抽象派画家中的先驱者,1988年他开始创作《十示》,作品名是印刷业的术语,也是精确的象征。然而他那种精确的态度、重复性的符号,全神贯注、集中到一点上,忘记周围的一切,一切都回归到自我,回到内心。我想丁乙,不仅是在表达一种态度,也不仅像人们展示了他的抽象画作,更多的是让人们体会到重复的态度、力量,一种对待艺术、生活的态度。精确却不拘谨,自然又不放纵,平和地看待这个世界。
  4 结束语
  精神性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在追求艺术中的精神性的同时对我们自身进行思考。艺术精神性的展示与表达,不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相反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升华和充实。精神性是艺术存在的基础,在强调艺术形式,内容的美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精神性的表达。失去对精神性的表达与探索,艺术将会失去她以往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赫伯特・里德(英).让文化见鬼去吧[M].江苏人民出版社,第78页.
  作者简介:程琳(1991―),河南洛阳人,女,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美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456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