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这种语文阅读教学新形势的特征,探讨群阅读的指导策略,在小学实际教学环境中的指导意义,并且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指导性意见,希望能够在经验交流中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效果做出绵薄之力,给出教学方式一定的指导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新课改在语文教学中的改革可谓是前所未见的新颖,尤其是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因为学生面对升学压力并不如中考,因此小学课程课堂建设越来越多元化,伴随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和网络发展,学生可借鉴的语文阅读材料更是信手拈来,如何在众多阅读材料中选取有意义、有教学效果的素材进行群阅读的教学指导,如何在群阅读中发挥学生主体、教师辅助的教学方式,如何为同辈教师提供可参照的教学方式指引,这成为本文所要重点研究和探讨的内容。
  一、小学语文群阅读的教学价值
  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 405 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整本的书。”以往小学语文课堂相对比较呆板的教学模式,以一篇文章为教学核心的传统阅读课程讲授方法,这些与现代教学模式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小学语文群阅读方式的加入,为语文阅读课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革新价值。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将一篇文章肢解成不同的段落和层次来讲解,破坏了文章整体的美和节奏,学生如同“做题考试”一样不断的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课后习题、以及描写方法,通篇阅读下来也只能够单纯的了解了单篇文章的内容解析,如改变一个阅读场景或者阅读内容,学生如果没有举一反三地能力或者足够丰富的阅读量和阅历,在真正面对考试或者单纯的欣赏文学作品方面,都无法做到知识的水平或者垂直迁移。群阅读模式一改传统单篇精读,它可以统合众多内容或者形式相比较类似的“同质”文进行类比阅读,这样相对的语文课程内容会更加丰富具有挑战性,学生也能够同时间进行大量文章的“吸收”,较比之前的课程内容设计更加丰富多彩,学生也会更加容易融入到课程设计上来,一方面大幅度提升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保障课程效果的实施。
  此外,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学习知识会存在“高峰期”,处于这种“高峰期”,学生会主动索取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和学习,这种行为往往是无组织的、自发自愿形成的。面对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的畅通无阻,很多学生在网络中更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而这些材料很多都是不适合小学生进行阅读的,有的内容艰深不易理解,有的则内容不宜学生阅读。而语文课群阅读就有效的规避了以上谈到的问题,在课堂中能够为学生呈现众多优质的、已经筛选好的阅读材料,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1、根据不同主题选择阅读内容
  五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学习例如《将相和》、《草船借箭》之类的课文,在这一个单元,教师可以选取与历史典故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群阅读,作为一个比较能够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阅读点”。群阅读非常重视教师对于课程阅读内容的整体把控,因此在教学的不同环节,教师要选择的不同主题类别的阅读材料进行讲授,在选择的同时就要重视起材料的质量,排查阅读教学意义较差、指导性不高的文章,并且能够做到向学生推荐群阅读之外的其他参考材料,供学生做出多重选择。比如“文章的描写方式”“以某某节日为主题”“我就是我”“成长与感恩”等等,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选定主题之后进行文章的筛选,最后确定群阅读文章的内容选定,并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内容的分享。
  2.根据结构层次来设计和组合文章
  举一个例子:要进行多次重读阅读主题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反复读梁晓声的《慈母情深》、林夕的《母亲的存折》及毕淑敏的《学生,妈妈为什么打你》,让学生理解母亲,理解母爱,感受母爱,通过这种方式一次性达到教师教学的目的,即一方面欣赏名家笔下的“母爱”,陶冶了情操,学会了感恩与孝顺,另一方面则通过主题类别学习,能够明确这类别的文章如和进行学习、阅读和写作,在小学课堂上,灵活的内容设计和学生互动游戏的环节同样可以让整个课堂变得丰富有趣。这些类别文章应该按照内容由浅入深,写作方法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式的方式进行层次设计和组合,让文章风格化形成,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会感觉有学习压力,从而奠定学习效果和充满趣味性的学习基调。
  3.让学生在读说结合中感受阅读真谛
  六年级有一个学习章节是“鲁迅”,《少年闰土》、《一面》、《有的人》等文章的出现,加深了课文的深度广度,学生在阅读起来出现一定的理解困难。在群阅读的具体教学环节设计方面,教师应该多多考虑下功夫,设计有趣的、有意义的教学互动环节,让这些比较困难掌握的课文变得有趣并且容易理解。比如经常性的让学生说和朗读,设计电影配音、分角色朗读、小组短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开口去“朗诵”“阅读”,让原本沉闷的语文课堂真正意义上的“活”起来,这样更能够深刻的理解文章的内容,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讲解课文写作背后的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
  4.善于提问引导,提升群文阅读效果
  小学六年级群阅读材料还涉及诗歌的部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天净沙・秋》这些诗歌的引入,一方面增加学生群阅读的广度,还能增进学生阅读感受。群阅读的主体应该还给学生,在小学语文课的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全方位关注到儿童的阅读之中,教师所要做的就是适当给予示范和整体课堂秩序的把控。由于诗歌部分距离我们生活比较遥远,学生关注的兴趣点不同,教师若要做到因材施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学生给予客观的评价,并且最好是偏向正向的评价。在学生对诗歌出现理解困惑的时候,应该对其提问进行正性引导,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效果。
  结语: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仍处于一种比较懵懂发展的阶段,这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方式目前来讲并不是非常普及。在已经运用这种群阅读模式的班级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该注意不断的在教学中摸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使之更加适应群阅读的教学方案,从而大幅度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宏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2]唐先梅.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5).
  [3]朱庆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导语设计例谈[J].语文学刊,2012(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5764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