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歌曲《多情的土地》的艺术特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音乐是人类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法。而在音乐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声乐,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不仅自己要有深厚的功底而且还要对作品进行分析,既而在演唱的过程中将作品的内在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然而艺术曲的演唱则不同于一般的歌曲,他更内在化,对演唱者有更高的要求,对艺术歌曲的演唱,除了要选择合适的作品外,还要深入分析作品。同时,还要尽力融入作品,展开想象、进入角色、把握好度;对作品还要反复锤炼,精益求精、烂熟于心,并且要内化为内在的艺术素质。
  关键词 声乐 艺术特色 处理 演唱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1创作背景
  《多情的土地》,施光南作的曲,任志萍作的词,1982年正值中国兴起了第一次出国热潮。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很多人因为看不出今后国家的发展到底会如何。因此很多人都想到国外去有的人甚至觉得只要到国外就是扫大街也比在国内呆着强。当时任志萍在日本亲戚回国探亲时看到中国当时的物质还很匮乏,人们的生活并不是很富裕,于是亲戚们都劝他出国深造。到日本区发展,到日本的话不管怎样肯定比国内生活得好。到底是出国还是不出国任志萍反复琢磨了一阵但最终他还是决定不出国留在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在中国尽管这里并不是很富裕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如果要自己离开这片土地的话心里会觉得非常难过。因为只有在这里任志萍才觉得是在自己的家里觉得亲切更重要的是自从自己被打成右派直到1976年摘掉帽子再到1978年真正平反有了正式的身份后正是干事业的时候而且国内的形势也越来越好了。
  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坚信中国今后一定会好起来的。有感于这种情况他觉得一肚子的话要说有种一吐为快的冲动于是拿起笔来写下了这首《多情的土地》。完稿后任志萍直接把歌词寄给了作曲家施光南,不久歌曲获奖消息传来《多情的土地》在获奖歌曲中排在第三名。合唱时,那伴奏的厚重、领唱的深情、合唱的排山倒海,至今还埋在心底。忘不了,是因为,这歌词里的土地,多情;我们歌唱这土地的人,情也浓。眼下这样全民娱乐的时代,说《多情的土地》这样歌颂祖国的正统歌曲,似乎颇有点不合时宜。不过,前两天和一位外教闲聊中间的一段插曲,却让我真切体味到,这种对祖祖辈辈生活着土地的深情,并没有像出了车站的列车,走了,远了,没了。
  2演唱处理分析
  2.1歌曲感情基调的准确把握
  《多情的土地》创作于1978年,词作家任志萍创作的这首寓意深刻且充满了爱国之情的歌词,用凝练的笔触,深情倾诉般浓郁而又细腻的感情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对土地的热爱之情,这首艺术作品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演唱的。由于时代和环境的原因,当代人们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跟作者创作时是有区别的,但我们对于这种感情应该更深沉,更坚定。演唱时一定要激情释放,把对祖国的爱渗透到了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深情厚意,让人感怀,对祖国的热爱是演唱时总的基调。
  2.2歌曲的技巧处理
  在歌曲《多情的土地》中,第一段明显的表现出来。“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我踏过的路径上阵阵花香鸟语,我耕耘过的田野上一层层金黄翠绿,我怎能离开这河叉山脊”开始的时候,歌曲情绪是深情的,速度比较慢,音较长,演唱时吸气要快而且要吸地深呼气要慢,但是到了“我怎能离开这河叉山脊”这里一个渐强到这句时,这里一个渐强情绪开始高涨,气息一定要压住,完了马上换气接下面一个高音,吸气时身体的上半部分一定要放松,腰的周围很舒服地向外扩展,随即胸腔部位也有舒张感,体内空间增大使气息很自然地吸进去。这样演唱起来既松畅又适度,声音圆润。
  后面的这一段中开始渐弱了像在诉说,用自己内心的话轻声去诉说,演唱时,用哭腔的感觉会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这就要靠控制好自己的气息。许多声乐家将歌唱发生的呼吸方法分为四种:锁骨呼吸法、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呼吸法。但是胸腹式呼吸法被认为是最完善、最科学的呼吸方法。这也就是我国民族传统声乐理论所说的“丹田之气”的呼吸方法,即“气沉丹田,头顶虚空,全凭腰转,两肩轻松”。也就是在歌唱中用胸腔。横膈膜和腹肌互相配合进行的呼吸和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
  3结语
  唱歌要感动听众,首先是要使自己处于兴奋而又激动的状态中。“真真假假”是艺术表现的特定手法。“假”是为了表现“艺术的真”,“假”,是表现“真”的艺术技巧。真入假出而不失为真,才能发挥艺术的真实性和表现的真实性的统一,才能发挥艺术感染的强大作用。因此我们在演唱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恰到好处地来表现艺术。在平常中,我们发现还有一些人在演唱时精神高度紧张,前怕狼后怕虎,满脑子私心杂念,这样的歌唱状态是绝对唱不好歌的,更不用说感动观众了。因此我们讲的“忘我的演唱”就是要演唱者丢掉一切来自思想上的或者声音上的包袱,消除一切紧张因素,以既充满激情而又放松自如的状态进入演唱,要知道,只有情感得到了解放,才能得到自然而舒畅的声音效果,才能有更完美的感情表达。歌唱艺术应该是“有声又有乐”。
  参考文献
  [1] 张志强.施光南歌曲创造主要特点[J].剧影月报,2009(01).
  [2] 郑月秋,李永瑞.施光南手稿和他的创作故事[J].中国档案,2004(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536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