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是新课程标准为体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新问题。如何实现,教师们做着各种探索。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确立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实施多元化评价方法,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为学习打下基础。如何利用课体育教学,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安全教育;师生关系;信息技术;交流;现状
  高中体育随着新课标的改变,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学校的围墙上面我们总能够看到“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标语,从这个标语当中我们可以看出锻炼对于我们生活所带来的改变,高中生正处于一个长身体的阶段,而日常的课业十分繁重,很多学生因为不经常锻炼,导致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无法跟上教学的脚步或者经常生病,影响学习。由此可以看出对高中体育的教学改变的多么的重要。
  一、现状以及影响
  1、社会问题:在我国,对学生学业的重视已经无法言语,在很多地区都是以升学为标准,学校的升学率是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学生考取的学校是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也同样是衡量一个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社会当中对学习的重视往往让体育得不到正常的教学。
  2、学校问题:大多数高中学校都以升学率来宣传自己学校,因此导致重视文化而轻视体育,很多學校甚至会取消体育课改上文化课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体育变的可有可无。而很多农村的学生,甚至在小学初中的阶段并没有接触过体育课,导致对体育的态度十分的敷衍。
  3、设备问题:即使在比较发达的一些地区,学校体育器材的缺乏,教学老师的缺乏。体育场所的缺乏,学校之外无锻炼场所等是现在体育教育当中所面临十分严重的问题。
  4、个人原因:很多家庭对于学生的文化十分重视,往往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禁止学生去从事体育运动,而学生自身也比较在意,因此自身也不愿意去参与。
  从上述的几个问题当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学校以及老师亦或者是学生以及家长,对待体育的态度都是比较反对,这样就导致当前的体育教育举步维艰,无法让学生享受到比较好的体育教育。
  二、改变观念及体育的重要性
  要从根本上改变高中的体育教育,应当从改变老师,家长以及学生的观念做起,对他们进行一定的体育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改变他们对于体育的轻视,而关于学生方面,应当重视体育课程,按时的安排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体育器材,即使下雨天不能够上课,也应当安排理论课程让学生能够享受到体育教育。
  三、安全教育
  高中体育是一个户外课堂,经常需要跑跑跳跳,或者打球等比较激烈的运动,时不时的还会有肢体的接触,但是高中生的保护措施以及意识并不好,因此难免会有受伤的时候,而高中时期的学业繁重,假如受伤了,会影响到日常的学习。因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十分的重要,安全教育不仅要为学生讲解关于课堂之上的,课堂之外的安全教育同样重要。
  安全教育一般而言是为学生讲解一些关于跑步的技巧,如何能够防止受伤,如何能够减少损伤,如何让体育的锻炼效果最大化。而关于球类运动也同样是如此,正确的教导学生如何避免受伤是安全教育当中的重中之重。
  四、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高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时常的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这些教学模式,应当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课堂的教学任务,天气等原因都是改变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追求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追求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
  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如何跑得更快、打球更迅捷,应懂得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最合理的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除此之外,教师的示范同等重要,课本之上的知识,往往比较模糊,让学生不解其意,因此教师在体育课堂之上对学生进行动作的示范十分的重要。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得整个体育课堂,学生处于一种享受的心态。
  五、挖掘学生的运动潜力
  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课堂比较单一,所有的学生都是进行着同一种运动。许多学生因为身体素质并不相同,对于运动的喜爱以及擅长的运动并不相同。挖掘学生的运动潜力就成为了高中体育课堂当中的重要教学目标了。教师在此过程当中,应当深入的去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因材施教,科学有效的制定教学方法以及方法,给予学生适当并且适合的运动目标。激发学生关于运动方面的潜力,让学生爱上运动,进而能够自发的去锻炼身体,达到了体育课堂当中所应当达到的教学目标。
  总结:
  体育是一个师生双方互动的学科,因此教师除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之外,与学生的关系一定要保持良好,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之上能够享受运动,喜爱运动,坚持运动,感到轻松愉快,最终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完成繁重的学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61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