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AA2610原子吸收测定钼精矿中的钼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将含有黄铜矿的钼矿浮选产物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与剖析了运用原子吸收测定钼的方法,最终结果得知,在0.05N氨性溶液当中,进行试样以及浮选产物当中钼的测定时,发现相对误差<2%,因此,此方法有着比较高的测定精度。
  关键词:原子吸收法;钼;精矿
  针对含有黄铜矿的钼矿浮选产物来讲,运用实验室现目前常用的钼酸铅化验分析方法,已经难以从根本上满足分析检测工作的多元化需要。所以,本文采用更加先进的原子吸收法,对含有大量铁、铜的精矿进行测定。最终试验结果得知,针对铁、铜对钼所造成的干扰,可通过加入硫酸钾、硫酸钠加以抑制,而对钙所造成的干扰,则可通过氯化铵、铝等容易进行抑制。此方法对于0.1~5.0%精矿当中钼的分析比较适用。
  1 仪器与试剂
  ①AA26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单缝燃烧,即0.5×100mm;②钼空心阴极灯等;③钼标准溶液。用水对1.84g纯钼酸氨加以溶解,加入10mL(1+1)氨水,进行准确稀释(1升),针对此溶液1mg/1mL,当需要使用时,将其进行稀释,得到所需要的浓度;④黄铜矿;⑤硅溶液。称取4.0g无水氧化硅试剂,在铂金器当中,将2.5g碳酸钾与碳酸钠按照1:1的比例混合液加入其中,运用常法进行溶解,然后利用温水浸出冷却,最后用水进行稀释(200mL),配置成硅溶液10mg/mL。
  2 试验与结果分析
  2.1 设定仪器工作参数
  ①分析线为3133A;②狭缝为0.2mm;③灯电流为8mA;④燃烧器高度为7mm;⑤空气流量为7.0L/min。
  2.2 测定手续
  稱取0.5g试样,将其加入到HNO32O-30mL当中。于电热板上,实施低温加热分解,时间为30min,然后再将温度升高,进行加热浓缩,将钼酸析出后,给予沉淀冷却处理,然后将10~20mL盐酸加入其中,当停止反应后,利用电热板,根据实际需要,持续加热、分解。加入5倍于此溶液的热水,用滤纸进行过滤处理,然后再用温热的盐酸予以连续洗涤(4~5次),最后利用温水进行清洗,转移溶液至容量瓶当中(250mL),用水进行稀释至刻度。取5~20ppm原液,将其加入到容量瓶当中(100mL),然后将50mL水加入,再将5mL的硫酸钠溶液加入,当加入完毕后,将2mL柠檬酸溶液加入,利用石蕊试纸,按照1:1的比例,加入氨水,然后将其调和成中性,过量1mL,再加入水进行稀释,直至100mL,充分摇匀。利用原子吸收法予以测定,利用钼的标准溶液,采用相同操作制作标准曲线。
  2.3 测定过程中溶液的基本性质
  采用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时,一般情况下,会在酸性溶液中开展,但如果选择在氨性溶液当中对钼进行测定时,其效果要好于酸性溶液。当0.05N氨液与0.1N王水、硝酸、验算进行对比时,氨性溶液具有最好的重现性;当氨性溶液的灵敏度维持在1时,盐酸为0.95,王水为0.96,而硝酸为0.84。
  2.4 抑制剂所产生的影响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抑制铁、铜所造成的干扰,通过将硫酸钠加入,其能够达到对钼的增感效果;此外,在测定氨性溶液时,利用柠檬酸对氢氧化物的沉淀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柠檬酸当中加入硫酸钠,能够达到去除柠檬酸增感作用的目的;为了最大程度抑制镁、钙所造成的干扰,将硅溶液加入,硅10ppm能够形成负干扰,而>50ppm则可以形成正干扰,而将硫酸钠加入,能够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
  2.5 共存元素所造成的影响及抑制方法
  如果处于碱性环境中,硫酸钠可以抑制铜、铁所造成的干扰,如果铜<50ppm,那么其对钼会起到负作用,如果>50ppm,那么其对钼能够产生正干扰,而通过将硫酸钠加入,可以达到抑制的目的。当铁共存时,能够增加负的干扰,当柠檬酸始终保持在0.4g/100mL,并且共存铁<200ppm,此时,针对灵敏度来讲,其会有大幅降低;因加入有硫酸钠,因此,采用原子吸收测定,并且铁存在200ppm时,即便将硫酸钠加入其中,仍然会降低其灵敏度,但需要指出的是,钼精矿当中的铁浓度始终小于其水平,因而不会有较大影响。
  2.6 分析结果
  将浮选物、钼精矿及合成试样铜当作主要试样,采用原子吸收测定进行系统化分析,设定精矿与浮选产物当中的钼含量为氨化钙、黄铜矿与硫酸镁混合而成的试样,钼基本上都可以回收。因此,采用原子吸收测定法进行分析,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测定效果。
  3 结语
  综上,当采用原子吸收分析法对精矿进行测定时,从中得知共存元素拥有比较典型的干扰作用,通过将对应抑制剂加入,能够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因此,在微氨性溶液当中,利用此方法实施测定,可以比较精确的将精矿当中的钼给测定出来。
  参考文献:
  [1]卢玉琦,张遴.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钼精矿中铜铅铁钙[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0,36(12):536-538.
  作者简介:
  王建(1985- ),男,汉族,四川成都人,本科学历,当前职称:工程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9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