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及设计要点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绿色环保节能成为当下人们建筑设计的主题。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目前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范围较广,该理念的應用能够让建筑设计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本文对比分析了绿色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区别,介绍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详细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要点,与大家交流学习。
  关键词 绿色建筑;设计;节能;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不是字面意义的将建筑进行绿化,以绿植装饰建筑、改善居住环境,而是在建筑的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节能空间,以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推广绿色建筑是推进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当中的应用是趋势,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是将可持续发展以及低碳建设等方式应用在建筑设计中,通过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有效减少建筑能耗以及降低施工成本,有效减少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在保证建筑设计质量的同时,降低资源的浪费数量。
  1 绿色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区别分析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是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型建筑。绿色建筑即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及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与一般建筑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一般建筑的设计、生产和用材标准化、产业化,使建筑形式一律化、单调化,造就了建筑的“千城一面”。绿色建筑推行本地材料,建筑将随着气候、自然资源和地区文化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风貌。更重要的是,建筑业是所有产业中的耗能大户和污染大户,一般建筑能耗非常大,而绿色建筑极大地减少了能耗,甚至可以自身产生能量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一般而言,建筑节能可达50%~60%[1]。
  2 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期,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逐渐发芽。2006年,首次颁布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标准明确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定义。2009年3月27日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在北京召开,旨在推广绿色建筑。2010年,全国新增加的绿色建筑总数已经达到86个。诸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纷纷因地制宜踊跃响应号召开展绿色建筑应用实践。2011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中国绿色建筑行动纲要》,地方政府相继出台配套的奖励机制和专项资金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绿色建筑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规模化地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同时契合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住建部201 1年颁布的《关于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实施意见》和2013年颁布的《“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开始逐步从绿色建筑示范向区域、全面示范转变,制定了“十二五”推动绿色小城镇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的实现路径及保障措施。2014年3月份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纲要中提及,到2020年,全国在建的建筑面积中有一半的建筑需达到绿色建筑要求。2015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绿色建筑发展首次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关注,绿色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响应了环境保护的号召,既节约了自然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目前我国正处于绿色建筑发展的初级阶段,但绿色建筑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2]。
  3 建筑学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3.1 重视整体设计
  在进行设计时,要把握绿色建筑的整体性,要综合考虑施工附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将气温气候、地形地质等要素全部考虑进去。例如在寒冷的东北地区,应该加大墙体的保温性能,将保温材料放在关键的部位,达到最好的保温效果,相反,对于保温要求不高的地区,则可以均匀铺设保温板。
  3.2 选择科学适宜的建筑地址
  绿色建筑应首先考虑到其所在的地理环境,充分考虑该地区的地理环境,以设计出最为合理的建筑方案。在开展建筑设计之前,设计人员要结合施工现场勘察情况,将建筑选址工作落实到位,确保所选地址符合建筑要求,为顺利开展建筑工程奠定基础,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要综合分析当地地质条件、水文情况以及相关资料数据,对建筑楼层数量、建设规格、建筑朝向等进行科学设计,确保建筑选址的适宜性,从而提升建筑的绿色生态属性。
  3.3 尊重基地环境
  绿色建筑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优点,但其设计却极其复杂和烦琐,首先要保障建筑物本身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并将环保概念和节能概念恰当地融入其中力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4 尽可能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建筑寿命的延长,能有效降低对建筑材料的消耗,提升材料的利用率。绿色建筑在设计时,应尽可能选用持久性良好的材料,以此最大限度保证建筑的使用寿命。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再循环使用的性能,这有助于提升材料的使用效率。
  3.5 增强建筑物的宜居性
  建筑物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重要场所,它的使用功能是否舒适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在建筑设计环节,设计人员要综合分析各要素,增强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提升建筑物的宜居性,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完善建筑自身性能,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在建筑材料的选材上要选择绿色健康、环保节能的材料,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的质量,还能够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度。
  4 结束语
  绿色建筑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建筑产业中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绿色建筑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设计内容,将绿色环保理念应用于设计当中,保证设计环节的严谨,达到最好的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5):1-7.
  [2] 薛明,胡望社,杜磊磊.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9,25(3):24-27.
  作者简介
  陈小桥(1984-),男,湖北安陆人;学历:工程师,现就职单位:孝感市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方向:建筑工程设计与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1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