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爱上写话,描绘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在小学分为两个阶段: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由此可以看出,低年级的写话是整个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这是一个难点。关于写话教学,我在教学中认真摸索,认为写话教学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这是重点;其次是重视说话,加强阅读、积累;再次就是加强指导与训练。
  一、激发写话兴趣,培养写话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二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写作之门,为了消除学生今后对写作的畏难情绪,提高写作水平,我采取下列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1、对学生写话的评价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赞赏的眼光来看学生的作品。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大力鼓励,对写得好的大力表扬。学生交上来的写话作业我在批改时找出写得好的地方,用波浪线标出。为了鼓励学生,在写话作业后或者造句后我经常画个笑脸、画个大拇指……发现写得好的句子在班上及时表扬、评讲,以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
  2、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写作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我在教学中结合口语交际外,还设计了一些写话训练,学生很感兴趣。在练习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展,扩散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
  (1)利用书上插图,进行想象写话训练。语文课上我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
  (2)通过語文实践活动,进行写话训练。语文书每个单元结束练习中有“口语交际”这一题。我就先在课上让孩子们充分交流,然后鼓励他们讲刚才说的写下来。有了同学间的交流、提醒,他们就不愁没话可写,而是有好多内容可写。
  二、重视说话,加强阅读、积累
  1、引导学生大胆说话。“有表达的自信心,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而口语交际是一门技能,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要以实践为主。
  在我班级里,有许多学生习惯于听别人的讲话,而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展示给大家,也有更多的学生是因为表达能力有限,不愿意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弱点。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为了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也为了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得让学生敢说。每天的晨会课上,我安排了学生的读报时间,锻炼学生敢在同学们面前开口说话。读完后还必须用自己的话简单地介绍自己所读的内容,可长可短,依据自己的能力来定。还利用班会课的时间,给定话题,让学生事先准备,然后在课上读一读自己的见解。经过多次的训练,学生们对于在同学们面前讲话已经是习以为常了,也在表达的过程中,无形中也融入了许多自己的意见。
  2、加强阅读、积累。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积累,规定了课外阅读总量和背诵篇数,列出了背诵推荐的篇目,对低年级的阅读,也有了明确的要求。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呢?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学完汉语拼音以后,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能进行课外阅读。在学校午间时间,我在班内开展每天讲一个小故事活动,引导学生自己讲故事。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的奖励。
  (2)必须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背诵要求。低年级的语文课尽量做到精讲多练,挤出时间指导学生背诵。要求学生会背的课文,一定要严格把关。班级的图书角充分发挥作用,家长大力支持买了不少适合孩子阅读的课外书。每天下午最后一节阅读课我都让学生在教室里共阅读,在班级里创造一个积累的大环境。
  三、加强指导与训练
  1、从扩句入手。根据一句话进行扩充,要求把话说得更具体,更生动。如学生写:我有一个文具盒。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我有一个什么样的文具盒,这个文具盒怎么样。以扩句的形式,逐渐训练学生写话,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2、坚持写日记。我要求学生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哪怕只能写一句完整的话也行,要求无错别字,句子通顺。只要坚持天天写,一定能提高。例如:今天我和谁一起做游戏,我当时做游戏的心情是怎样的;如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就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是哪一部,最喜欢动画片哪一个人物,为什么?学生在能写出一句或几句通顺的话后,要求有所提高,就规定写某一方面的主题。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能把句子恰当地联系起来,表现一个主题。
  加强自由写话的练习和展示。周末或者假期里,让学生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让明白他们看见的、听见的、参与的、想象的都可以用笔记录下来,在这种无拘束的状态下感受自由写作的快乐,增强写作的内动力。老师要大力给学生提供展示他们作品的机会和舞台,如让学生在班上读自己的日记、在班级博客上发表、在家长QQ群中展示等。
  总之,只要充分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注意学生语言的积累,加上合适的训练,学生的写话水平一定会逐渐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28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