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生物生态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态课堂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开发与使用课堂资源。一方面要开发课堂资源与学生智力资源,形成再生资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习指导,使课程资源的开发使用,成为再生资源,形成资源使用的良性循环。二是要创设与生态课堂相适应的的和谐空间环境,如课堂的民主与平等、理解与尊重。信任与关爱等都是促进新的资源生成的温床。三是重视在合作,竞争协同进化,使学生之间在互助,互动与竞争的过程中促进信息的流动,形成资源再生的动力。
  关键词:中职生物;生态课堂;课堂资源;开发;利用
  现代教育的理念认为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和使用应该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尽管能够支持课堂教学的资源是多样化的、无限的,但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教师可以真正使用的教学资源却又是相对有限的,因此,教师精心挑选出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堂教学资源,高效使用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第二,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应该符合课堂教学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身心特点,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发展为出发点。
  1 显性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充分利用可获得的课堂教学资源之前提是充分开发可利用之资源。现在不少教师眼中的资源多局限于教材,教学设备这些学校所提供的资源,但生态课堂的教学资源不仅这些,所以一定要培养教师自行开发教学资源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只有教師自觉地用“资源”眼光去看待支持课堂教学的各种资源时,才可能自觉、有意识地去合理使用课堂教学资源,进而避免资源的浪费。在某县初中生物研讨会推出的一堂公开课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正忙着做实验――研磨蔬菜叶,探究叶片是否含有水分;挤压桔瓣,探究果实是否含有水分;烘烤水稻种子,探究晒干的种子中是否还含有水分。除了第三个问题有探究的必要之外,如常识性的问题还用得着去探究吗?这是课堂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正确使用的一种表现。
  1.1 文本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教师的呕心沥血之作,纵是如此,它也仍是不完美的,没有理由成为教师与学生不容置疑的“圣经”。但现在仍有教师把教科书当作唯一课堂教学资源,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与内容来进行教学,不敢或是没有能力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与必要的“深加工”,更不要说突破教材束缚,积极主动地开发更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需要充分开发和使用教材资源,课堂教学必须尊重教材,充分开发和使用教材的资源,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熟悉、掌握文本中的重难点、知识的生成点、技能的训练点、思维的发散点等一些关键处。在此基础之上,再加上自己的教学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改、重组、挖掘、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形成富有教师个性特色的文本资源。再是要充分挖掘文本的潜在资源,引导学生就教材的某些内容进行延伸,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源泉。因为地域和学情的不同,加上文本教材本身的局限,教师使用时要根据当地当时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如对教材内容的调整、顺序的调整、难度的调整等等。对教材的调整要注意回归生活,贴近学情,要尽量做到陌生的材料熟悉化、陈旧的材料时代化,让教学资源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生活背景来参与学习,让他们产生一种亲切感和需要感。
  1.2 人力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课堂教学的实施主体——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对于教学效果达到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中,教师同样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发现者,是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堂以外学习资源的开发者、挑选者、使用者。同时,教师的知识、能力、经验、气质、个性等都是重要的,具有创造性的教学资源,理应得到充分的开发与使用。教师良好的气质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教师的举手投足都会体现出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宽阔的胸怀,渊博的学识,真诚的态度,这些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人格力量,无时无刻不在浸染着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精神状态对于教学效果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教师踏进课堂的那一刻,就应该忘却所有与课堂教学无关的烦心事。教师应饱满精神,把握学生情绪,调控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
  2 隐性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教育活动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教育活动,它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多变性。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对教育进行简单化、机械化的处理,而要容纳多样性的规则、标准和方案,允许多种情况同时存在。同一个课堂的学生可能因为年龄相当,思维发展的水平也可能大致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这也是教师“预设”课堂的基础,但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地域,本身又是独特的个体,在课堂上迸发出完全不同的思维也是可能的,就是这些“不和谐”却又是学生成长的“垫脚石”。教学应当有计划,但计划必须要有弹性,灵活性。计划必须要对计划以外的东西留有余地,也就是说,计划必须对计划以外的情况做出计划。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很大的偶然性、变化性、生命活动的内容是无法计划的。
  针对有关食品安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搜集了“大头娃娃”事件的资料。课堂上,教师适时地播放了“大头娃娃”视频:医院病房里,一个头脸胖大、四肢细短、浮肿的小婴儿正在接受治疗,幼小的生命痛苦地闭着双眼,无力低吟,母亲则在默默地流泪……此时的同学,有的窃窃低语,有的沉默不语,同情、冷漠、疑惑等表情浮现在不同学生的脸上。突然,有个调皮的男生唱了起来“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旋即,教室里响起了一片哄笑声。这情景完全在教师的意料之外,面对这意外的生成,教师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师对意外进行了充分且合适的发挥,将重点转移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来,对学生进行人文方面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对于学生当前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及时补充。虽然这堂课没有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但学生在 “意外”后人文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此效果远比原本的教学目标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金春.平走向数学生态课堂――特级教师詹明道数学教育思想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31.
  [2] 吴廷熙.教育资源建设之思考[J].教学与管理,1999(2).
  [3] 徒香福.培养学生开发与利用生物课程资源的主体意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5.
  [4] 张桂梅.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开展生物“生成性教学”[J].高师理科学刊,2010(2):52.
  (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中等职业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69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