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发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这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信息技术教师队伍要追求专业化发展,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以适应新时期的素质教育需求。本文分析了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指出了当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   专业化   发展路径
  信息技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依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断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专业水平,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教育和培养的全新需求。
  一、教师专业化内涵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通过专业培训和终身学习,逐步获得教育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成为专业教育工作者的成长过程。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教师从新手成长为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的过程,二是指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职业进步的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起,许多国家都在加速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和目标,这些标准和目标目前尚未达成统一,各国的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归纳以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本身的成熟与分化,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成熟、专业组织、制度成熟和专业精神水平;二是职业声望以及由此产生的专业吸引力。
  二、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
  近年来,中国的教师专业化建设在持续推进,取得了大量的成绩,国家的相关法律也为教师专业化建设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但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新兴学科的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三点内容。
  (一)专业化定位不清晰
   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求具备传统学科教师要求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授课技巧外,还需要具备更多的信息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四点能力:一是教学内容系统化设计能力;二是信息交流能力;三是整合课堂服务能力;四是创新实践能力。但在现阶段,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对专业化发展定位较为模糊,对职业发展规律、价值取向和职业规范等问题认识较浅,这种认识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诉求有较大的差距。信息化课程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课程,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新的课程设置和标准要求教师的角色转变,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指引者和解惑者,教育理念正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重,这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有更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更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适应基于素质教育的信息技术教学需求。
   (二)专业化培训的常见问题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建设,教育部门经常组织信息技术教师的定期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培训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受训教师人员结构较为复杂,很多学校和参与培训的教师在参加培训时,只是抱着响应上级领导单位号召的心态,将培训当成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并没有考虑到受训人的实际信息技术专业素质和接受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项新型的教学课程,教师队伍的人员构成较为复杂,大致由三类人员组成,一种是数学、物理等理科教师转行而来,知识结构较为老旧,虽然经过培训能掌握一部分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但缺乏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经验。第二种是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这一部分教师相对年轻,掌握的信息技术广泛但不精深,具备较强的实际运用和操作能力,但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第三种是由英语、语文等非专业的年轻教师组成,此类人群年龄较为年轻化 ,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主要来自大学时代的公共基础课学习和日常的电脑办公软件和手机程序等方面,专业性较差,难以满足信息技术课程的需求。面对组成复杂多样的信息技术教师,单一的培训体系适应性较差,受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培训效果不够理想。二是培训模式枯燥乏味,受资金和硬件设备所限,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主要采取大规模集中授课和现场演示操作的方式。这种培训形式导致受训教师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注意力难以集中,加之受训教师层次有差异,对培训内容的理解也有较大差别。
   (三)教师信心不足
   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均不是升学考试的主要科目,这与传统的科目相比,受重视程度普遍较低。这种情况导致了信息技术教师对自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职业发展方向感到非常迷茫。这种负面情绪导致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被动应付的情况,缺乏对新技术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教学水平停滞不前,这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进程,是教育部门要引起注意的重要方面。
  三、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探析
   (一)加强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类信息技术专业建设
   师范类高校人才培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基础,但现阶段,针对信息技术教师开设的专业较少,难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要从源头上保证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这要求师范类高等院校加强信息技术专业的建设,广泛开设师范类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并扩大招生规模,通过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学课程设置培养更多的信息技术教师,以满足基础教育中对信息技术教师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础。
   (二)加强针对信息技术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管理
  与其他传统的教学科目相比,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更立体,知识更新速度更快。因此,要做好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必须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管理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形成定期培训制度,制定短期、中长期培训计划,将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改变被动参与的局面。二是建立培训专家库,由专业的大学教授、信息技术专家等专业技术人才承担培训任务,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水平。三是建立多样的培训形式,可以在寒暑假進行集中培训,可以采用专家讲学或远程教学模式,也可以组织课题研究等;四是培训内容要涵盖新课程建设、信息技术课程大纲、教育教学信息化、计算机新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形成各领域的交融,使受训教师更精确的理解和掌握受训内容。
   (三)建立健全竞争评价机制,提高信息技术教师地位
   在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学科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的境地,这种情况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引起了消极影响,因此,针对此学科的教学活动,要做到科学评价,着力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首先要明确信息技术教师的主要责任,摆正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加大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时。二是要提高量化管理水平,以同工同酬,按劳分配为原则,确保信息技术教师的精力投入和经济回报成正比,保证教师劳有所得。三是平等对待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教师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四、结语
   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信息技术教师存在着专业性不强,人员队伍混杂,地位低等问题,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优势,并将其融入到其他学科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信息技术教师要着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自信心。最后,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在硬件条件和软件政策上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不断加强针对信心技术教师能力提升的系统化、专业化培训,构建有利于教师快速成长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曾兰芳,金冬梅.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北京市城区中学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06):73-75.
  [2]杜娟,李晓东.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改进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3):23-24.
  [3]钟苏婉.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04):9-10.
   (作者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临沂兰山分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95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