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型本科背景下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途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师范院校中,英语专业的教学备受关注,在应用型本科的背景推动下,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成为了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也是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探索本科类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要任务,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选择、教学课程安排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贯彻落实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学观念,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英语专业师范生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222-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和进步,高等教育大众化也在不断推进和实现。近些年来,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院校也在积极提升自身,往综合型、研究型方向逐步发展,正确认识自己,做好发展定位,才能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显现出来。如何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一些院校主动转型,一些则是被动转型,存在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上的失误,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实际探究。
  一、理清认识
  首先,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应用型本科这一概念,与其相对应的是学术性本科,两者并不冲突,且属于同一层次。应用型本科不低于学术型本科,也不高于学术性本科。应用型本科强调知识并付诸于实践,而学术型本科则强调理论和学术水平,两者侧重点不同。但是,在应用型本科中,并不意味着知识理论不重要。相反,坚实的知识理论,才是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基础。实际上,应用型本科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及共同知识,并且学会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实践技能,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
  二、探索实践
  1.课程改革
  在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中,贯彻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课程改革。课程作为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其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不容小觑。在课程设置及内容安排方面,应当着眼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融合学生素质与未来职业要求,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术性本科主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因此课程设置始终以理论讲解为重点,围绕该重点进行教学内容安排。要从学术型本科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一改过去的课程设置及安排,要紧紧围绕实践型人才培养及满足社会需求设计课程。因此,各大师范院校应当对英语专业原有的课程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的奠定坚实的基础。
  (1)课程体系建设
  在课程分类上,可以延续传统的选修课及必修课的分类,但必须调整两类课程的课时及课程内容。可以适当压缩必修课的课时,同时增大选修课的课时投入。修订课程培养方案,开设学科教学、翻译、文学文化、语言及语言学5个方向,安排相应课程共30余门。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专业课基础教学之外,为其设立多种类、多方向的选修课程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兴趣爱好、就业取向等因素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实现培养多元化发展学生的教学目标,尽量提升课程内容的实践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在设置选修课程时,还应当考虑课程内容与必修课之间的关联性,两者结合起来要体现英语专业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调整语音课
  在英语专业方面的语音课程中,由于英语并非母语,要达到良好的英语发音效果,必须改革语音课程[1]。作为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大多向教师职业发展,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他们必然需要应对各种新学生,因此,语音课程在院校课程安排中,必须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师范院校中,学生大多来自五湖四海,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学习程度也不同,个人的英语语音能力有差异,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甚至没有英语学习经历,基础薄弱,教學问题频频出现。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英语专业中的语音课应当进行调整。首先,可以将课时增加,开课时间予以延长,若第一学期的课程学习考核未达到标准,第二学期可以继续参与课程学习,而已经足够达到课程要求的同学,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继续参加。其次,在语音课程内容安排方面,要改变过去以单音训练为主的教学内容,将课程定位为语音与朗诵,为学生提供更多种多样的语音锻炼机会,增加短文朗诵训练。朗诵这一教学内容的安排,能够使学生通过听、跟读、模仿等方式进行语音锻炼,不断提升英语朗诵能力。
  总的来说,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英语语音问题,避免中国式英语口语的继续蔓延,甚至危害学生口语发音。此外,通常的发音问题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加以改变,通过模仿训练的方式纠正发音问题,能够使学生取得进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信心。
  2.加强教学能力培养
  作为师范院校开展的英语专业,其就业方向主要是教育行业。从教育行业方面来看,其本身具有学科专业性,也有教育专业性[2]。因此,英语专业师范生除了掌握基本的英语专业技能,做好知识储备之外,还应当掌握教学能力及教学知识。一直以来,师范院校的教学知识包括公共类及专业类,公共类教学通常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类包括专业学科知识及专业技能。师范院校的实际教学中,通常重视专业学科知识的教学,忽略教学知识教学,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准确。同时,许多师范院校改变教学定位,意欲建设综合性大学,弱化了师范性,在课程设置上缺乏专业教学法,各个专业之间区别不明显,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人才市场竞争中缺乏明显的优势。
   (1)调整教学法课程结构
  在师范院校教学中,“教学法”是各个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英语专业中,应当将其改革为两门课程,分别为“英语教学理论”和“英语教学技能”。首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课时少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操练机会。一直以来,教学法的课时就比较少,学生的实践机会亦少,一个学期一般只有1-2次的操练机会。因此,将教学法教学内容细分,分成理论教学及技能教学两个方面。技能教学属于实操课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实践,切实锻炼自身的教学能力。此外,可以充分利用院校的训练中心,实施微格教学,让学生对教学技巧、课堂教学、教学理论等有更加切身的体会和深刻的理解,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及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   (2)优化课程内容
  在英语专业课程内容方面,必须进行深刻改革,将过去陈旧、抽象的教学法理论知识的枯燥讲解予以减少或者剔除,纳入现代化应用语言学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学习先进的语言教学理论的内容。课程内容的改变,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语言的本质,了解语言学习的过程,这对英语专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有利于学生日后从事英语教育行业。除此之外,师范院校还可以考虑增加研究教学,将了解当地小学、中学的英语教学现状纳入研究的范围内。针对我国整体的英语教育现状做调查研究,让学生参与到研究过程中来。具体可以从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及教学效果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让学生充分了解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为以后从业教育行业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防止理论教学与基础教育实践相违背的情况发生,减少了教学的盲目性。
  (3)完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就过去的英语专业师范类教学状况来看,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仅仅依靠教学法课程,内容单调,形式单一,教学效果欠佳。这一教学理念及方式导致学生教育教学知识空泛肤浅,教学能力未得到充分培养,师范能力明显不足。此外,这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四年本科教育时间及资源的浪费。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纠正思想和认知的偏差,要彻底改变过去重视学科知识教学,而忽略教学技能培养的惯性思维,树立正确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及思维。其次,教师应加强自我认识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掌握教学技能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及部分,千万不可忽视。再者,改变过去英语教学法课程孤立地、一次性培养方式,将师范性充分融入教学课程设计中,且在四年的本科师范教学全过程中予以渗透,尤其是大学一、二年级阶段,为学生往后的教学技能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建立师范专业意识,有计划地完成大学四年的教育学习学业。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深入人心,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势在必行。转型后师范院校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认清形势,从根本上落实实践教学。目前而言,虽然应用型仍然处于学习实验阶段,但仍需积极主动思考,不斷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探寻一条符合自身院校发展的良好道路。
  参考文献:
  [1]傅运春.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1(1):71-75.
  [2]李冬耘,李雅静,门博良.应用型本科背景下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途径探索[J].外国语文, 2016(1):150-154.
  作者简介:
  龚天伟(1980-),男,本科,学士,主要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11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