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生成资源 绽开智慧之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时代呼唤新的语文课堂,学生需要新的语文课堂,而新的语文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只有在生成性的语文教学和课堂中学生才能得到有效发展,有效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生成性课堂;有效教学
  “生成性”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核心理念,一个有效策略,一个最强音,它指引着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带来了课堂教学的灵动和精彩。“生成性”语文课堂应是“为生成而教,为生成而学,为生成而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当前语文《课程标准》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
  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中指出:“教师要在思想上真正顾及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顾及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可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动态生成性的特征。”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寻求应对策略,努力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然而,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部分教师出于对动态生成的过分关注与宠爱,这样不但没有收获期待的精彩纷呈,反而导致语文失落,课堂失控,教学游离目标,“生成”最终也沦为“无成”的尴尬境地,“生成性”的课堂,已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建构“生成性”的课堂呢?
  一、精心预设 和谐生成——“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构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而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做出周密的安排,制定出详尽的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切都是预设,大家也都是这样做的。课堂上教师根据自己事先设计的教案将教学内容按部就班讲授。很少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教师问出的问题,就希望学生答出所要的答案。学生稍越“案池”半步,便遭封杀,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变得异常沉闷,机械与僵化,学生主体创造精神的焕发几乎是丧失殆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切的预设饱藏于胸,做到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
  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是新课堂一个最显著的变化。一旦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都调动起来,定能演绎出课堂精彩的一幕。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进行精心的预设,注重生成策略的运用,促进课堂的和谐生成,才能“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预设之外 巧妙生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学生“越过雷池”之时,我们不能冷漠回避,应迅速地在预设和生成之间寻找桥梁,沿着他们的思路,给大家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也许这将会成为我们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教学《雨点》一课时,我用播放雨点落在池塘里的动画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雨点在池塘里睡觉”这句话。谁知,动画还没有播放完,有个孩子没有举手就大声说道:“老师,课文写错了。” 我顺着他的思路,轻声问道:“能告诉老师哪错了吗?”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雨点落在池塘里会有小小的波纹,不是在睡觉。”我听后没有给他解答,而是把问题交给了孩子们。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很多孩子举起小手认为课文这样写没有错,雨点落进池塘里有小波纹,但是池塘里的水不流动,雨点落进去后就静静躺在池塘的怀抱里睡觉。对大家得出的结论,这位孩子恍然大悟,说:“那么小溪的水小,流得慢就是雨点在散步了”。我笑着点头赞成。有了这一个小插曲,余下课文内容“雨点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大海里跳跃”的理解水到渠成,孩子们带着甜美的微笑,读得有滋有味。
  三、尊重“错误” 动态生成——“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错误,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对学生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暴露各种疑问、困难、错误、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学生展示、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为此,教师不仅要学会宽容学生,更应学会欣赏学生,挖掘和捕捉学生的智慧,向学生学习。
  在教学生字“逃”时,有一个孩子组词“逃树”,同学们哄堂大笑,那个孩子羞得满脸通红,也意识到自己错了。于是,我决定“将错就对”。我走到那个孩子身边,递給他一支粉笔,微笑着对他说:“告诉他们,‘桃树’怎么写。”那个孩子战战兢兢地在黑板上写下了正确的“桃树”。我又让他写“逃跑”,他也写正确了。我得意洋洋地对大家说:“看见没?人家会写!他刚才只是想提醒大家“桃树”的“桃”不是今天学的这个“逃”,谁知人家还没说完,你们就迫不及待地乐起来了。”大家不好意思地笑起来,那个孩子也如释重负般回到了座位。我趁热打铁出示“逃”的图片说:“看,这个人正在快速地逃跑呢。有什么好办法区分这两个形近字吗?”同学们思量片刻,纷纷回答:“桃树是一种树,所以是木字旁;逃跑要飞快地走,所以是走之旁。”我满意地点点头:“把这两个词都写下来,以后肯定不会出错。”
  四、顺学而导 精彩生成——“春色满园关不住”
  生成是动态的,学生生成的状态又不同,因此,它容易被忽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对学生多一些欣赏,启动教学机智,敏锐地捕捉,挖掘课堂教学中的生成点。
  我在教授《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紧扣课题,围绕“励志学画”这个重点来逐层叙述,赞扬了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在突破重点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板书课题时,我这样写:“徐悲鸿立志学画”,然后让学生齐读课题。这时,一位学生举起了小手:“老师,您把‘励志’写错了,不是‘站立’的‘立’。”“对呀!”学生一致表示赞同。我故作惊讶:“可我们通常都写成‘立志’呀,难道书上写的都是千真万确的吗?”教室里一片沉寂,只有翻书的声音。不一会儿,学生纷纷发言:“老师,我刚查了字典,字典上没有‘励志’这个词,可能是书上写错了吧?”“不对!‘立志’就是立定志向,‘励志’从字面上解释含有‘鼓励,勉励’的意思。‘励志’一词让人体会到徐悲鸿的决心很大。”“‘立志’可以理解成立定志向,不也能说明徐悲鸿的决心很大吗?”“对呀,我也很赞成这位同学的看法,‘立志’和‘励志’的意思本来就是很相近的嘛!”见学生又是一阵沉默,我趁机扇了一把“火”。于是,新一轮的探究开始了,有的学生从第一节中的“刻苦努力”体会到徐悲鸿在受到外国学生嘲笑前就曾立志成才,被激怒后他“更加发奋努力”,悟出“励志”比“立志”决心更大。有学生画出了写徐悲鸿奋发努力的句子,证实他所做的一切努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由此体会到徐悲鸿立志决心大。有学生发挥了想象,徐悲鸿在法国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时、他总是不断勉励自己,一定要让外国学生重新认识真正的中国人,让他们知道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因为他总是不断勉励自己,从不动摇自己的志向,所以,用“励志”比“立志”更加恰当。
  参考文献:
  [1]叶澜教授领衔主编《新基础教育》广西师范大学社,2009.5.
  [2]刘德润《让每个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的亲历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67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