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迁移理论及其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一般而言,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叫做学习的迁移。在《电工电子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学习迁移理论,有效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学习迁移;电工电子技术
  人们在学习新东西时,都有可能会有意无意地把它与先前所学的东西联系起来,不可避免地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显然现在的学习有赖于过去的学习,而将来的学习则有赖于今天的学习。我们把这种由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叫做学习的迁移。
  在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学习迁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其运用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
  1  学习迁移的分类
  根据学习内容,可以把学习迁移区分为知识、技能、情感、动机、态度等学习迁移。比如,学习交流电时受到直流电知识的影响即为知识学习迁移;维修电动机技能对维修电风扇的影响就是技能学习迁移。
  根据学习迁移作用的方向,可以将其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凡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顺向迁移,凡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是逆向迁移。例如,学习多级放大器电路受到单级放大器电路知识的影响就是顺向迁移;而RC 电路的暂态过程知识对学习电容的影响就是逆向迁移。
  根据学习迁移作用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迁移是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干扰或抑制作用的迁移是负迁移。学习单相交流电知识有利于三相交流电知识的学习即为正迁移;左手定则的学习干扰右手定则的学习就是负迁移。
  根据学习迁移作用的范围,可以把学习迁移区分为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当某种学习只能对某种相似的学习材料产生迁移作用,我们将它称为特殊迁移。当一种学习能够对那些差异比较大的学习产生迁移作用,我们把它称为一般迁移。
  2  学习迁移的理论
  2.1  共同要素说
  共同要素说是由桑代克提出的。他提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共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个机能。
  2.2  概括化理论
  贾德主张,迁移不在于要素表面的相类似,而在于经验的概括化。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
  2.3  关系理论
  该理论是由苛勒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迁移的关键在于掌握学习情境中的各种关系。人们越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则越能进行概念的推广,从而越易产生迁移作用。
  3  学习迁移的应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掌握必要的技能。知识和技能都存在着迁移现象。教师在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习迁移的理论,努力创造条件,促进知识和技能的积极迁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1  找出新旧知识的共同要素,设置正迁移的情境
  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不少知识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有许多共同要素,这些要素是学习迁移的基本条件。教师应尽力找出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共同要素,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正迁移的情境。比如,磁路这一知识点,包括磁动势、磁阻、磁路的欧姆定律和全电流定律等多个概念及规律。因概念繁杂,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此,教师安全可以结合电路与磁路的共同要素,以电动势、电阻、全电路的欧姆定律等相关概念及规律为背景知识,创设有利教学情景,促进学生对磁路知识的理解。
  3.2  通过引导、训练,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是影响学习迁移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概括能力就是指对同类事物的本質经归纳、综合以后,又用于理解认识同类事物的认识能力。概括能力的水平决定着迁移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在电工电子技术的实际教学中常可发现,有的同学对于定义、定律背得滚瓜烂熟,但对其中意义并不理解,更不能真正应用。例如,对于磁电系仪表的电路知识,它的表述及相关关系式等都与基本电路的串并联知识有着较大的差别。如果对于电路的串并联知识没有达到较高的概括水平,就很可能将磁电系仪表电路知识看成是一全新的知识,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因此,在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注意发展学生独立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讲解,还是用实例说明相关基本规律的应用,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使学生从中概括形成能掌握自如的知识与技能。
  3.3  突出新旧知识联系,注重知识融会贯通
  所谓促进学习的正迁移,就是要使先后学习的两种知识相互之间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新知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联系,从而使新知识成为认知结构中的新成分,而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则受到一定程度的修饰、限制或分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积极利用旧知识来理解新知识,在同旧知识的密切联系中学习新知识。比如,当探讨二极管的工作特性时,可结合PN 结的单向导电性;当述及交流电动机的空载、轻载、满载、超载时,可联想汽车的空载、满载等现象。只有突出新旧知识联系,注重知识融会贯通,学生的学习才是有机的,教师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3.4  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负迁移,实现正迁移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和模式去思考问题,表现为思维的倾向性和专注性。在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意义,又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思维定势有利于学生解决新的问题,而消极的思维定势则严重阻碍了学生对新概念新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让学生明白,在学习新知识时,不能盲目照搬以往的旧经验,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处理。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努力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及应用不同方法来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实现学习正迁移。
  总之,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学科的知识特点,充分利用学习迁移的规律,熟练运用教材,始终把对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电工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思维能力也不断增强,真正提高自身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邵瑞珍. 教育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2]  冯忠良. 学习心理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  桂世权. 心理学[M]. 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07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