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学探究活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科学课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加探究活动的开放性,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让学生的思维在自主探究中驰骋。
  关键词:科学探究活动;问题;对策
  现在,我们科学组的教研活动,采取“一课四磨”的策略,四位科学老师隔周分别进行公开教学。这样的教研方式,有助于教师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下面结合我们科学组的教研活动谈谈我们的课堂观察、思考和应对。
  一、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问题
  本学年我们主要研究了三个课例:“相貌各异的我们”“机械摆钟”“点亮小灯泡”。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或不能持久
  就科学课而言,学习材料能使学生产生直接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这是学科的优势。我们常常在课堂伊始观察到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学习兴趣下降,又由于缺少思维活动,他们开始表现得浮躁和盲动,这时,学习材料甚至成了负累。以“点亮小灯泡”一课的教学为例。初次磨课后,教师从手电筒导入,然后让学生尝试点亮小灯泡,学生兴趣高涨,但大多以失败告终。这在预料之中。随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灯泡结构、电池和导线,然后交流。整个过程花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但学生无意观察、听讲,他们的兴趣只在动手点亮小灯泡上。学生观察材料后再次尝试点亮,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由于时间不足,学生没来得及完成记录单,也没能把方法画下来,最后师生匆匆分析总结“回路”概念。从整堂课来看,在观察材料环节,学生是被动的,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慢慢降低。怎样顺应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在经历思维探险后能点亮小灯泡?这是执教老师要考虑的。
  (二)动手有余,思考与交流不足
  以“机械摆钟”一课的教学为例。一磨、二磨都是老师提出问题:摆钟1分钟摆多少次?我们的钟摆1分钟摆多少次?连续测量钟摆在4个10秒内摆动的次数。随后,学生机械地搜集数据,却缺乏思维的参与。怎样把机械的操作变成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使他们带着思考去实验?探究活动是否可以更丰富些?在本课的教学中,交流研讨活动只有5分钟,时间上远远无法满足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明确意义、建立概念的需要。
  二、对科学探究活动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一)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以“相貌各异的我们”一课的教学为例。我在课堂中采用了三点创新设计。(1)课前亲子互动。这是谁的爸爸?哪些地方长得像?哪些地方不太像?(出示家长开放日执教的照片)(2)利用照片巧设悬疑。他(她)是谁?(3)生成全班相貌性状编码贴图,进一步找他(她)是谁。一张照片成为课堂的一条线索,因为贴近生活,所以学生很感兴趣。它不断地引发学生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使其产生学习期待,从而使观察相貌活動变得主动而富有趣味。
  (二)围绕科学性问题设计探究活动,让思维活跃在指尖上
  例如“机械摆钟”一课的教学,三磨的执教老师这样改进:
  片段1:
  师:摆做好了,你们想研究什么?
  生1:我想知道它什么时候停下来。
  生2:我想知道它1分钟摆几次?”
  生3:为什么要研究摆?
  片段2:
  师:你能预测一下摆连续4个10秒摆动的次数吗?为什么?
  这个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这样预测:“会越来越慢。”“越来越快。”学生在前一个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思考,做出有根据的预测。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在之后的探究中,学生会更主动,更深入。
  在交流阶段,教师指导:“观察自己组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观察其他组的数据,你又发现了什么?你有问题吗?”
  学生发现摆每10秒摆的次数相同,又发现各组摆摆得快慢不同。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新的问题激发进一步的学习需要,学生的思维被持续地激活,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度。
  (三)探究记录,让思维活跃在笔尖上
  我们提倡通过探究记录让思维留下痕迹。探究记录可以是实验设计、实验现象、数据收集、问题发现等。根据维果茨基的概念发展体系,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前概念”水平层次上,其特点是已发展成为抽象的思维,但却又总和具体事物保持着某种联系。于是我指导学生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这样的记录方式简洁直观,富有儿童特点,能帮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建立概念,通过模型发展前概念思维。
  (四)组织研讨,让思维活跃在语言中
  集体研讨的力量在于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它使孩子们从学习的“此岸”到达他们用语言有条理地解释现象的“彼岸”,使学习向着概念前进。孩子们很容易把外表的相似之处表达出来,而内在的相似之处的发现、表达才是思维上的飞跃。如果从中能培养学生这种从混乱中找到关键的能力,那就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更大机会。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研讨时间,让他们在交流之前独立思考,再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建立抽象概念。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可让学生在探究记录上写一写自己的发现、问题,这样在交流阶段学生便有话可说。
  (五)增加活动的开放性,让思维在自主探究中驰骋
  例如“点亮小灯泡”一课,在磨课的初始阶段,我们发现教师主导比较多,不能从儿童出发顺学而导。这一教学模式的结果反映到学生身上,就是他们缺少自由和发现的空间,不能主动思考。因此,在四磨时,我们尝试构建开放的自主课堂,让孩子们去自由探究有结构的材料,研讨交流,发现更多事实,找出重要关系。
  执教老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动:由爱迪生发明灯泡的视频引入,然后用20分钟左右让学生连续探究,用15分钟进行研讨。刚开始,执教老师向我表达了他心中的不踏实:这样的课堂会杂乱,大部分学生若点不亮,就会一哄而上请教个别点亮的同学,达不到预期效果。我说:“让学生体验失败和挫折,进而锲而不舍,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这是一种真正的探究。”当然,教师也要做一些工作来促进发现。因为此次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抽象的教学内容对他们来说是晦涩的。于是我们设计了灯泡、电池、导线的Q版资料卡,以便学生在材料和思维之间建立联系,并预设在学生一筹莫展时给予帮助。
  在学生刚开始尝试点亮的时候,有的孩子把玻璃泡拧了下来,有的孩子直接把导线绕在电池上。前一个孩子是经过思考的,他想让电流通过灯丝;后一个孩子的行为只是经验,这反映了他的前概念水平。对此,教师并不干涉,其实他至少发现导线绕在电池上是点不亮的。5分钟后,我们给小组一份资料卡。第一个孩子看了之后,重新要了一个灯泡,他自言自语“我知道了!”便开始连接连接点。另一个孩子也不再把导线往电池上绕,他尝试连接电池两端。慢慢地,有学生点亮了,点亮的小组再尝试其他连接方法。最后每个小组都点亮了,有自己探究的,也有看同学学会的。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活跃在指尖上,他们始终处于自由和发现的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奚春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1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