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三种形式的追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追问能够有效地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可通过针对性追问,促进主旨理解;通过质疑式追问,促进课堂互动;通过开放式追问,激活阅读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追问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一般都非常喜欢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在课堂提问中,因为很多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足够的预设和引导,使得学生的回答没有答在点子上。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如果可以基于学生的问题回答情况来展开合理的追问,就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而让他们深入地理解文章。
  一、针对性追问,促进主旨理解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般都会利用质疑问难的方式,通过提问让学生动脑找到问题的答案。如果学生思考一番后仍然无法抓住要领,教师就可以通过追问来让他们对文章进行深入地解读。以《第一次抱母亲》一课的教学为例。课文记叙了“我”去医院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由于要换床单所以第一次抱起母亲,没有想到母亲这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一直以那瘦小的身体承受着生活的重担。在教学中,我出示了一段文字:“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教学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是什么样的?”学生马上从“翻山越岭”“年复一年”这样的词语中感受到母亲的“力大如牛”。在学生的初步感悟下,我乘胜追击,继续追问:“母亲瘦小的肩膀上承受的重担是什么?”“我,妹妹,100多斤的东西。”“还有吗?”“还有生活的重担。”“还有对家庭的责任。”在教师针对性的追问中,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了文中母亲的伟大。这时我再总结:“是呀,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还有很多看不见的重担,比如烦琐的杂事,甚至是困难和磨难。面对这些,母亲都默默地扛在了身上。这就是母爱!”学生在对一个个问题的思考中,抽丝剥茧,真切体会到了母爱的博大无私。
  二、质疑式追问,促进课堂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作出了明确指示:要让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要积极利用学生出现的闪光点,并通过追问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展开更有效的学习。以《登鹳雀楼》一课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将一幅作者于鹳雀楼之上吟诗看风景的图片展示给了学生。在学生进行朗读之后,有一名学生说道:“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到,作者已经站到了顶楼,他却说‘更上一层楼’,这怎么可能呢?”这个疑问正是教师可以利用的生长点。教师可让学生基于这一观点来品读诗歌。于是,教师追问道:“大家觉得这位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呢?请将你的理由说出来。”通过问题让学生的探究热情得到激发。学生对诗歌进行了仔细地品读,并和同学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生1:实际上,诗人是从平地开始爬鹳雀楼,一步步、一层层地爬上来的,随着诗人爬得越高,他所能看到的风景就变得越远越广阔,因此他才写出了这一诗句,并成为了名句,被后人所传唱。
  生2:诗人认为,如果他可以爬得更高的话,他能看到的风景会更远更广阔。
  生3:诗人在诗歌中所写的“更上一层楼”,包含了更深层次的寓意,是鼓励人们要有一个乐观积极的态度,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勇于进取,这样才会不断地进步。
  ……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同学们通过诵读诗歌,体会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做得非常到位。你们真棒,老师感到很欣慰。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准确地抓住了学生所提问题中的闪光点,通过追问让学生进行了丰富的思考和想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活跃,使他们走进了诗歌之中,和作者进行了情感上的交流,让课堂变得非常精彩,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开放式追问,激活阅读思维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对他们阅读效果的提升十分有帮助。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开放式追问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深刻地理解课文。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体悟公仪休的清正廉洁,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让你来当管家,你会怎样来做这件事?你会和公仪休说些什么?”有的学生说:“您就收下吧,这些仅仅是我们想要表达的心意,并不代表什么。”还有的学生说:“这些鲤鱼是我们刚刚捕到的,非常新鲜,肯定非常好吃,您可以拿回去尝一下,味道一定非常棒。”“是呀,是呀,您不是最爱吃鱼了嘛,不会有人知道的!”当学生想尽办法进行劝说的时候,教师针对学生的劝说进行了追問:“既然这样,大家想过没有,公仪休如果收下了管家送来的鲤鱼,他的工作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有的学生说道:“拿了人家的东西,就得为人家办事,他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不好秉公办事了。”还有的学生说:“他收了别人的东西,如果以后人家求他帮忙,他就没法拒绝了,慢慢地就会和他人同流合污。”通过教师的追问,学生一步一步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了文章的主旨,真正理解了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原因。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合理的追问,使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之下理清了自己的阅读思路和思考方向,进而让学生明白看问题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深入地看到问题的本质。
  在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至关重要。不过,课堂提问也并非万能钥匙,如果学生无法做到深刻地理解,教师就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追问,进而让学生清楚阅读的方向,来深刻地解读所学知识,使他们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韩晓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14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