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计得快,算得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校围绕对小学数学“数与代数”中的“计算”这一内容开展深入研究,分低、高年段进行,围绕与计算密切相连的各种算法如口算、笔算和估算等内容,以“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主要载体,以培养学生计算习惯和计算能力、建构愉悦高效的计算课堂教学模式为目的,最终形成有效的计算教学策略。通过三年来的摸索和实践,在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方面,积累了一些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提高,计算教学低效现象得到改善。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
  结合南沙区教育局确定的“凭高而立、向海而生”教育国际化理念及“深度学习”相关理念,针对计算教学在课程改革后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开展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计算教学影响到学生数学相关知识与相关技能的掌握,影响到他们成长过程中诸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到他们学习方面诸如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有鉴于此,本课题组围绕高年级计算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二是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计算教学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系列的研究和有效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及能力,逐步解决了学生数学计算学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水平,提高了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高年级学生良好计算习惯
  (一)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
  计算需要书写,数学计算书写有本身独特的规范。作为一个数学教师,从下面几个方面引导和影响学生,并使之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是书写规范。首先是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学校历年来由于书写潦草影响升学考试以及历史上因为由于书写粗心导致科学研究出现失误甚至出现重大人员伤亡等事件作为教育内容,引导学生重视书写。其次是以身作则。在学生习惯未形成之前,尽量减少使用电教平台,是改变和影响学生形成良好书写习惯的方法之一。另外,拥有一手端正、规范、甚至是漂亮的粉笔字,对学生的无声影响也是很大的。最后是作业要求,平时作业严格要求,凡是字体写得不端正的,一律要求重做。这样,从思想上、方法上、行为上均进行规范的教育和要求,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端正了态度并能进行规范的书写,从而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高计算准确性打下了基础。
  (二)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是计算规范。计算过程的格式规范化,是重中之重。计算过程中重点要求学生必须首先进行口算,做到能口算的先口算,不能口算的用豎式计算。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并且计算过程的规范化得到提高和巩固。
  二是审题准确。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和规律,第一是要了解数字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联系;第二是选择怎样的运算顺序,了解先计什么,再计什么;第三是结合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特点,结合相关性质和规律,判断其能否进行简便运算。
  三是强化验算。结合具体的各种题型,教给学生验算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并让学生掌握简洁实用高效的验算规律。学生经历了这个过程,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验算意识,体会了验算在数学计算中的特点和作用。强化验算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探索过程进行及时的思考和总结,并使学生在这个思考和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地固化自我验算的习惯,从而减少计算上不必要的失误。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兴趣,又为学生夯实基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变通性、迁移性和灵活性。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在培养高年级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同时,课题组也对有效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进行了深入研究。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及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的重要价值,加强估算教学和提高学生估算能力是当前整个国际数学教育改革方向之一,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已经率先开设了估算课程,走在很多国家之前了。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计算能力,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策略。本课题组着重从下面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一是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估算意义。课题组结合当前形势,把估算广泛应用的实例整理出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估算及其意义。培养学生估算意识的最大困难,是学生主动估算意识的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作为题材,让学生进行估算,从中感受估算的魅力,从而增强估算的意识。如:南沙游艇会有豪华巨轮供游人游览世界,很多人想坐游船玩,假如自己一家人想坐游船,每个人费用人2800元,4个人15000元够不够?像这样从生活场景出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估算,学生自然会领悟到估算在生活中原来是随处可见,随时可用的,一个人在一天中估算的次数原来比精确计算结果的次数还要多得多。这样,最终从精确计算“走”出来,成为一个喜欢估算并擅于估算的有心人。
  二是重视学法指导,掌握估算技巧。
  对现行教材中的估算题材进行挖掘和整理,然后有针对性地、有意识地使之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交给他们估算的技巧。如五年级的“小明家十月份的水表和燃气表读数如下:水,上月读数为282,本月读数为310;燃气上月读数为126,本月读数为140。如果水费单价为2.60元/吨,燃气单价为3.30元/立方。小明妈妈只带了一张百元钞票,够交水费和燃气费吗?”这样的问题,通常会采取如下思路的教学方式:一是学生分析题意,二是列式计算,三是分组交流,四是师生分析。但细观这样设计的教学,就会发现:这个教学过程少了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估算。可以引导学生分三个层次展开:
  1.估一估。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少钱?
  2.算一算。实际需要多少钱?
  3.比一比。比较估算与实际之间的差别,验证估算是否准确。
  这样的估算教学,不但可以有效地填补了以往教学的空白,还可以有机地训练了学生的估算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掌握估算的技巧和方法,较好地提高了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三是加强实践运用,培养估算习惯。在实践中教会学生运用估算,才能培养他们养成估算的习惯。尽管估算的方法异常的丰富多样,答案也并不是精确数学那样的唯一,但估算并不是无章可寻,通过丰富的实例是可以总结解决估算的一般策略的。首先是简化数据,使计算过程降低难度,变得更为简单。例如将196+203简化为200+200。第二步是对所得出的结果进行调整,因为前面的“简化”步骤会使结果变得或大或小,调整后,运算的结果相对准确。通过这样常态化的训练,在循序渐进中,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积累了经验,锻炼了能力,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且个性也得到充分的发展,为长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堂中,尤其是像本课题组所在的农村学校,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日常的作业和考试过程中,运用课堂所学的方法,不光计得快,还算得准。这样更有助于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学会合作,并在有效的“计算教学”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增强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和意志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4365.htm